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的感悟
2014-11-23□黄俭
□黄 俭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的感悟
□黄 俭
今年的第4~6期《大江南北》杂志,重新刊出了重庆《新华日报》70年前刊载的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又反复地阅读了这篇著名的历史文献,咀嚼回味,意义深远啊!
第一次阅读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在北京空军某部工作,政治部宣传部给我们发来两本书,一本是党中央的《“三大文件”专辑》,另一本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单行本。《专辑》的第一篇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其核心内容是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机关党委要求我们要认真阅读、深思、牢记。这个报告的第十部分,60多年过去了,至今我还能背得出来。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告诫——“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重温,仍是无比亲切,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在读完《甲申三百年祭》单行本之后,领导上又组织我们观看了根据《甲申三百年祭》而编创的京剧《闯王进京》。
李自成在陕北大饥荒时,发动农民起义,经过17年浴血奋战,队伍壮大到号称百万,推翻了明王朝。而进北京后,骄傲自满,认为天下可定,允许官兵纵欲,敛财腐败……结果仅40多天就弃城而逃,大顺军由此前的所向无敌一变而为溃不可收,乃至迅速灭亡。
1926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老领导谢唯进,当时对我们说,毛主席非常注重全党的思想教育,尤其是注重防止骄傲情绪在党内的产生。他要我们再去读一读毛主席的《学习和时局》这篇文章。毛主席在文章中对我党历史上几次大的骄傲,都有具体总结。我立即找出了《学习和时局》的文章,在读完之后,写了一篇心得札记:《骄傲,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危害极大》。
这次重读《大江南北》刊登的《甲申三百年祭》,又使我想起了几年之前,我们文新报业集团的几十位离休干部去西柏坡参观瞻仰。在毛主席作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的大礼堂,讲解员告诉我们:“毛主席就是念念不忘李自成。1949年2月,党中央准备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主席就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了北京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建设社会主义,要教育我们的同志,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3月23日,进北平前夕,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走,我们进京赶考去!我们应当都及格,不要被退回来。周恩来深知毛主席这句话的深意,回答说:对,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要考个好成绩。毛主席一行胸有成竹地登上去北平的吉普车。”
毛主席深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的道理。《甲申三百年祭》系统总结了李自成暴兴暴亡的历史教训,恰好给了毛主席思考如何加强我党建设、防止骄傲情绪的滋长以极好的历史参照,让他透过这面历史镜子,反观到党的自身不足与危机,有了从历史深度、理论高度去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以及我们党的命运的紧迫感。从毛主席要求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到他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强调“两个务必”和把进京称为“赶考”,无不体现出毛主席以史为鉴、从严治党的理论和精神。
今天的情况,与毛泽东时代有很大不同了。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正在腐蚀着一些党员干部的心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现实,采取了诸多切实措施,对那些腐败分子,不论官大官小,该清除的清除,该判刑的判刑,并以自身行动实践十八大报告中以多频次出现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政治”以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柏坡时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在中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都十分深远。”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善于反思历史,吸取教益,决心遵循“两个务必”的思想,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目标奋发向前!
《大江南北》杂志不惜篇幅,在新形势下重新刊登70年前郭沫若的这篇史论,是十分必要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如一位史学家所说:“《甲申三百年祭》,早已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建历史和反腐建设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而载入历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的经典历史佐证和具有现实价值的精神财富。”
(编辑 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