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14-11-24高博王昭吴心灵王福东
高博 王昭 吴心灵 王福东
【文章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1842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抑郁情绪阳性人数为312人,抑郁情绪流行率为17.6%。独生子女的抑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家庭教养环境不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差异(p<0.01);非低保家庭子女的抑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低保家庭子女得分(p<0.05)。
【关键词】
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被心理学家比喻为“心理疾病中的感冒”,抑郁障碍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还有200~250万,而这些自杀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40%。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作的疾病负担研究,抑郁症排名为第四位,预计至2020年将上升为第二位(仅次于心脏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50年内,抑郁症将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本文所指的抑郁情绪并不是抑郁症,而是抑郁的轻微阶段,是根据冯正直(2002)对抑郁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所进行的分类当中的第一类别——抑郁情绪,冯正直将抑郁分为: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和抑郁神经症三种类型。抑郁情绪(depressed mood)是指一个人悲哀、不幸福和烦躁的心境和情绪反应,但这种状态并未表现出身心不适或社会功能受损的症状 。
抑郁情绪是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之一,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主要原因之一。其症状具体表现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下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身体活动减慢,面部表情缺乏,不愿与人交流,人际关系丧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某医科大学1842名本科生进行一般信息、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平均年龄18.99岁,其中男生1297名,女生545名。
1.2研究工具
《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由William W.K. Zung于1965年编制,为自评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4级评分。能够从不同方面准确反映出抑郁情绪、躯体症状、精神运动倾向、行为方式及心理方面动态趋势,评定时间跨度为最近一周 。
2 结果分析
2.1抑郁情绪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取调查,调查对象为某医科大学2011级全体本科新生。共收回问卷1842份,有效问卷1776份(男生522人,女生1254人),无效问卷66份,有效率达到96.42%。SDS平均分为44.05,抑郁阳性(标准分大于等于53)人数为312人,抑郁流行率为17.6%,其中男生占28.2%,女生占71.8%。
按照SDS评分标准,以标准分53作为划分抑郁阳性与阴性的临界值。按照标准分,正常水平[30,52),抑郁阳性[53,100),轻度抑郁[53,63),中度抑郁[63,73),重度抑郁[73,100]。按照抑郁程度划分,轻度抑郁236人,占全体新生的13.3%,中度抑郁70人,占全体新生的3.9%,重度抑郁6人,占全体新生的0.34%。
2.2抑郁情绪有关因素的差异分析
应用方差分析,探讨分类变量:性别、独生子女情况、家庭状况、家庭教养环境、家庭低保情况在抑郁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情况、家庭教养环境、低保家庭情况的不同,抑郁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环境不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差异,抑郁情绪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和睦家庭、溺爱家庭、严格家庭、打骂家庭、其他家庭;低保家庭子女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低保家庭子女。而性别、家庭状况不同,抑郁水平差异不显著。(表1)
3 关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探讨
本研究对1842名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17.2%,低于同类有关大学生研究的抑郁检出率。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对象为医学生,医学生对于身心健康情况更为关注,能够较好的自我调节。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情况、家庭教养环境、低保家庭情况不同抑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抑郁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可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父母有充足的时间与子女沟通、交流,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理解。独生子女享受的家庭资源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环境与抑郁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抑郁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和睦、溺爱、严格、打骂、其他。积极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心理较为健康,而消极家庭教养环境下成长的子女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面对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内心的健康程度,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作为大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长应积极营造温馨、和睦、民主的家庭育人氛围,以宽容的态度正确处理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张驰有度的控制孩子的言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给孩子提供满足成长需要的社会环境等。低保家庭与非低保家庭抑郁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表明经济情况影响学生的抑郁情绪。学费的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生活、精神压力越大,易导致学生的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孙学礼.精神病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7-316.
[2]郝伟.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5-146 .
[3]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下方式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24-27.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175-176.
[5]张文悦.大学生群体抑郁分布及早期干预有效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1:10.
[6]石彩虹.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