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建构新课堂
2014-11-24王宏
王宏
“等式的性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新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本学期刚刚开始使用,研读这本书,不难发现教科书中内容结构编排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中“等式的性质”篇幅增大了,并且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编排,可见“等式的性质”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比较实验教材,感觉到这本教科书的内容编排结构更加合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严谨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落实 “课标”中提出的“四基”“ 四能”,体现了数学教育价值,体现了时代精神及核心价值观。
“等式的性质”是数与代数中“简易方程” 的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科书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初步,是学习解方程基础和依据,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式的数学模型;对将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探究过程中还渗透着转化、归纳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意识;更有助于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算术知识;同时更有利于加强中小学知识上的衔接与应用。
人教版教科书,首次在“简易方程”单元把“等式的性质”作为单独的内容编排,并安排一课时时间进行教学,强化了等式性质教学。从方程的意义上讲,这样编排更有利于学生对方程意义的深入理解,也为今后学习解方程明确了方法。学生在探究“等式的性质”的过程,实际就蕴含了解方程的方法。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熟练地利用等式性质转换来正确地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仅以“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看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是怎样解读课标、研读教材、构建新课堂。
1.解读实施“课标”以学生为主体
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不同程度体现了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二位教师新课导入,都是以复习什么是方程入手,考虑了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等式的性质”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注意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在天平实际操作中观察、归纳、发现、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体验等式的性质。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育思想理念。
2.研读教材,渗透思想方法,形成基本活动经验
新版教科书中“等式的性质”是按独立的一课时进行编排的,可见这部分知识的重要。“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包括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运算定律)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等式的性质”的学习是在学生实验操作的基础上,感知等式的基本性质。两位教师读懂了教材,读懂了学生。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发现规律,构建数学模型。
例如:二位教师设计的天平实验操作的环节,都引入了字母来表示不同的物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有利于学生把实际操作发现的结果抽象为用字母表示的等式,同时也渗透了符号化的数学思想。如党老师设计的三个天平图的练习(看图,并用字母写出等式),最后一幅图,学生要联系前两个天平图才能写出等式。这个开放的习题设计,不仅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整体地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代换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基本数学思想,还形成了基本活动经验。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构建新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教科书的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体现出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学习掌握“等式的性质”,这一教学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归纳推理,抽象感知,学生亲历了学习新知的过程。二位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文化。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4.研读教科书,用好教科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加工后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有利于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工后的习题不仅具有基础性,还有拓展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位教师在教材使用和教学设计上,有须要商榷的地方。比如:谢老师的教学设计过于拘泥于教材中的情境,用教科书中图给出的物品,生活中不容易找到正好的具有等量关系的合适物品,也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和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相比较党老师的设计,选取的物品就相对好一些,有利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感知“等式的性质”。习题选用上谢老师多数选用了教科书中的题目,比较党老师的习题设计更基础一些。党老师的习题设计比较开放。如果二位教师的习题设计,能互相融汇,既有基础题,巩固题,拓展题等不同层次的习题。就更有利学生对新知的巩固和思维的拓展。有利于落实数学课程“四基”“四能”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方式上,评价方式上,二位老师还须要进一步加强,谢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有引导学生猜测、验证、发现。但是,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还不够大,应当多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测、验证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概括总结规律。党老师的教学设计,虽然也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等式的性质”,但是学生归纳概括的也不够充分,应该多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发现规律的。二位教师的评价也比较单一,还须加强生生评价,二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加强全员反馈。全员参与,全员反馈,是有效课堂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总之,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细腻的。对教科书的理解和处理比较到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灵活适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了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基本活动经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