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潮积极应对服务器市场新变局

2014-11-24姜洪军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4年43期
关键词:浪潮厂商数据中心

姜洪军

惠普分拆、IBM出售X86业务,服务器产业格局变数不断。同时,在技术层面,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等新一代融合技术有可能在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全球服务器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局。当前的市场竞争压力和长远的技术变革,各服务器厂商将如何平衡?

10月23日,在“Inspur World 2014”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提出了:“软件定义+硬件重构=融合架构。融合架构产品应该首先完成硬件的重构,才能够真正实现软件定义。”

会议期间,王恩东接受了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媒体人士的采访。

服务器市场格局新变化

记者:联想对IBM X86业务完成收购后,您觉得未来中国服务器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王恩东:今年的服务器市场很热闹, IBM出售X业务是一个事情,惠普分拆是另外一件大事,这些企业的变化会对市场的发展带来影响,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应对之策。在我看来,新形势对国内企业是机会,中国企业有机会胜出。对国内的企业来讲,胜出的核心是要掌握核心技术竞争力,在生态系统建设层面做好布局。

中国企业的机会,源于中国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市场机会。

一方面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数据、应用和服务的爆炸式增长。

另一方面是,中国已有的全球最大PC市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市场,以及信息消费的推动。与此相反,与美日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器/终端比例严重失调,随着这一比例的逐渐合理化,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老大只是时间问题。这些因素对国内企业都是机会。

浪潮的定位是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平台的提供商,提供从通用服务器、主机、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等全面的产品和方案。同时浪潮不断加强与IBM、SAP等全球主流厂商建立战略合作,DB2数据库、WebSphere中间件、Sybase数据库等主流基础软件全面支持天梭K1系统,浪潮已经在全球主机产业俱乐部建立影响力。

同时,我们建立了主机技术标准认证体系,目前已经有超过130种国内外基础软件、100种ISV应用软件通过了天梭K1的技术认证。

记者: 跟国外的一些厂商相比,浪潮有没有需要增强的地方?

王恩东:浪潮一直注重对原始技术研发的投入,在未来除了在此方面会继续加大投入外,还会更深入的贯彻“用户端”策略,围绕客户提供更符合应用特点的产品与方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专注与创新很重要,跟踪客户应用,持续保持创新的动力,在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应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因。

此外,要重视合作,擅于合作,浪潮一直强调“合作是两翼”,核心强调的就是这点。

记者:浪潮的国际化,我们知道在亚太地区很好,而在全球的产品或者是合作方面发展的如何?请您大概讲一下。

王恩东:国际化是浪潮集团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好的产品是可以接受全球市场检验的。现在,浪潮在中欧、俄罗斯、亚洲、南美、非洲的进展非常快。之后,我们还会在更大、更广阔的领域寻求拓展。

记者: 您对浪潮在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预期是怎样的?

王恩东: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数据中心角度看,其发展必须看互联网,互联网的需求引领了未来数据中心在技术、产品、应用的趋势。

浪潮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由来已久。总结起来,浪潮是进入互联网最早、市场应用最广、产品定制化最深的企业。目前浪潮在互联网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40%,是百度、阿里、360的稳定供应商。我们全面参与了互联网行业的“天蝎”标准制定,基于该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SmartRack市占率超过了60%,实现了日部署5000节点的业内最高纪录。

专业安全与自主可控

记者:浪潮如何看待目前在中国的信息安全发展,又如何打消客户在安全方面的疑虑?

王恩东:信息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目前的现状是,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步伐已经超过了安全技术的发展节奏;其次是,以“封、堵、查、杀”为主的传统安全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云计算安全问题。

谈到信息安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那些“老三样”,这些更多归属于网络安全、终端安全。浪潮要强调的是主机安全问题,主机安全涉及用户的关键系统、核心资产的数据和信息,这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尤为关键和重要。

记者: 在采用英特尔芯片的背景下,厂商自主发挥或者体现厂商研发能力的地方有哪些?

王恩东: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同样是使用英特尔芯片研发的系统,但是其性能和功能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除了芯片之外,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而这些厂商自主发挥的内容,才是其生存和竞争的根本。如果从系统如何高效运行来看,芯片本身以及架构本身都不是最主要的,核心在于它是否高效实现了多个处理器间的高速协同和高可用性,这其中的协同和可用性问题,就不仅是硬件问题,而是整个系统优化能力的体现。

同样,如何做到专业操作系统的支撑和相关软件的配套支撑也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浪潮研发的Unix操作系统,能够将硬件里的内容在操作系统里面实现,而且在应用方面也是非常可靠的。

关于系统架构,在2009年,我们就在考虑未来的系统架构是怎样的,那个时候浪潮提出过弹性架构的理念。现在,行业内正在逐渐认同弹性架构的理念,也在逐渐达成这方面的共识,包括今天我们提到的融合架构,也是符合了整个大趋势。不过,融合架构不单单只要硬件,也不单单只要软件,需要两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强调业务驱动的硬件重构与软件定义相结合。

软件与产业标准

记者: 请谈谈您对软件及产业标准的看法。

王恩东: 从产品“培育”的过程来看,当规划好了产品目标之后,就有多种方式去实现它。你既可以亲自开发,也可以通过合作、兼并、收购来完成。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过程,只是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应用里面,是需要特别强调自主可控的,只有从底层进行研发,才能保证产品的可控性。

浪潮不仅仅要面对中国市场,也要面对全球市场。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我认为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集中的时代,一个系统软件只出售给单一客户是不现实的。

记者:那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恩东:我认为,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未来是标准与开源并行存在的模式。尤其开源的模式发展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像PC时代通过一个系统软件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下一个阶段,系统软件不再会是这样重复简单的模式。就拿手机的安卓系统来说,并不是每一部手机上的安卓系统都是一样的,每一家手机厂商都会做相应改变。

记者:您怎样看待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

王恩东:在当前的技术趋势下,替代国外操作系统需要时间过渡。若要更快的推进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需要把操作系统周边的内容都做好。当能够提供完整服务的时候,这样的机会就出现了。前提是你需要帮助用户解决采用国产操作系统的一系列后续服务问题。

猜你喜欢

浪潮厂商数据中心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民航绿色云数据中心PUE控制
新色彩浪潮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Overlay Network技术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