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践

2014-11-25高剑波

教师·中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验课器材实验教学

高剑波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以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课程目标。为了响应这个理念和目标,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2012年获得江苏省首批地理课程基地建设批复后,将地理实验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进行实施,建成了“沙盘探究室”(地理实验室),用于高中地理的日常实验教学。一年来,我校地理实验教学已经从设计理念过渡到常态教学,在多次对外观摩、公开课活动中,获得领导、专家和同行的好评。下面就我校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实施,谈一点看法,恳请同行指正。

一、地理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制作(1)地理实验的设计。选择合理的知识点设计实验,是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起点。高中地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教学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地理实验又不同于物理化学实验,很多的地理原理无法用实验的手段得以揭示,将地理实验过于理想化,实际的实验现象可能并不明显,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或者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科学揭示地理原理。这个就是地理实验的难处。物理、化学实验的结果基本都是可以预见的,对于什么样的试剂滴入酸或碱中出现颜色的变化,每个人来做都是一样的。地理实验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实验器材的制作。一般学校对地理学科实验器材投入不足,不能要求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那样,有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很多的实验器材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我们的器材制作吸收了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本着简单、廉价、容易获得等原则,特别鼓励对废旧物品的利用,既减少学校投入,又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实验证明,部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非常强,制作出来的实验器材非常精美且具有创造性。

二、地理实验课程的主体参与与合理评价在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很多地理老师都关注的问题:就是实验课上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较低。一部分同学在操作,另外一部分同学事不关己地看着。这样的情况我校也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找学生谈心、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外乎几个原因。

(1)实验分工不到位。教师在实验课之前要对班级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规模适中,一般为3~5人,人多了一部分同学就没有机会操作。每组的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指定,小组成员的组成要搭配好,并通过协商分工,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尽量做到全员参与,不留离散人员。

(2)少部分同学动手能力不强,怕自己的操作会搞砸实验,不敢贸然参与。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确实有,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实验允许失败,但不允许放弃,让他们从别人的身后走到台前,体会成功的感觉。

(3)极少数同学缺乏正确的态度。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耐心对待他们,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地理实验课堂之外,可以通过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潜力,慢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优秀模范加以鼓励。

在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也要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教师既要客观、科学地评价实验结果,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通过培养对地理实验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地理学科。

三、地理实验课程的常态化要实现地理实验课程的常态化,要做的工作很多。教师要将地理实验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在编制教学案的同时,要将实验部分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在学案上,没有实验课,这一部分学习任务就无法完成。要让学生重视地理实验,积极参与地理实验。

本着“先做起来,慢慢改进,最终完善”的理念,一年来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实验设计与器材的初步积累工作。实验设计和课程开设成功后,我们将实验的设计、器材的制作、操作步骤、实验注意点、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下届学生实验课的参考;能够重复使用的仪器设备分类保管,以便下次使用。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也是很繁杂的。但是一个周期下来,可以为今后的地理实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是值得的。

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地理实验的常态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与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与体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课器材实验教学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