以“问”导学,以“题”促教
2014-11-25施建琴
施建琴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向功能,通过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笔者对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问题情境;问题导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遏制。然而,“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离不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将问题的导学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仍处于主导地位,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问题参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为了一开始就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笔者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侵略的灾难史,在此期间,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这些侵略者好比张牙舞爪的恶狼。然而,在一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连这些西方侵略者都震惊地将日本唤作‘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是什么原因致使同为侵略者的西方国家这般评价日本?日本在中国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罪行?在日本的殖民侵略下,清政府和中国百姓又面临怎样的灾难?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甲午中日战争》。”
这样的问题导入一下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想马上翻开课本一探问题的究竟,激发了学生历史探究的欲望,立即使干瘪的历史丰满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现实,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提问的成效。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紧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更要贴近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这一知识内容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纸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大家觉得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②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用什么材料替代?③是什么原因促使蔡伦改进造纸术?④纸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起着什么作用?这种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有利于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获得对历史知识的新体验。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其并不是孤立的,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以历史的视野分析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台湾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学“一国两制”这一国策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或“大家是如何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句话的?”引导学生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横向联系,学会以历史的眼观分析和看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师生探究,解决问题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活动,是彼此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过程。在初中历史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创设师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例如,在教学“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这一知识章节时,我为学生创设了探究问题“请计算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的时间各是多长。”“请分析统一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情况。”“在分裂时期是否蕴含有统一的因素?”“请分析各个时期人民开展了哪些反分裂斗争?”“民族的统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比较系统,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围绕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共同解决历史探究问题。
总之,问题教学法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以“问”导学,以“题”促教,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邱新平.谈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艺术〖=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2〗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