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马 法国“混血”小镇的浪漫和慵懒
2014-11-22张月
张月
1870年9月,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一役大败法军,接着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省。在被攻占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法国教师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失声痛哭,就在这“最后一课”上,还不明白“战败”意味的孩子们怅然若失——这是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描述的场景,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真实的场景就发生在法德边境小镇——科尔马。
漫步在科尔马的大街小巷,你还会发现,这里的许多居民都会说德语,一些建筑承袭了德国风格,这也使得科尔马有了一个外号——法德“混血儿”:它既展示了拉丁民族浪漫缠绵的情怀,又蕴含着日耳曼民族严谨勤奋的精神,而在浪漫、独特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数关于战争的传奇。
德法矛盾的血泪史 《最后一课》的发生地
一般来说,地处边境的城镇都兼有两国风情,多是因为边境贸易文化的交流融合所致,但科尔马的“混血”,却是伴随着战争的伤痛而形成的。
早在17世纪以前,科尔马所属的阿尔萨斯地区属于德意志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1618年,欧洲著名的“三十年战争”爆发,战争直接导致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从此一蹶不振,科尔马开始处于法国的统治之下,长达200余年。到了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科尔马再次归属于战胜国——普鲁士。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科尔马作为战利品又归属了法国。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卷土重来,将其纳入“第三帝国”的版图,而随着德国战败,法、德两国最终划定以莱茵河为界,科尔马尘埃落定,重归法国的怀抱。
可以说,科尔马的历史,就是一部德法矛盾的血泪史,也是欧洲历史社会发展和融合的缩影。当年,身为法国作家的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出了著名的爱国小说《最后一课》。他通过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表达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但不知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是否体会过,在“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刚接管这片土地时,这里的日耳曼孩童被迫学习法语的心酸和苦涩呢?
幸运的是,随着战争的远去,民族和文化的融合,给科尔马留下了令人惊讶的财富,成就了它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在“混血”小镇的大街上,德国中南部特色的房屋显现出鲜明的德式风情,倘若你没有地理概念,将很难辨清自己究竟置身于法国还是德国。而且,这里的很多居民还在沿用德语姓氏,保留了各种德国习俗,例如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每到圣诞节时,会点上蜡烛,吃烤鹅大餐;不喜欢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过生日不能提前祝贺……
有105个头像的“人头屋” 不用一颗钉子的“木筋屋”
尽管科尔马饱受战火的洗礼,数度易主,但其大部分古迹如今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大街小巷。据说在二战初期,德军攻入科尔马后,准备将其摧毁,但眼前的古迹熠熠生辉,令士兵们望而却步,都不禁放下了武器,古镇的建筑才得以幸免于难。街巷之间,大部分建筑都饱经沧桑,至少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而一些用鹅卵石铺就的人行道,则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当你漫不经心地行走在古道上,随时都能和这些光怪陆离的建筑不期而遇。
