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双向开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4-11-25卓贤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分工特别是区域性合作持续深化,全球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然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尚在孕育,新的经济增长边界尚未实质拓宽,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在区域性合作中采取更主动的行动,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开展更务实、更有效的国际合作。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是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启动了“向东开放”的战略,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向西开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从国内沿线地区来看,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域、保障丝路畅通的重要战略支点,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荟萃,承担着大量能源、矿产品、工业制成品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任务,在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安全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使命, 是多元文化交融区和文化再创造区,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强。丝路沿线的多数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期,与我国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对我国而言,这更是新形势下经略周边、增强与相关国家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战略部署,将有利于我国统筹向东向西开放,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现在,习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已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力,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以及丝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在国内,从中央各有关部门到丝路经济带涉及和辐射的各地方,更是以极大热情迅速、积极地开展研究、谋划。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最大化发掘建设丝路经济带的潜力,走出一条适应相关各国国情和发展诉求的新型区域合作道路,有待破解的难题还非常多,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战略,需要中央和地方上下互动。这一战略事关我国的对外交往、生产力布局以及经济转型,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同时,沿线各地是丝绸之路建设的直接承担者和推动者,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热情很高涨。为将沿线各省市的优势发挥好、协调好、利用好,我们要以全局视角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地方自身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有机地结合在一块,综合分析沿线各地比较优势,找准关键着力点和支撑点,坚持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协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第二,汇聚各方力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东、中、西部各地区之间做到科学分工、协同发展。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水平高,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沿海地区实现战略延伸、促进东西双向开放中将起到重要联系作用,应成为联结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中部相关省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重要腹地,合理借助历史和现代丝绸之路的内在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合作成果,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贡献力量。西部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前沿,要发挥向西开放的门户、窗口和平台作用,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中各类要素的汇聚区、合作效应扩散的辐射源,成为连接我国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地区国际战略大通道的重要依托,发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维护边疆和谐稳定、促进亚欧合作的先导作用。
第三,各地区应着眼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竞争力。各级地方政府要营造适宜市场主体在统一大市场施展拳脚的制度环境,在人口流动、市场准入、信息共享、环境保护等领域,消除行政壁垒,促进人口、能源、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通和优化配置。要创新投融资方式,推动跨行政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之间的连通性,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的分工深化,推动产业的集群与创新。要加强国内区域间合作平台的建设,完善区域政策协调机制,尽快建立地区间的日常联系沟通机制,适时成立重点项目联合工作组、重点项目合作协调办公室等,机制化地推动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区域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卓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