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力的新边疆

2014-11-24蔡雨彤

中国连锁 2014年9期
关键词:物质人类精神

蔡雨彤

【文章摘要】

本文以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为考察起点,发现“依赖有限的物质来满足无限的欲望这种精神活动”导致了现存体系的根本的困局。面对资源耗尽、能源危机等等环境问题,人类或许无法指望零增长来摆脱困境,而是要寻找精神世界的新疆域以新的秩序环节原有的政治张力。

【关键词】

物质;精神;新边疆;权力

1 共同的危机,环境带来的思考

权力贯穿整个人类的政治思想史,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庞大而稳固的知识结构。但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其理论基础正在松动,意味深长的是这个挑战来自人类社会之外——自然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系列专著在全球引发了巨大的回响,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是有极限的,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几十年内就耗尽了地球经过数百万年才形成的能源与矿产。同时对增长的崇拜、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对自然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得激增的人口和有限的资源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不改变现有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将面临崩溃。在这个更大视野的图景下,人类固有的一切的权力结构、政治运作等将全部归零。环境保护主义和绿色运动对现存体系展开了全面的探讨和批判,其意义超出了环境本身引发了全球政治的新思潮。

“太阳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但同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样的河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每个拐点总有新问题展开,提示容易自满的人们“大象”尚未摸全。而这一次,是“大象”自身面临危机——恰如近景中歌舞升平的泰坦尼克,正驶向远景中的覆灭。面临危局,人们需要审视来龙洞见去脉。

2 溯缘

西方政治思想自苏格拉底以降,都要求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反对研究自然界。所谓“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使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人和自然的这一次分离影响深远,事实上环境未进入政治思想的考察视野(虽然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天人合一”的和谐宇宙观使它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笛卡尔和牛顿等思想为代表的科学理性至上的体系成熟,推动了“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的建立。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一方面认为资源取之不尽,物质财富可以无限增长;同时把整个世界理解为一部大机器,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加以理解和把握,一切自然与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予以解决。

这种思想在工业化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占据支配地位。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人口激增,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扩张之间的矛盾凸显,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虽然“传统的政治思想虽然流派繁多、立场各异,但归根到底,它们都不过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即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物质财物以及谁可以从中获益。”环保主义者认为目前的模式,错的是方向本身,因此问题就不是在这些车道中进行挑选。……工业社会这条道路必然导向深渊,我们的选择是离开他并且选择完全不同的方向。

环保主义者给出的处方“人类不过是复杂的生态域(biosphere)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存取决与整个生态域的健康与平衡。… …因此要采取“零增长”的政策,进入‘后工业时代,完全返回自然。”

这样一种使人类社会停滞甚至倒退的方式无疑过于激进且有着明显的局限。一方面这些只是未经充分证实的设想;另一方面在对问题的认识上,从“以人为本”转向“以环境为中心”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流于片面。

3 根本的困局

从环保主义者观察点再向前推进一步,不难发现人们一直依赖有限的物质来满足无限的精神(理想或者欲望),因而可持续的均衡成为极小概率事件,这才是根本的困局。种种困惑无不与这一组不对称的基本关系紧密相连。因此我们考察不应局限简单的二元结构,要么是工业化大生产,要么转到它的对立面,后工业零增长,而忽视了发展方向:是生产物质,还是发展精神?

4 精神世界,可能的新边疆

“地球上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甘地的思想印证了现代生产生活方式——除了消耗的大量的资源,更重要的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作为消费者的一方却始终处于一系列的不满足的欲望链条的支配之下。生产机构及国家管理机构不断膨胀。增加了人对这些庞大组织的依赖。人日益退化成简单的生产工具,成为社会这个无形生产机器中一枚小小的齿轮或者螺丝钉。“这不是来自他人的简单控制,而是一种无名的集体的控制,是来自市场、计划、或者其他所有不相干力量的控制”。

传统中不是精神作用与物质就是用物质来控制人,“人类精神“解放的障碍并非物质财富的匮乏,而是人们对财富的依赖;不在于不能享受舒适的生活,而在于对这种生活的迷恋”(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London: Abacus, 1973, p.47)”

