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皓莹:雪域高原小白杨

2014-11-24张朝清

军工文化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原阿里医院

张朝清

歌曲《小白杨》,曾红遍大江南北,长在哨所旁的小白杨,因而成了守边卫国的象征。在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队伍中,有这么一个小伙被队员和同事们戏称“小白杨”。这位“小白杨”就是中航工业3201医院援藏干部杨皓莹。

一腔热血 挑战困难融入藏区高原

2010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作为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输血科主任杨皓莹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地区,开展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当院长崔祥滨和他交流、谈心的那一刻,他深知,这是上级组织的重托,是全院职工的信任,是一份光荣的责任,也是人生一次难得的历练。

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忠孝难两全。面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心脏病的年已75岁的老母亲,还有即将进入6年级升初中的儿子,杨皓莹熬过了数个不眠之夜的痛苦思考,顶住了来自家庭的压力,总算赢得了家人及亲朋好友的理解与支持。

2010年7月15日,杨皓莹启程了。从水韵汉中到圣城拉萨,他同其他援藏干部一样,头痛欲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第二天下午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胃肠痉挛,虽经援藏队医护人员处理,还是疼痛难忍,不见好转,最后不得不到西藏人民医院进行吸氧、点滴,直到第四天才算好转,基本适应高原气候。第五天,他与其他援藏队员一起向着高原上的高原阿里奔赴。

阿里高原,大部分是农牧业,往往是七月草绿,八月草黄,九月下雪。雪灾、旱灾、风灾、冰雹、霜冻、虫害等等,自然灾害,如影相随,从没间断。地区气候干燥,人口稀少,野驴、鼠、兔、旱獭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殖较快,与高原毛虫一并危害草场,形成兽、虫灾害,并引发许多人畜共患疾病。

可以说风雪冰雹,旱涝虫害,构成了阿里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灾害和疫情,魔鬼一般高悬在老百姓的头顶,时时提防,却防不胜防。而这些正是杨皓莹和他的同事们工作中面对的挑战!

苍蝇飞舞,两人一间的宿舍,煮面必须用高压锅才能煮熟,嘴唇干裂、流鼻血、头疼失眠,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这些对于每一个援藏干部而言都是要跨越的“门槛”,战胜的“拦路虎”。

“说阿里话,办阿里事,做阿里人”,是杨皓莹进藏伊始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努力从感情、语言、习俗乃至生活方式上贴近藏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杨皓莹很快融入到了阿里群众中。为了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但是他又很少呆在办公室里工作,而是活跃在医院、村社、牧场、田间,了解阿里的社会情况和疾病防控现状,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

一份真情 团结协作编织藏汉友谊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都是从事检验工作,但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领域内的卫生理化检验和医学临床检验还是有较大差距,为了尽快实现过渡,投入到预防医学实验室工作中去,杨皓莹放弃休息,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预防医学检验知识,很快完成了“角色”转化。

三年里,杨皓莹把自己的赤诚之心融化在雪域高原,不论是在实验室做检测还是在牧区体检,他非常珍惜援藏的宝贵时间,用心用情对待每一项工作,他深知在藏区医疗条件本来就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切断疾病的传播,是疾控人的重要职责。他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2200余人次的健康体检,完成实验室梅毒、丙肝等传染病检测1200余份。由于杨皓莹的细心,还检测出了艾滋病毒,后经拉萨市疾控中心确认,为阿里地区首例,在当地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群众的警觉。在完成室内工作的同时,杨皓莹和同事们不惧高寒缺氧、身体受损,深入到牧区、市场等场所,调查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600余人次,水质监测300余份,市场餐具消毒监测300余份,积极参与阿里地区麻疹抗体流行病学调查近2000人次,在水质监测中发现了“砷超标”,及时报告了相关部门,避免了因水质不良给当地百姓造成身体健康受损。在麻疹抗体筛查中发现很多牧区牧民没有打疫苗,及时进行了补打。在餐具监测中发现一些餐馆没有配置消毒柜,现场协助进行了整改。杨皓莹踏实、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在疾控系统内和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队伍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比较差,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杨皓莹感到特别揪心。也许是对这片土地的钟情,也许是对专业的爱好,内心说不清总有一股力量在驱动着他“没事要找点事”来做。闲暇之余,他总爱到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逛”,看到医院的内、外、妇产科等病区住着的藏族患者同胞满脸苍白,一些病人因贫血、出血而面临着无血供给境况最终离开人世,杨皓莹感到特别痛心。他在进一步了解中得知,平时医院需要用血时,临时从当地党政机关、官兵、牧民抽血配型后采取,这无疑拖延了抢救病人的供血时间。他不厌其烦地与当地市卫生局、阿里人民医院领导反复沟通,大胆提出了拟建阿里地区中心血库的想法,并积极主动地承担方案的拟定,从提高患者抢救率、明确管理制度、购置冰箱简易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建立血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针对阿里地区实际情况,杨皓莹还建议用自采自供的模式推进血库运行。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医院领导的认可,时任陕西省卫生厅长刘少明在慰问援藏医疗队时了解情况后也给予赞赏和支持。

