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诵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4-11-25许艳艳

教师·中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诵读作用英语教学

许艳艳

摘要:目前,在英语教学中,诵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帮助有的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启发学生掌握诵读技巧,培养语感,拓展学生开展诵读活动的途径。强化诵读训练,充分发挥诵读对英语水平的正迁移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英语教学;诵读;作用

一、诵读的作用1诵读是记忆的基础

知识的掌握离不开熟读,读单词,读句型,读多了自然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多了自然说起来“出口成章”,写起来“下笔有神”。再说英语文字是形音义并无有机结合,是拼音文字,这对母语是汉字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差异。还有一些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习语,也极富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去经常读,很容易遗忘。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以教学带诵读,以诵读求效果。

2诵读可以内化情感

诵读是艺术的再创造,不管读什么篇段,只要全身心投入,再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后,就会诉诸于声。而这声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章自身的情、意、趣更丰富有内涵。例如,学生在诵读到“Family”这篇中考文章时,体会到家的意思是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在诵读到中国神舟飞船成功发射时油然而生自豪感;在诵读到世界上很多动物如老虎、熊猫所面临的生存危险时,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因此诵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为感情。

3诵读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仿效语音语调,及时纠正口型和舌位,才能讲出标准的英语。如果仔细观察外国人说汉语,你会觉得他们咬字吐音很吃力,舌头不听使唤,而他们说英语却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由此可见,口语与口腔肌训练密切相关。有些学生不喜欢念出声,常以默读代替诵读,严重缺乏口腔肌训练,说出的英语缺味儿,这是口腔肌与大脑不能协调配合致使语音、语调、节奏、语义不能自然结合的结果。所以通过诵读,掌握准确的发音要领,说出来的话就是“洋话”了。当然,在诵读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好的语言,摒弃不好的语言,这样就能保证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有创新,同样一句话,“你不会找不到的”,可以说成“You cant miss it”,也可以说成“You are thought to find it”,前者得体、流畅、简单,后者平庸、呆板、欠雅。

4诵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一个人讲话像不像英语,或者某一个句子、某一篇文章写得像不像英文,一般有语感的人能够直接觉察到。随后,才分析文章在用词和语法上有没有错。有时候语法并没错,但就是听上去不舒服,这是因为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习惯。

5诵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英语是有声语言,因而必须书声琅琅。课堂上读与听说写交叉进行,动静结合。通过领读、齐读、扮演角色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不时变换花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必然使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和谐。

二、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诵读作用重大,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此为制高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会诵读:

(1)帮助学生克服有碍阅读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自身有心理障碍,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不敢开口,怕被嘲笑,还有个别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诵读训练时,必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采取“限时法”实现目标,鼓励他们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开展有关竞赛,让他们在群体语言环境中,推动语感的形成,愉悦诵读。

(2)拓展学生开展诵读活动的途径。技能是一种本领体现,而任何技能都是在实践中真正养成的。所以教师要组织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诵读活动,力求构建长效机制。教师除了在授课中进行诵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可以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训练,还可以通过竞赛、评价、建议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努力调整自我诵读,学好英语的状况就会呈现,诵读和写作也会相得益彰。

总之,诵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它与《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相符合。要想学好英语,诵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当然诵读教学要灵活运用,而且这种方法是潜移默化,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如果能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朗读与初中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王宗炎.诵读与英语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诵读作用英语教学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