节制欲望容易使人联想到宗教的禁欲苦行或者立足于彼岸的“上帝之城”……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压抑人类基本需要的模式难以长存。由于人的欲望来自精神,那么发展精神来形成欲望的自我满足,是否可以突破有限物质来满足无限欲望的限制呢?现实已经显露出值得关注端倪。

其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资源属性的改变和权力的转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在整个地球曼延,促成了一种反熵现象——人不再依附于土地,而是反过来,地球附着在人脑,正变得富有“智慧”。以人脑为单位的“时间资源”正成为信息时代的新“疆土”,改变了单向度的“空间”疆域概念。

“自媒体”时代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多边互动式传播,替代了权威瀑布式沟通模型。人在空间社区中跨越了“舆论放大器”的被动功能,建立起自我发动的主动地位——很多事件发端、蔓延和归宿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以循环和收敛。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主页上宣称“这是一个完全由用户拥有并实时创造的3D虚拟世界。在这个平台里,用户可以经历一次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沟通、娱乐、生产、交换、学习等让他们在这个奇妙的虚拟世界中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完成一直梦想的生活

我们还可以从网络游戏中找到线索。在角色扮演游戏(RPG)网络游戏中人们扮演不同的角色、经历和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旅程或奇幻经历。虚拟情景使得世界各地的真实的人近乎无成本聚集,进行多维度多层次互动,提供了远超出现实生活丰富世界。通过上万条字符串及其关联的ID,一个水暖工完成了统治一个王国欲望和野心……..实际资源消耗极低,而心理满足很高。

其二,经济领域从显示了精神构建的虚拟世界的另一种路径。美国的信贷观,即用未来的预期收益购买今天的享受从而提高整体的幸福感,实际是反映的是人们对高度抽象的“时间”价值化并进行了系统的重组和再造的过程。这种衍生并不孤立的,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多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即很多并未持有实际资产、甚至并不持有远期可发生的合约协议,根据一项判断(做多或者做空)已经可以做出与实体经济间隔了20-30层的套利设计。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也反证出观念世界里的强大逻辑和外溢的张力。虽然以金融领域发育的现状建立与精神世界直接对应的关系还显得牵强,但正如蝌蚪“不象”青蛙却“是”青蛙一样,它已经显示出和我们设想的情境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5 新边疆的意味

人类的政治的历史充满了危机,边疆的改变缓和了内忧与外患的张力。人类最有意义的一次开疆拓土本来是为了寻找位于东方的中国。探险者们舍弃可见的旧途取道向西,最终哥伦布发现了新的大陆,肇始了一个新的文明并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环境的危机的解决有自身的逻辑,不是此国到彼国、亚洲到欧洲、也不是地球到太空… …它超越国家间的博弈迫使整个人类思考。穷尽思路的过程中,在物理世界“向外”扩张的惯性思路之上,人们应该注意到还有存在一条“向内”的道路解放人类自身。打破思想封闭走向精神的敞开,透过思想作用于物质的历史,发现思想(精神)自我发育可能。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从炼金术的思维方式过渡到化学的思维方式"一样,形成一种思维的飞跃。

6 不是结论

时常造访的危机提示人们从理论探讨回归到研究人的本身——人类天然地受到空间和时间的束缚,首先服从于有限性。这使得平等、自由等等建立在物质极大丰富(趋近无限)基础上理论体系显得过于理想而难以抵达。

环境的危机促使思考某种新的可能。如果新教取消了上帝与信徒之间障碍,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文明,精神是否也有可能实现“面对面”,让无限来满足无限或者用无限对冲无限?本文这远非揭示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众多对策中分辨出这样一种可能,提出一个假设。彼岸之前,人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尼斯·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3]唐士其 《西方政治思想史》

[4]柏拉图《理想国》.

[5]Cf., Philoppe et Francois Burdeau, Historie des ide`es politiqus depuis la Re`volution,

猜你喜欢

物质人类精神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