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2014-11-25杨海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水平特质网球

杨海晨,陈 奇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2.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杨海晨1,陈 奇2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2.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首先指出网球运动和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在高校中的作用及其意义,其次探讨了影响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主、客观因素,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心理训练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心理技能测试,找出在心理技能上影响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特质自信心训练具体方法。

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网球运动在中国一直展现以时尚、高雅、健康的姿态,而这十分适合于时代前沿的校园文化。网球运动进入校园,以其物质、行为以及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有所推动[1]。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起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作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味、为校园体育文化注入高雅、时尚的气息。在对全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高校开展网球运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的有效手段途径之一,而在高校中,学校的网球高水平运动员无疑是学校网球运动的标杆,他们不仅是学校网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学校网球运动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1 影响网球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

1.1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在网球比赛中,对于那些外在于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与教练员都无法改变。例如对比赛对手的选择、比赛的场地的选择、比赛的气候环境、以及观众支持的倾向性、或是赛场主裁的判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客观上的因素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有一定的影响。

1.2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在网球比赛中,诸如应对逆境、集中注意、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技战术的发挥、个性特征、以及临场应变等等。对于这类因素在比赛中表现出不利的一面就是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表现出的结果:应有的水平发挥不出来、对以前打败过自己的对手心存恐惧、比赛思想不集中等一系列对比赛不利的情况出现。但是对于这些主观因素,运动员可以通过训练对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逐步认识、了解,最终达到可控,以便更好的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比赛前制定出最优的战术,在比赛中发挥更高的水平,在比赛后作出恰当的总结,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网球水平。

2 网球运动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在当今网球运动高度发展的年代,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左右网球比赛的胜败,特别是在双方比分胶着时,心理因素尤其重要。而网球比赛有与其它运动项目不同之处,首先,比赛时间长且没有时间的限制,对运动员意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大量的“死球”时间,要求运动员时刻保持对网球的专注;最后,双方选手都无法接受教练员的指导,要求运动员能随时自我调节心理状态[2]。随着双方比分的变化、观众的加油倾向等因素,选手会产生各种心理状况,以致影响比赛的结果。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在比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研究都是建立在心理因素的运动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设的基础上[3]。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是来自专业或半专业运动队,在达到或是超过一般上大学年龄的时候进入高校[4],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心理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体育运动的训练体系决定了必须要求心理训练。现代运动训练,除了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外,还包括专门的心理训练,才能构成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运动技术训练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与调节下逐渐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过程,运动技术水平,依赖于心理过程的机能特性和发展水平。如运动表象、空间、时间定向与判断、反应、思维与注意、情绪等。这些因素都参与了技术动作的调节,是提高技术动作水平的基础。

其次,网球比赛的特点要求进行心理训练。网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技战能主导类项目,它集技术、战术、心理、体能等多种因素相融合[5]。在现阶段参加同一级别赛事的运动员在技能、体能、战术的运用都比较接近。在接近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成为决定比赛的关键因素。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在网球比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特点要求他们进行心理训练。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高校之前大多是各个省队的专业运动员,在专业技术上已经基本成型,竞技体育的特点决定了要想在网球竞赛中有更大的突破,必须从心理训练入手。在网球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感性多余理性,善于打顺境球,不善于打逆境球。

3 针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影响网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众多,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使其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值得探讨。为此,本文通过参照国外学者编订的心理技能测量表《运动员应对技能问卷》[6],对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丙组(高水平)中54名选手,进行问卷调查。在比赛前,在运动员比赛住宿地发放问卷,填好后立即收回。为检验重测信度,比赛过后又针对54名选手进行重测(间隔时间为7天),得到重测信度系数为0.69。该量表经过大量的测试应用, 具有较好的效度, 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克隆巴赫α为0.76。此问卷的重测信度该问卷一共有24个题目,24个题目分别对应,应对逆境、承受压力、目标设置、集中注意、自信心、接受教练指导的能力6个指标。每个题目设置四个可选答案,(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其中20个题目为正向计分,4个题目为反向计分。同时在问卷最后还设置了一个运动员等级的问题(健将,国家一级,国家二级)。

表1 不同运动等级被试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得分比较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如表1),不同等级的高校高水平网球选手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得分有很大区别。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将级别的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在6项指标得分都高于一级和二级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其中在自信心指标上,经方差检验发现,健将级别的选手与一级和二级选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11.041,P=0.000<0.05)。通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健将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自信心方面有显著差异,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自信心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针对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中应特别关注自信心的培养。

4 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自信心训练

通过心理技能测试与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自信心是所有运动员获取好成绩的基础之一,对高校高水平网球选手而言更是如此,在网球比赛中自信的选手大多能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或是超常发挥[7]。胜利是不可控的,但是自信会让胜利离你更近。但在网球比赛的过程中自信的功能也不能被过于夸大,在赛场中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过低的轻视对手,这就会犯很大的错误,在赛场中稍遇不顺,比赛的节奏就被打乱,影响自己技术水平的发挥,最终导致比赛的失利。因此对于自信心的训练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进行训练。

