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当官的“苦”与“乐”

2014-11-23陈思炳

大江南北 2014年6期
关键词:做官当官百姓

□ 陈思炳

卷首语

说说当官的“苦”与“乐”

□ 陈思炳

近一时期,当官的“苦”与“乐”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一种是认为当官“苦”,一种是认为当官“乐”。

清代郑板桥,金榜题名之后当了12年的“芝麻官”,当得很清苦。他曾自叹曰:“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他清廉自守,尽职尽责,克勤克俭,为百姓操心费神,夜不能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心系百姓疾苦,难能可贵。

我们共产党的官,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大多数领导干部当的都是“苦”官。且不说那些为了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前仆后继、奋斗牺牲的革命前辈们,就以新中国成立后先进模范人物为例:焦裕禄强忍肝痛带领兰考人民治风沙;郑培民践行“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谷文昌常年和群众一起“筑堤拦沙、围海造田”,带领东山人民除穷根;孔繁森离母别妻献身雪域,抚孤献血服务藏民;何家庆倾全家16年的积蓄扶贫大西南;杨善洲辛勤耕耘30载,留下万亩林场献国家;郭秀明担任8年村支书,自己没占村民一分钱,村里却欠他4.9万元……他们夙夜在公,不谋私利,“宁苦我一个,为了千万人”,是忠实践行党的宗旨的光辉典范。

当然,自古以来,也有视当官为乐事美差的人,李鸿章就说过:“世上唯有做官最省心,也最容易。”那是封建时代,一旦金榜题名,当了官,就可前呼后拥,颐指气使,搜刮民脂,日进斗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那些贪官的真实写照。当今有些官,做得也轻松快活,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泡会、赴宴、听汇报,文件来了照抄转;办事有人送红包,花钱全由公款报。损公肥私,贪图享乐,就是这些官的人生追求。他们乐了自己,苦了百姓。

当官是乐于吃苦,还是追求享受,根本在于世界观。习近平同志曾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党的领导干部,更要乐于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当官不是为个人捞到什么好处,而是为人民谋福利。老红军甘祖昌在和青年谈“什么叫快乐”时说过这样一段话:“1951年我负伤后,上级照顾我,要我在兰州、庐山休养。疗养院的条件设备很好,还有医生护士的热情照顾,但我一点也不觉得这种生活很快乐,相反,成天无所事事,思想上很苦闷;后来组织上批准我回到了农村,我带领乡亲们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变家乡贫穷面貌,虽然很忙、很累,但思想上很充实,很快乐。”是啊,高尚的人所追求的不只是个人的物质享受,而是为人民造福。

其实,当前有些人所说的当官的“苦”,是因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廉政措施出台后,原来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人,如今高额“红包”收不到了,高档烟酒没人送了,豪华宴席没人请了,卖官鬻爵没市场了,风月场里不敢去了,宝马香车不许坐了,与之前相比,当然觉得“苦”了。相反,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官员过得越舒适、越潇洒、越轻松,百姓生活可能就越窘迫、越艰难、越痛苦;而官员越觉得为官“难”,为官“苦”,心怀敬畏,谨慎用权,甘为群众“吃苦吃亏”,那真正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了。

共产党人的“官”,并不是不讲个人之乐,去做苦行僧,而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官员之“苦”,就是为百姓造福,官员之“乐”,就是以百姓之乐为乐。官多一份苦,民多一份乐。当“苦”官,苦中有乐,必然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当“乐”官,乐极往往生悲,终归要被人民唾骂和抛弃。

猜你喜欢

做官当官百姓
“官必上”
敬 佛
不让百姓撇嘴骂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当官要有什么样的“官样”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百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