在著名的人头街上,就矗立着一幢抢眼的古建筑——人头屋。这幢建筑之所以称为“人头屋”,是因为在它的外墙上装饰着105个大小相似的人面头像,但每一个头像的身份、发型、表情都迥然不同,其中有滑稽可笑的小丑、头发微卷的牧师、满脸胡子的商人、气宇轩昂的大臣……它们都呈土灰色,和墙体颜色融为一体。这些头像栩栩如生,原型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鲜活人物。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曾经是当地领导人办公的地方,被称为“泰勒官邸”,而现今,人头屋却成了一座四星级饭店,这样的变化,不得不让人感慨岁月的魔力。
令人更为称奇的是,科尔马还有一些独特的建筑,虽经百年风雨,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功能。比如那些独特“木筋屋”,虽然建于16世纪,但如今还作为民居而存在。建造一幢“木筋屋”,相当费力,首先要将粗大的树木锯成木条,然后根据建造的规格搭建成木架,每根木条的衔接不用一颗钉子,均用楔子衔接而成。搭好架子后,将泥土与草茎的混合物填充成墙,最后涂上颜料。正因为房屋的主要材料是木头,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木筋屋”。从“木筋屋”的外观上看,一根根看似杂乱的木头,支撑起一个多面形屋顶,墙面布满横、竖、斜相间的木条,远远望去,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木筋屋”倾斜歪扭,仿佛风一吹就要坍塌一般。但其实,“木筋屋”和现在的钢筋混泥土建筑物一样结实。“木筋屋”在结构上承袭了德国中南部的建筑特色,色彩则富于法国人天马行空式的浪漫,无论是从房屋外形,还是从色彩搭配,每一幢“木筋屋”都各具特色,但又与周边的建筑风格和谐地融为一体。
如果说科尔马的“木筋屋”是“引进来”的,那么位于环形路口的自由女神像则象征着“走出去”。人们只知道自由女神像是美利坚的标志,但鲜有人知道,科尔马才是自由女神的故乡。自由女神像的制作者是诞生于科尔马的雕塑家巴托尔迪,据说,他所塑造的自由女神像,原型是自己的妻子。当时,为庆祝美国独立战争100周年,法国政府准备赠送美国一份礼物,巴托尔迪接到任务后,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就在他为塑像的形象而绞尽脑汁之际,他在偶然参加的一次婚礼上跟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让娜长得美丽温柔、端庄大方,巴托尔迪顿时眼前一亮,认定她很符合自由女神像的形象,便邀请她为自由女神像做模特,让娜也欣然答应。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彼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最终结为夫妻。巴托尔迪于1884年5月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制作,整个铜像分成350块,用了214个包装箱才运到美国。象征着自由、反抗暴政的自由女神像,如今雄伟地屹立于美国纽约市的自由岛上,而它的原型——科尔马的自由女神像,正矗立在这座“混血”小镇上,感受着浪漫风情。
鲜花装扮的“小威尼斯” 酒香四溢的“葡萄酒之都”
科尔马古镇除了千姿百态的人文建筑,还具有法国独有的浪漫情愫,但它的浪漫还不仅仅在于香水、烛光、剧院,更源于河流与鲜花。
莱茵河的支流酪赫河从科尔马镇内缓缓淌过,宛如姑娘身上的绿色缎带,在河道两岸是一排排整齐雅致的小屋,河上小桥静卧。而每一座横跨酪赫河的小桥,每一个停靠游船的码头,每一户临近河岸的人家,都被装扮得花团锦簇,凸显出浪漫的格调。在科尔马,人们似乎对鲜花有一种说不清的偏爱,据说这种偏爱源于这里一度发达的园艺业。当年有许多鲜花商人利用酪赫河运送鲜花,花船驶过之际,一阵阵花香飘进居民家中,沁人心脾,于是纷纷购买鲜花,将其摆放在自家的阳台上。
除了鲜花商人,其他商贩也经常驾着小船行驶在酪赫河上,兜售自家的商品,其中不乏屠户、鱼商和制革工人。有时候,为了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小镇的居民也会选择坐船去往农贸市场,选购自己偏爱的物品。因为有了这条酪赫河,古色古香的科尔马变得十分热闹,因此人们也赋予了它一个浪漫的别称:小威尼斯。
如今,那些传统行业已随波远去,在酪赫河上行驶的大多是搭载着游客的观光汽船。在汽船上,除了能欣赏到两岸的美景,倘若你嗅觉灵敏,兴许还能闻见空气中飘送的那一股淡淡的酒香。科尔马是阿尔萨斯地区的葡萄酒中心,也是法国干白葡萄酒的主要产区,丰富的日照和有利于葡萄栽培的土壤,为它赢得了“葡萄酒之都”的美誉。如今每年9月,科尔马都会举行为期两周的葡萄酒节,白葡萄酒和其他酒类产品琳琅满目,许多人会因为禁不住酒香四溢的诱惑,而在庆典上喝得酩酊大醉。
在酪赫河边,许多餐厅也提供当地新酿的葡萄酒。当你坐在某一个装饰别致的餐厅露台上,看着小桥流水、鲜花窄巷,再慢慢呷着地道的白葡萄酒,你会觉得,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慵懒宁静,那么美好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