阿里年平均气温摄氏零度,含氧量是海平面的48%,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人们通常担心自然环境的恶劣,而连续三年坚守“生命禁区”护航藏族同胞健康的杨皓莹心里更清楚:比战胜自然环境更难的是心理的孤苦、寂寞。为了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杨皓莹坚持早上早起去散步,晚饭后总要到附近的狮泉河跑上两圈,回到宿舍有时候会练毛笔字、吹笛子和口琴、朗读诗歌、看书。回忆起这三年,杨皓莹说自己内心始终充满着阳光和乐观,生活充实。

这种积极的心态不仅表现在生活、工作中,还深深烙印在思想中。作为一名援藏的共产党员,不仅在技术上过硬为藏区人民服好务,还要在坚定政治立场上保持着高度的敏锐力和鉴别力。援藏以来,杨皓莹响应援藏临时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踊跃参加民族团结宣讲、抗洪抢险、无偿献血、扶贫帮困等,向阿里烈士陵园祭奠、孔繁森小学爱心捐款,与藏族群众共度中秋佳节、藏历新年,凝聚了藏汉一家亲的友谊情结。

一种大爱 舍己顾他彰显援藏精神

家庭是杨皓莹心里最底层、最柔软、最深沉的情感。想到自己援藏三年,家中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年近古稀的岳父岳母,不但得不到儿子的照顾,还要为儿子在阿里的生活和工作担心,杨皓莹深感自责。2012年4月,杨皓莹在阿里电话得知母亲在镇巴县老家哮喘复发导致心肌梗塞,病情危重,杨皓莹心急如焚,他迅速向镇巴县医院进行了求救,好在抢救及时,母亲从生死线上缓过来。同年12月,利用放假时间,杨皓莹带母亲来到医院,为母亲又一次做了全面体检,冒着风险做了两个支架,看着母亲病情逐渐好转,杨皓莹心里有了一丝坦然。

而对于妻子和儿子,他更是深感内疚。儿子在自己援藏前的那一年是小升初的关键一年,而他却要离开家远赴西藏,不能给儿子一点帮助。儿子天生好动,学习要靠监督,且正值少年成长逆反心理期,不太爱听妈妈的话,在家唯一能管教的就是杨皓莹,这无形中给妻子增加了生活的压力。为了孩子学习有进步,杨皓莹利用电话、QQ等方式费尽心思向儿子摆事实,讲道理,一长串留言、交流,只希望孩子能听话。谈起孩子教育,他苦笑有加,脸上充满着矛盾。

“对于当初的选择我不后悔”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怎能不响应!再说,援藏是不寻常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人说,援藏是镀金。而我认为我们镀的是一种精神,是困难面前不低头、艰苦环境不怕苦的精神。”在今年“七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座谈会上,杨皓莹发言时,心情有些激动。

满腔热情洒阿里,矢志援藏干事业。三年来,杨皓莹行进在雪域高原上,感受着藏族同胞对自然敬畏,对人生乐观的温暖与力量。援藏干部每年都有4个月在家休假的时间,可杨皓莹放弃了休息,选择了上班。他说,经历了援藏更懂得了什么叫苦与不苦。是组织给了他成长成才的平台,唯有把“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带回医院,融入工作,带到家中,融进亲情,才算对得起几年的援藏工作。回到医院,回到家中,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儿子的教育中,谢绝了朋友的宴请等。干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在家多陪父母、妻儿,这让他内心更加安慰。

翻阅珍藏在书柜里的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队伍相册,想起那些和杨皓莹一起战斗过并为援藏工作献出生命的援藏干部们,想起至今依然在为阿里建设战斗的一代又一代的老西藏们,这一刻,他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也是无比充实的。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有身临其境亲身体验过高原缺氧、山高路险、孤独寂寞等一系列严峻考验的高原生活的人,才会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它就像空气,拥有时不觉荣幸,失去时才倍感珍贵。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曾经是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的用语。而在今天,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中航工业3201医院输血科主任、汉航集团优秀党员杨皓莹,不也正是雪域高原上一株白杨树吗?其行其言也与之一脉相承,同样值得“礼赞”。

猜你喜欢

高原阿里医院
云上阿里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疼痛后才计数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