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2014-11-24刘畅
刘畅
【文章摘要】
作为一项复合业务,物流金融将物流和金融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物流金融一方面可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可帮助企业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使融资成本得到有效减少,最终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物流金融;发展;问题;措施
在物流业的运营期间,依靠研发和使用各种金融产品,科学合理地对物流货币资金进行调节和组织的一项产业服务模式就称之为物流金融。当前,随着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我国物流产业所需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
1 我国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1.1我国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1.1资金充足,覆盖范围大
在200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其省级分行也迅速在全国31个省得到了设立,所设置的营业网点约有3.6万个。在我国许多偏远地区,其营业网点也随处可见。到2012年,依据相关资料数据可知,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贷款余额已达到70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也超过了4.1万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了4万亿元,并拥有数量极为庞大的客户群。
1.1.2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一直以来,存款业务都为邮储银行的最主要业务,其贷款业务主要可分为消费信贷、个人信贷以及公司信贷等。由此可见,邮储银行贷款业务的品种是较为单一的,不具备创新性。虽然当前邮储银行已获得参与银团贷款业务的许可,但其参与身份却必须为非牵头行,所以,邮储银行的实际能力并未达到既定的标准。另外,对于邮储银行而言,理财产品的销售业务一直都是其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理财产品不具备创新性,可供客户选择的品种相对较少,难以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1.1.3为农村市场推出了多项贷款业务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后,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该贷款项目主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活动资金。但这一贷款的最高额度为5万元,且需依据相关规定收取一定的利息。因而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另一种再就业担保贷款就显得较为实惠了,即只需要达到相关条件,农民就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并获得来自于政府的补贴,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现状。
1.2我国邮政物流业务发展现状
1.2.1多种运营模式结合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国邮政物流主要运用的三种模式分别为自营模式、外包模式以及联盟形式。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输模式,自营模式要求企业自备车辆以及仓库,所运用的物流设备全部由企业自身提供。将物流业务以签订合同等形式委托给物流公司来完成就称之为外包模式。运用这一形式,企业所需投入的成本就可得到有效减少。在后期物流市场上,作为一种新兴业务模式,联盟形式得到了产生和发展。联盟形式介于外包模式和自营模式之间,是邮政和物流企业相互合作、共担风险的一种组建模式。邮政和物流企业在进行紧密合作的同时,也相互独立,这样做的目的是切实减少投入成本以及相关费用。另外,为了使物流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完成,我国邮政集团还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进行了引进,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了业务管理以及信息统计等方面。
1.2.2客户资源大,市场份额小
在现代化物流业务的开展方面,中国邮政起步较晚。虽然其拥有巨大的客户资源以及规模庞大的投递服务网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民营快递企业的飞速发展,中国邮政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一些外资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占到了2 成左右。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在速递物流市场中,中国邮政的市场占有率已下降到了40% 左右。对于中国邮政而言,物流业务并不能为其带来较为可观的利润收益,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邮政的发展举步维艰,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1.2.3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各地邮政已采取了各种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经营方法。对于邮政而言,新市场的拓展与老客户的维护同等重要。近几年,中国邮政已与诸多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逐渐深入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另外,其推出个性化服务,针对中小企业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物流方案,使客户的多样化要求得到了满足。
2 现存于我国邮政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问题
2.1相关体制不够完善
邮储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其主要业务集中在存款、代理保险以及代发工资等方面,因而产品就较为单一,不具备创新性,并未涉及到物流金融以及贷款业务。另外,邮政集团具有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即使在政企分家后,邮政集团的管理体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是邮储银行还是邮政物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股权结构没有得到完善,无法达到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运作标准。与此同时,邮政集团内部所运用的管理体制也不具科学合理性,物流业务的开展缺乏统一指导,内部监督机制未得到有效建立。所以,在风险预防、质押制度、贷款工具设计、信用制度以及保险制度等方面,邮储银行的缺陷还是较多的,需要进一步改进。
2.2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人才是发展的核心支柱,是推动企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但邮政集团很少进行公开的社会招聘,员工多为内部人员子女,人员大多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早期的邮政业务主要为混业经营状态,储蓄部门以及物流部门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因而就使得员工缺乏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同行业相比较,专业人才是邮政集团发展过程中较为缺乏的,而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邮政集团也并未进行高度重视,这样一来,员工们就难以进行业务创新和技能提升,邮政集团的物流金融也得不到有效发展。
2.3监管力度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倘若要开展物流金融业务,那么企业就需对良好的物流设施与之相匹配,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仓库中的货物进行集中管理。一直以来,邮储银行以及邮政物流的工作环境、基础设施都较差,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也未得到有效建立,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邮政集团就需承受较大的外部压力。另外,物流金融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需对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并提供给银行作为融资依据。但在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等方面,这些数据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在此项业务上,邮政物流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就极易面临诸多风险。
3 如何对物流金融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3.1对保兑仓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
一般而言,银行、卖方、买方三者依靠三方合作协议,对保全仓库方式进行借鉴,将贸易过程中的物权控制作为保证,所进行的一项服务模式就称之为保兑仓业务了。具体的步骤为:各参与方对合作协议进行签订,倘若企业下游缺乏充足资金,无法交款提货给生产企业时,那么下游企业就可以将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交给邮储银行。之后,邮储银行就可开出承兑汇票,以作为信用保证交给生产企业。当收到汇票后,依靠邮政物流,生产企业就可完成发货,下游企业然后将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上交给银行。在收到保证金以后,物流企业随之也会收到来自于银行的提货通知书,但需注意的是,提货的金额不可多于保证金数额,收到提货通知书后,物流中心就可进行发货了。另外,在汇票到既定期限以后,银行就可结算资金给生产企业了。假若汇票金额多于发货金额,针对多出的部分,生产企业就需返给银行。运用这一业务模式,以银行作为为信用保证,邮政物流不仅完成了监督管理工作,还扩大了自身的业务领域。
3.2对服务农村市场的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一般而言,普通商户、农户为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农户需和收购企业进行协议签订,依靠邮政物流中心,企业再对订单进行发送。针对物流中心提供的信息,邮储银行需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审查通过后就可将小额贷款发放给农户了。依靠邮政物流,农户可销售相关的货品,而当企业收到货品之后,就可将货款付给银行,以用来偿还农民的贷款。依靠这一方式,邮储银行就可通过邮政物流中心对农户发放贷款了,既对农户资金回流的具体情况有了深入掌握,还使贷款的风险得到了降低。
3.3对存货金融业务模式进行创新
物流企业为卖方和买方所提供的一种代购代销模式就是存货金融业务模式的实质,运用这一模式,就可将物流和现金流的紧密结合在一起。首先,物流可从生产商手中购买相关货物,并完成包装、组装、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其次,依靠和经销商、生产商建立信息交换机制,物流就可从中得到相关的销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生产商。在将货物进行销售以后,经销商就可将所得到的货款付给物流企业,得到这些贷款以后,物流企业就可付给生产商。所以,对存货物流金融业务进行开展,不仅可促使生产商扩展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量,还还可帮助经销商降低资金压力。另外,通过融资服务、物流服务等,物流企业就可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金融制度模式、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创新,我国金融体制必定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物流业的稳步发展,使物流业获得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为了对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我们就需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推进物流业与金融的合作,使物流金融的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赵希和,邓志刚.基于物流金融视角的供应链整合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02).
[2]王燕,蒋露.物流金融中基于博弈的银行监管决策分析[J].物流技术. 2012(23).
[3]赵强.物流金融管理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J].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2(06).
[4]程艳.武汉地区物流金融发展探析[J].时代金融. 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