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测题
2014-11-24
一、基础练兵场(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文后的方格内。(4分)
据我观察,对美敏感的人往往比较有人情味,在这方面迟钝的人则不但性格急zào,而且心肠多半容易走向冷kù。民族也是如此,爱美的民族天然倾向自由民主,厌恶教条和专制。对土地和生活的深沉美感是压不灭的潜在的生机,使得一个民族不会长期忍受僵化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迟早要走上革新之路。
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
(6)写出两句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
,
3.名著阅读。(6分)
(1)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 ”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请概述老鼋希望三藏到西天问佛祖一件什么事。(2分)
(2)回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情节,回答下列问题:
①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描摹人物形象时,尤其注意对人物双眼的描绘,保尔的精神导师 ,“灰色的眼睛安详而专注”,射出“坚定、凝视的眼神”; 保尔的初恋情人 ,则有一双“天空般碧蓝的眼睛”。(2分)
②请用一个比喻句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
4.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清明节,在镇江革命烈士陵园内,随时可见义务讲解员忙碌的身影和熟练的讲解声。
B.能否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实施“低碳生活”的关键。
C.国际奥委会第122次全会投票表决和认真筛选,中国南京在众多国家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5.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你们家乡最有名的美食是什么呢?请为它写一段充满魅力的解说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2分)
6.请在横线上为下列新闻拟一个适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京江晚报2014年5月12日电: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于当地时间11日上午8时开始关于地方独立问题的公投。此时,乌克兰政府在东部地区的强力行动仍在进行,而为了防止基辅方面的干扰,两地的地方自卫队也增强了安全措施。普京早前呼吁“联邦制支持者”推迟公投日期,为缓解国家紧张局势的对话创造条件,但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拒绝了该建议。
二、阅读精品屋(35分)
(一)阅读《赠刘景文》一诗,完成7~8题。(5分)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年已58岁的刘景文也在。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7.诗的前两句写“荷”和“菊”,有什么作用?(2分)
8.如何理解“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9~13题。(14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水调歌头
(宋)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遂至承天寺 ( ) (2)怀民亦未寝 ( )
(3)把酒问青天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乐者 B.相与/步于中庭 C.盖竹柏/影也 D.把酒/问青天
12.苏轼对月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常常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如甲文中的“ ”、 乙文中的“ ”都是如此。(2分)
13.两篇文章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做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江上渔者》,完成 14~18题。(16分)
江上渔者
王 茂
一片宁静的湖泊,面积不大,湖水碧绿,偶尔有鱼儿浮出水面吹个气泡,旋即逃遁了。恰逢三月,湖岸四周的油菜花芳香四溢。一位老人家坐在湖岸边怡然自得,一根烟抽完收一次网,总能在3至5次的几率中捕获一尾鲫鱼,微微泛黄的鱼背,体态丰盈饱满,鲜活乱蹦。到午后,老人家的鱼篓里已经收获了小半篓的鲫鱼。
瞅一眼老人家的捕鱼工具,简单到令人咋舌:五根发黄的竹子,一张缝缝补补千百次的旧渔网。再看老人家捕鱼的方式,就是傻瓜式的收网。每次老人家抽完烟,旋即收网,收网的方式就是拉一下系在竹竿一头的绳子。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老人家无意地运用了这一方法,用四根竹子支撑起一张渔网,再用一根竹子做支点,一头插在岸边的土里,另一头系上绳子,稍稍一用力,轻松就拉起了整张网。杠杆原理他不一定懂,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却能融会贯通,这就是智慧。
夕阳西下的时候,湖岸四周宁静而优雅,令人流连忘返,但凡经过的路人总会随手掀开老人家的鱼篓瞟一眼,然后啧啧称赞,流露出一副艳羡的目光。
当天边的残阳退去,只剩几片血红的晚霞时,老人家开始最后一次收网,一尾肥硕的大鲫鱼被网住了,于网中不断地翻身。当最后一尾鲫鱼入篓的时候,鱼篓已经盛满了。老人家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凯旋式的笑,老人家不光钓来满腹的好心情,也钓出了自己的智慧果实。
相信许多路人看过这种简陋的捕鱼工具后,心中都结了这样一张由五根竹子组成的破网,都试图去将它兑换成现实,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得到。因为大家都太忙了,就算神仙来替你编织好那样一张网,你也未必有时间去捕获一篓鱼。
(选自《读者》2014第7期)
14.第一段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作者把简单的捕鱼方式和深奥的杠杆原理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2分)
16.联系上下文分析,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为什么“洋溢着凯旋式的笑”?(3分)
17.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曾发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感慨,这与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一样吗?请试做简要分析。(4分)
18. 读完本文后,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结网捕鱼”呢?请谈谈你的想法。(4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19.校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校园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句句真诚的鼓励,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校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把我们带进知识的殿堂……
请以“校园如此多娇”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自己对校园的独特感受;不少于600字。
答案请点击《初中生世界》主页(www.czssj.cn)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