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上的“舞蹈”:苗女打造一片树叶7000元天价

2014-11-24惠之

妇女 2014年10期
关键词:杨丽叶脉刺绣

惠之

在贵州的铜仁市,当地山上随处可见的树叶,被一个叫杨丽的女子试验折腾成“叶脉绣”,一片叶子竟能卖到7000元!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她从原本的欠债140万元,发展到如今,不仅还清了债务,公司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那么,树叶中究竟蕴含着什么商机?她又在树叶上做了些什么文章呢?

树叶上穿针,军嫂遭遇“滑铁卢”

杨丽出生在贵州铜仁,姐妹三人,她排行老大。贫苦的生活给予了她更多的勇气。2000年,杨丽远离家乡,只身来到重庆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进修,很快她就被重庆信息学院录用,担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师和拓展训练培训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杨丽的丈夫是一名戍边军人,大家都称她为军嫂。2006年10月杨丽生下孩子,满月后把儿子送回了老家,她留在重庆继续打拼。2008年9月,杨丽忙里偷闲回家探亲,但当她看到日夜思念的孩子时,就觉得不太对劲。杨丽发现已经两周岁的孩子身子矮小,她量了一下只有七十几公分,母亲曾告诉过她,孩子满周岁时就是这个样子了。按照婴儿体检标准,男孩在一岁到两岁的这一年间,至少要长高10厘米,而她的儿子,却一年都没有变化。杨丽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

孩子血铅中毒、贫血还严重缺钙,杨丽有点受不了。医生责怪说:“你这个孩子是怎么带的?”面对医生的“埋怨”,杨丽哑口无言。不得已,她请假陪儿子在医院住院治疗。而更让杨丽崩溃的是,由于自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与她感情上疏离,不肯喊她妈妈。一个多月后,当她开车要走的时候,儿子在阳台那里喊“阿姨,拜拜”。

“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叹息真是只生他没养他。”杨丽难过地说。

2009年6月,杨丽辞去重庆的工作回到老家照顾孩子。但是孩子持续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怎么办呢?于是,杨丽借钱和朋友投资电子路牌生意,但因经验不足,引进的设备不符合规格而失败,欠下了140万元外债。“当时我好像从人间落到了地狱,从头到脚都透着寒气”。但杨丽没有被巨债所吓倒,她也没想到这次遭遇反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2010年,杨丽和妹妹开了一家民俗特产店,生意不见起色。当年10月份,她得到消息,贵州将于2011年11月举办有民俗特产从业者参加的一个赛事,称作“两赛一会”。如果能在比赛活动中得奖,无疑是做生意的最大推动力。杨丽绞尽脑汁,要寻求突破!

2011年5月的一天,一次户外骑行时的小意外,给了她启发。杨丽说,自己不经意间被一种叶子刮了一下。“我就把它摘下来,还扎了一下叶子,看了看。”就是往叶片上扎了一下这个动作,让杨丽有了灵感,叶子上天然的纹理和脉络把她迷住了,杨丽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将苗族传统刺绣融入叶片之中呢?她要用叶片,做出一种人们从没有见过的工艺品。

从那以后,杨丽成天往深山里跑,每次她都要摘上几十片树叶回家,把树叶洗干净后,煮了泡,泡了又煮,然后还用牙刷、毛刷在上面反复地刷。妹妹不解地问:“姐,你神秘兮兮在树叶上捣鼓什么呀?”“我想在树叶上搞刺绣。”妹妹用手试试杨丽的额头,惊讶地说:“姐,你头脑有没有发热,树叶上搞刺绣?这做得到吗?”

的确,树叶上画画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要在去除了叶肉的叶脉上刺绣,这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7月间,杨丽收了上千片树叶,刷掉叶肉,经过蒸、煮、晒之后,叶肉部分被去除干净晾干,就剩下了这么一张薄如蝉翼的干叶脉片。然后,她把熬好的米浆涂在叶脉上,原本还是镂空的叶脉就变得跟纸片一样了。

杨丽和请来的刺绣师傅小心翼翼开始在叶片上刺绣。糟糕的是,她用来刺绣的700多张树叶,最后能称为成品的不足23张,报废率太高,刺绣失败了,杨丽几乎赔光了所有的资产。事业受挫,杨丽在梵净山里游荡。叶脉干了,一碰就断,怎么能把叶脉片变得像布一样柔软呢,杨丽苦思冥想。

独创“叶脉绣”,倔女荣获“贵州名匠”特等奖

几经曲折,杨丽找到了贵州省“两赛一会”的专家评审申敏。经过一番死缠硬磨,申敏终于开口,她说:本身树叶也是弱碱性的,在处理的过程中得用强碱,而碱性非常强的纤维它是很脆的,那么中和掉碱性最有效的自然是酸。“放在蒸笼里面用醋在下面熏,用醋浸泡,在醋里面煮。”听闻申敏的一席话,杨丽恍然大悟。

