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50周年
2014-11-24
1963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接见铀矿地质会议代表。1954年,我国首次发现铀矿石,如今完好保存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被称为“开业之石”。
1958年,邓小平批准成立“五厂三矿”,随后以此为骨干的核工业30个项目全面开工。1966年,邓小平视察军工核生产反应堆工程,欣然题词:我们一定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
1961年,原子弹是继续“上马”还是“下马”的争论不断升高,要求主管二机部工作的聂荣臻说,“我们现在需要科学技术,就像1927年需要一支人民军队一样,‘两弹不应该下马,应该攻关”。图为聂荣臻(前中)、 钱学森(前左二)、李觉(前右二)等在导弹试验基地。
1961年,面对原子弹是继续“上马”还是“下马”的争论,张爱萍和时任科工委副主任刘西尧、二机部部长刘杰深入内蒙古、湖南、甘肃、青海等地调查,他和刘西尧所写的《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调查中,张爱萍提出,“再穷,也要有根打狗棒”。图为张爱萍(前)、刘西尧、张蕴钰在核武器试验场指导工作。
1954年,找到第一颗铀矿石之后,毛主席说,“刘杰,这是关系命运的,要好好干哟!”从那时起,刘杰就抱着“责任比天大”的信念,带领核工业人开创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一系列的辉煌。
师从小居里夫妇的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在科研成果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回国,筹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钱三强把邓稼先、朱光亚、王淦昌、彭恒武、何祚庥、周光召等一大批科学家聚拢在中国核工业事业中。
王淦昌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然后在中国原子弹事业中,长达17年里消无声息和无影无踪。“我愿隐姓埋名,以身许国”说的就是以他为典型代表的人物。
彭恒武和“原子反应堆之父”费米、“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同为当代理论物理大师波恩的学生,成名极早,在世界物理科学界,拥有自己的位置。然后,1947年,他却通过走英国海军的“后门”回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图为彭恒武(左一)、周光召、宋任穷。
在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的前22天,郭永怀因为发现了试验中的一个重要线索而急着赶回北京汇报,不幸遭遇空难。在人们费力地把他和警卫员的遗体分开时,竟发现装有核武器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恙地夹在他们胸前。
王承书是从物理学界消失的女科学家,她说,“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在我这一生中,事业占据了我整个生命的2/3,为此,我失去了一个女人应该给予这个家庭的一切,但是,我并不后悔”。
1961年,在断粮的严峻现实面前,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咬紧牙关不疏散,坚守阵地渡难关”,为核工业的全面展开创造了条件。图为当初住过的帐篷。
王洛宾所写《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中国最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金银滩,长期在中国的地图上神秘消失。在近40年里,核工业的创业者在这里隐姓埋名,挥洒青春与热血。图为科技人员在草原集结。
兰州铀浓缩厂是我国生产高浓缩铀的工厂。1959年,苏联专家认为厂房清洁度不够,厂党委副书记刘喆组织动员全厂职工搞卫生。苏联专家再次检查后称赞道,“你们简直是变戏法,真是奇迹,不可思议!”图为建厂初期厂房。
三年自然灾害,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科技人员严重浮肿,体质下降,工作一顿陷入停顿。李觉局长组织的捕鱼队从青海湖中打捞的湟鱼,基本全部分给基地职工和科技人员们吃。
核工业第一批建设者,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在荒漠和草地上,踩下第一个脚印、栽下第一根木桩、搭起第一个帐篷,肩挑背扛将中国核工业的设计蓝图化为宏伟的现实:第一座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加速器;第一个铀浓缩气体扩散厂;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一个核潜艇陆上模式堆……
在内蒙古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创建历程中,形成了“仓库精神”:吃在现场、睡在现场、昼夜苦干,但没有一个人计较报酬或要求换休,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不靠苏联靠自己,没有专家靠大家,宁可掉几斤肉,也要早起试制出“争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