4.1 特质运动自信心的界定和分类

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8]。特质运动自信心是“运动员在体育运动的情境中对自我运动能力的评价以及在当前任务的评价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9]。特质运动自信心由一般自信心分化而来,这与运动员在以往的成功经验或与教练的鼓励密切相关。运动心理学家罗宾·威尔利认为运动自信心是指运动员具有在竞赛中取得成功能力的相信和认可程度[10]。在体育运动中根据维莱特质-状态自信心的研究,运动自信心分为特质运动自信心与状态运动自信心[11]。所谓特质运动自信心是指运动员主观上对其所具有的能力在比赛中能取胜的信念和确信程度;状态运动自信心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时刻对对其所具有的能力能在比赛中取胜的信念和确信程度。根据国内学者祝蓓里关于自信心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特质运动自信心是状态性自信心的预报(测)因子,特质运动自信心是运动成绩的预测因子[12]。

4.2 特质运动自信心的训练

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的胜负有重大影响,那么作为心理素质之一的特质运动自信心在比赛中则显得十分重要。为使我们对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心的训练更加客观、系统和科学化,也为今后在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收集征求多名行内专家、教练,对高校水平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心的训练方法进行初步归纳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种快速有效的训练方法。

4.2.1 目标的设置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最终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13]。作为高校网球运动员在设定目标时,最重要的并非“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而是“为何”要设定些目标,“为何”比“如何”更重要。在设置目标时一定要明确目标的具体性与困难度,目标越具体所能提供反馈价值越高,目标的难易程度要让运动员在一个可以达到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增加运动员的成功体验。因此在目标设置时尽量符合以下要求:①制定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如每盘一发成功率、非受迫性失误控制在多少个等等;②制定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能实现的目标;③制定目标时要注意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④制定目标要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

4.2.2 表象训练

运动表象通常是指在人的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了在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表象训练法就是让运动员主动地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各样具体情景或者自己的各种各样表现的心理训练方法。表象训练除了可以训练运动员注意力外,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具体的运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成功的战例或经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高峰体验,在平时训练或是比赛前,运动员多在头脑中清晰的重现自己的“辉煌战绩”,体验当时的情绪状态和身体感觉,通过多次的重现不同时刻的成功体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队员的特质自信心[14]。具体做法: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图片、录像或是语言引导等,为表象提供丰富的材料;②注重专注力的训练,善于排除外界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专注力;③详细想象自己最成功的动作表象,并表象当时的肌肉发力感觉。通过表象思维过渡,增强运动员的特质自信心,进而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

4.2.3 归因教育训练法

归因是指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15]。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我们可知知道,当运动员打完比赛后,无论胜负,都会从技术、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寻找原因。只是不同的人在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不同。这些因素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和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如果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就会降低个体寻找原因,继续努力的动机。相反,如果把结果归纳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则会增强自己的行为动机。因此,教练员,首先要让运动员对成败的归因发生调整和变化。其次要让运动员对自己或是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到从三个维度进行全面归因,最后,要引导运动员,多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即个人能力方面归因。从而有益于使运动员长期稳定维持特质自信心。在比赛中,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对诸如天气、场地、观众、裁判等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不要关注过多。而要在比赛中多想自己的技术动作、战术运用等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引起运动员继续努力的动机,而这些正是激发特质自信心提高的潜在动力。

在高校网球运动不断发展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对网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针对有专业背景的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自信心是影响高校高水平网球选手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针对一类群体,教练员要在平时训练中,不仅要进行技术、战术、身体的训练,还要将自信心训练作为整个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本文共归纳了三种提高高校高水平网球选手自信心的训练方法,供教练员或运动员在实践中运用。

[1] 吕立功.高校网球文化对普及网球运动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2(3):62-65.

[2] 张忠秋,等译.网球心理训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13-256.

[3] 刘世俊.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764-765.

[4] 周建梅,张志华,卫晓飞等.我国普通高校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3,36(2):105-109.

[5]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

[6] Smith RE, Schultz RW, Smoll FL,et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 ion of mult idimensional measure of sport-specific psychological skill: the athletic coping skill inventory[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95,(1): 379- 398.

[7] 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2.

[8] 车丽萍.自信心及其培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9.

[9] 李安民,张春华,袁东.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133-136.

[10] [美]琳达安.巴木普. 如何培养自信心和提高制定目标的技术[J]. 宁夏体育研究,1992,(3):21.

[11] 吕呈杰,蒋本轩.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自信心研究[J].体育学刊,2010,17(7):82-85.

[12] 祝蓓里.自信心与行为关系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1991,(4):37-38.

[13] 刘子众.运动员自信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88-89.

[14] 漆昌柱.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J].体育科学,2001,(3):76-80.

[15]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7.

(王菊平)

G804

A

1003-8078(2014)03-0093-04

2013-10-25 doi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3.23

杨海晨,男,湖南武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类学及网球教学与训练。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高水平特质网球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