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性镀镍液中六价铬杂质的定性检验及去除方法

2014-11-25王宗雄储荣邦王超

电镀与涂饰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三价价铬镀镍

王宗雄 *,储荣邦,王超

(1.宁波市电镀行业协会,浙江 宁波 215040;2.南京市虎踞北路4 号6 幢501 室,江苏 南京 210013)

1 六价铬杂质的危害及其来源[1]

在铜–镍–铬生产线上,镀铜、镀镍液中很容易带入六价铬杂质,六价铬杂质能在阴极上被还原,降低电镀过程的阴极电流效率,甚至会排斥铜、镍离子的沉积,使零件的深凹处镀不上镀层。

0.01g/L六价铬杂质就会使阴极电流效率降低5%~10%,六价铬含量更高时,低电流密度区发生漏镀,高电流密度区镀层脆裂,其危害很大。

六价铬杂质是怎样进入镀铜、镀镍液中的呢?

(1)在铜–镍–铬生产线上,若镀铬后挂具清洗不干净,粘在挂具上的镀铬液会被带入铜、镍缸中;绝缘层破损的挂具携带的六价铬会更多。

(2)工人操作不正确(如经工人的防护手套),把六价铬杂质带入铜、镍缸中。

(3)镀铬产生的铬雾下沉,落入附近的铜、镍缸中。

(4)含有六价铬的酸雾凝结在挂具主杆上,使清洗水被污染。

2 六价铬杂质的定性检验

杂质的快速定性检验方法可有效判断故障,以便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杂质,使镀液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2.1 定性检验方法之一[2]

2.1.1 检测原理

2.1.2 试剂

(1)3 mol/L NaOH:称取氢氧化钠12 g 溶于100 mL水中。

(2)30%(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

(3)1 mol/L H2SO4:量取分析纯浓H2SO456 mL,加入500 mL 水中,再稀释至1 L。

(4)分析纯乙醚。

2.1.3 检测步骤

(1)取镀液2 mL 于试管中,加水5 mL,再先后加入3 mol/L NaOH 1 mL和30% H2O22~3 滴,加热至沸后冷却,有六价铬存在时溶液清层呈黄色。

(2)取镀液2 mL 于试管中,加水5 mL,用1 mol/L H2SO4调至酸性,加乙醚3~5 滴,再缓慢滴加30%H2O2,摇动试管,乙醚层如有绿色出现,表示有六价铬被还原为三价铬,证实有六价铬杂质存在。

2.2 定性检验方法之二[3]

2.2.1 检测原理

六价铬与二苯胺基脲反应生成紫红色溶液,该反应极为灵敏,可检出微量的六价铬。

2.2.2 试剂

(1)(1+3)硫酸溶液:1 体积浓硫酸+3 体积水。

(2)1%二苯胺基脲溶液:用50%乙酸将1 g 二苯胺基脲配成100 mL 溶液,随用随配。

2.2.3 检测步骤

取2 支试管,各加入10 mL 酸性镀镍溶液。一支试管加(1+3)硫酸溶液5 mL、1%二苯胺基脲溶液5 mL,晃动一下,如有六价铬杂质存在,该镀液颜色会呈粉红色。另一支试管加10 mL 水,并晃动一下,再作为空白试样与前一试管溶液的颜色进行比较。

3 镀液中含有六价铬杂质的赫尔槽试片判断

取故障镀液250 mL 于赫尔槽中。用5%硫酸溶液调pH为3.5~4.0,在电流0.2 A、温度50°C 下静镀10 min。若赫尔槽试片高电流密度区镀层出现脆裂,低电流密度区无镀层,表明镀液被六价铬污染。

4 六价铬杂质的排除方法[1-4]

4.1 保险粉还原法

4.1.1 原理

保险粉的化学名称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2H2O),是一种强还原剂,能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反应式如下:

从反应式获知,每210.13 g 保险粉可还原200 g铬酸酐,即1 g 保险粉可还原0.95 g 铬酸酐,由此可估算镀液中铬酸酐的含量(实际上,溶液中的铬酸酐是以铬酸形式存在的)。

加保险粉后再加碱调高pH,使三价铬生成氢氧化铬沉淀,过滤除去。Cr(OH)3的溶度积为1×10−30,可彻底沉淀。反应式为:

4.1.2 操作步骤

(1)取1 L 故障液,用10%硫酸调节镀液pH 至3.0~3.5,再加热至60~70°C。

(2)加入保险粉,每次0.l g,搅拌使其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第一次加入后取250 mL 镀液进行赫尔槽试验,如果故障现象已减轻,可将镀液倒回原溶液中,再加入0.l g 保险粉。如上述搅拌反应后,六价铬继续被还原为三价铬,则再取250 mL 镀液进行第二次赫尔槽试验。如此循环直至高电流密度端镀层不发脆,低电流密度端不漏镀,说明此时六价铬已除尽,依据此便可确定向镀镍槽中加入保险粉的量。向镀槽投入确定量的保险粉时,要边加边搅拌(约60 min),使保险粉充分溶解,最后再根据赫尔槽试片确定六价铬是否被彻底除去。