但申敏提出的仅仅是个概念,到底用什么醋?能不能起到作用?当时谁都不清楚。此时,距离比赛只剩25天时间,杨丽能做出来吗?“时间实在太紧迫了,最起码也得两三个月。其实我心里没底,我不知道最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但杨丽已经没有了退路,她只有孤注一掷!杨丽开始了疯狂的实验。把采下来的树叶马上煮了,然后用醋一遍又一遍地蒸。屋子里到处放着一盆又一盆树叶子,还有那种醋和药水,场面有点混乱。妹妹和几个亲友都捏着一把汗,但只得硬着头皮跟杨丽不分白天黑夜一个劲儿地试。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杨丽终于找到了树叶的柔化和防腐处理方法。如何防止树叶发脆,成为杨丽的独门技巧。成功的那一刻,杨丽紧紧拥着妹妹喜极而泣!并向远方的丈夫报喜。

2011年11月18日,就在比赛的前2天,杨丽用学到的刺绣技术,在两赛一会上拿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作品——《叶脉苗绣》,成品叶脉刺绣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尽可能将树叶本身的茎脉纹路彰显出来,使人们欣赏到那各具形态、世间无一相同的茎脉纹理之美。杨丽的作品在赛事上引起了轰动!

一位当地有名的专家赞誉:“这个工艺品非常独特,让人震惊。这种技法很高超,绣出来的画也非常自然灵动!”杨丽也因此获得了2011年两赛一会“贵州名匠”特等奖。手捧奖杯时,百感交集的杨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一瞬间,杨丽的叶脉绣成为“贵州名片”,她也成了贵州名人。接着,杨丽创立了铜仁政通民族刺绣工艺旅游产品有限公司。最初,她的叶脉绣每片以千元价格被贵州的经销商买走。

誉满海内外,小小树叶擎起致富大厦

2012年春节刚过,苗寨中突然来了两位穿着讲究的外地人。当看到杨丽作坊式的“罗汉豆摊”,两个人摇头叹息:“这狭小的地方实在与你的名气不符啊,让我们怎么敢放大单给你……”原来,他们是深圳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销售员,在报上看到杨丽独创的叶脉绣,很感兴趣,就专门过来考察。

杨丽眼睛一亮,兴奋地说:“老板,您能给我多少订单,我一定能够完成,我的规模可以扩大呀。”杨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岂肯放过。“如果可以,我们的第一笔订单250万,时间6个月,你看怎样?”杨丽既惊又喜,回答:“好……好!”“如完不成,你要承担违约责任,吃罚金的!”两位客商微笑着说。杨丽吓了一跳,但她不露声色地说:我保证完成!

但当时整个公司只有杨丽三姐妹,一个销售员和三个刺绣工。要完成这笔订单谈何容易。

事后杨丽说,其实当时接的时候心里没底,硬接了,但很紧张,250万啊!手工的,都必须要一针一线地做,想快也快不了。

让杨丽感动的是,银行立即给她解决2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杨丽利用这笔钱,发动所有亲友,把生产材料(叶片)免费下发到附近农村,一下子她竟动员吸纳了会刺绣的200多名妇女参与“叶脉绣”的队伍。那段时间,杨丽姐妹和几个刺绣骨干走马灯似的穿梭,辅导技术,严把质量。快到订单任务完成时,筋疲力尽的杨丽终于松了一口气。

拿到一片片栩栩如生的叶脉绣工艺品,深圳国际贸易公司的客商赞不绝口。这笔订单除去工资及相关材料费,杨丽净赚了90万元。更让杨丽高兴的是深圳那家贸易公司从此同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野心”勃勃的杨丽又成立了铜仁政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然后杨丽将贵州的民族传统刺绣进行整理创新,自创了“梵净苗绣”和“梵净叶绣”这两种新的刺绣品牌。众多经销商评价:“杨丽的工艺品跟传统的一些小屏风组合在一起,将审美性与技艺性融为一体,还具备奢侈品的特征,不仅价格卖得上去,市场也很有前景。”

此后,杨丽跟随贵州省手工艺展销团多次出访,一个美国客人对她的刺绣惊叹不已,称作是“指尖上的舞蹈”。她把叶脉绣卖到了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最贵的一片能卖到七千元,最便宜也要两千元。“在欧美,我去了八九个国家,每到一地,我推荐叶脉绣时,他们都很惊叹中国能有这样一个绝技,能够把刺绣做在树叶上,简直都不敢相信。”

除了叶脉绣,杨丽还发展了民族服饰、包袋、鞋垫等一百多种产品。2013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1200万元。并带动周边二十多个自然村700多名妇女就业。杨丽先后获得贵州“最美企业家”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她被同胞们誉为“苗乡的月亮”,照亮了少数民族妇女共同致富的道路。

如今,杨丽已建成2500平方米的生产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销售展示大厅及1000余平方米的民间手工艺非遗传承展示馆。“在两年内,我最起码要增加九到十二个基地,还将打造传统手工艺产业园,提供解决2~3千人的就业岗位,销售总额达4000万元以上,实现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创业赚钱。”杨丽秀气的脸庞笑靥如花。

编辑/郑好

猜你喜欢

杨丽叶脉刺绣
长发圆心和短发半径
最美叶脉
岁月的玻璃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A)
我是一片叶子
玩转自然 圣诞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