(3)加碱(CaCO3和NaOH)调节镀液pH 到6.2,搅拌60 min,同时加热镀液至70°C。当pH为5.5时,氢氧化铬可完全沉淀析出,趁热过滤。

(4)在过滤后的镀液中加30%双氧水使其含量为0.3~0.5 mL/L,将过量的保险粉氧化成硫酸盐而除去,以免影响后续试镀,因为过量的保险粉也会使镍层发黑。

(5)试镀:电解处理10 min,以除去残余的双氧水,如果光亮度不足,补充适量的光亮剂,并用10%H2SO4溶液调节pH 至工艺范围,进行试镀。

4.1.3 镀液中过剩的过氧化氢检验

称取5 g 碘化钾溶于l00 mL 水中,加入5 g 可溶性淀粉,加热至溶解。吸l 滴镀液滴在干净的滤纸上。把2 滴碘化钾–淀粉溶液滴在有镀液的滤纸上,观察滤纸颜色变化。5 s 内出现蓝色则表明有过氧化氢存在。碘化钾–淀粉溶液不稳定,因此应现配现用。若镀液中还存在过氧化氢,应再电解处理10 min。

4.2 硫酸亚铁还原法

4.2.1 原理

用硫酸亚铁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亚铁离子则被氧化为三价铁。反应如下:

随后加碱,使三价铬和三价铁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二者的溶度积(Fe(OH)3的溶度积为4×10−38)都很小,可沉淀彻底。

4.2.2 操作步骤

(1)加10%硫酸溶液调节镀液pH 至3.0~3.5,加热镀液至60°C。

(2)配制20%的硫酸亚铁溶液,边搅拌边检测六价铬是否被完全消除(测试方法同2.2,不发红为止),继续搅拌15 min。

(3)加入1 mL/L 30%双氧水,将过量的Fe2+氧化为Fe3+,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测试,刚变蓝色为止。

(4)加入CaCO3和NaOH 调节pH 至6.2,搅拌60 min(必要时可以加入2~3 g/L 活性炭),使三价铁和三价铬沉淀,趁热过滤。

(5)调整pH 至工艺范围内,电解处理10 min,以分解过量的双氧水,试镀。本法对光亮剂的影响不大。

4.3 铅盐沉淀法

4.3.1 原理

镀液中存在六价铬,部分可能会还原成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溶液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反应式如下:

然后加入可溶性铅盐(如乙酸铅),生成铬酸铅(PbCrO4)沉淀。过量的铅离子可通过加碱提高pH 至5,使其生成氢氧化铅沉淀,反应式如下:

PbCrO4的溶度积为1.3×10−14,Pb(OH)2的溶度积为2.8×10−16,过滤可一并除去铬酸铅和氢氧化铅。

此法由于使用高锰酸钾,光亮剂损失较大,一般可在处理有机杂质时采用。

4.3.2 操作步骤

(1)向镀液加10%硫酸溶液,调pH为3,加热至60~70°C。

(2)加入溶解好的5%高锰酸钾溶液,搅拌至微紫色;继续搅拌30 min,若紫色不消失,可加少量的30%双氧水使紫色褪去,并使锰离子(Mn2+)氧化成二氧化锰沉淀。

(3)加溶解好的足量10%乙酸铅溶液,搅拌15 min,随后采用2.2 节的方法检测是否存在六价铬,直至不发红为止。

(4)加CaCO3或NaOH提高pH到6.2,搅拌30 min,必要时加活性炭2~3 g/L(若出现绿色氢氧化镍沉淀,应搅拌至绿色沉淀溶解)。

(5)静置,趁热过滤。滤去铬酸铅、氢氧化铅、活性炭、二氧化锰等固体和沉淀。

(6)电解处理15 min,以分解残留的双氧水,并调整镀液pH 至工艺范围。由于镀液中部分光亮剂遭受较大的破坏,需要重新调整并补充湿润剂等成分,最后试镀。

4.4 ZS 除铬剂[5]

用以上3种方法去除六价铬杂质的前提条件是停产,而且处理麻烦。下面介绍一种既方便又快捷、易操作的新方法。

ZS 除铬剂(义乌都得益生产),适用于快速除去镀镍、镀酸铜槽液中的六价铬杂质,添加后经搅拌即可恢复生产,每毫升除铬剂能处理六价铬10 mg。

原理:添加ZS 除铬剂后,可将镀液中的六价铬转化成三价铬。资料表明,经实际试验和应用,三价铬存在于镀液中的危害不大,如一般的镀镍液中能容忍30 g/L 的三价铬。经ZS 除铬剂转化后形成的三价铬能与镍离子共沉积,以达到净化镀液和除铬的目的。ZS除铬剂过量添加也不会对镀液有危害,用量一般为2~3 mL/L。

5 结语

要消除六价铬杂质对酸性镀镍的危害,最好的方法是从源头抓起,把好车间管理这关。镀铬后挂具要加强清洗,破损的挂具不上生产线;在镀铬液里加入铬雾抑制剂,避免铬雾逸出。当然,定期地在镀镍槽中补加适量的除铬剂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1]张炳乾,何长林.电镀液故障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2]王文忠.镀镍液中金属杂质影响及去除[J].电镀与环保,1998,18 (5):37-39.

[3]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电镀溶液分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65.

[4]陈其忠.333 例电镀故障排除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5]朱卓敏.光亮镀镍溶液中杂质的危害和去除方法[J].宁波电镀,2013 (4):43-44.

猜你喜欢

三价价铬镀镍
预热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锌-镍合金三价铬钝化工艺的研究
脉冲电絮凝处理化学镀镍漂洗水
化学镀镍液的再生与长寿命化
热镀锌板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蚀性分析
AZ31B镁合金复合镀镍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研究
六价铬转化微生物对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率研究
采用12种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表征三种三价铀复合物
镀镍碳纤维/镀镍石墨粉填充PC/ABS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修改皮革制品六价铬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