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贤亮:最会“玩”的中国作家

2014-11-22海琼

晚晴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太平间张贤亮经商

海琼

前不久,著名作家张贤亮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78岁。“他来了,又走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起起落落的青春

张贤亮的家世,颇有些显赫。他的祖父张铭曾是第一代留美的学生,就在留学美国期间,便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祖父回国后,在国民党的政府里担任外交官。

他的父亲张友农也在美国留学过,到西安事变后,张友农弃官从商,并带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张贤亮来到重庆。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贤亮的父亲携全家搬迁至上海经商。上海解放后,他的父亲坚信新中国必然会更好,选择留在了上海。

张贤亮父亲去世后,不久,张贤亮和母亲、妹妹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了西北开荒。时年十九岁的张贤亮开始独立,并担负起养家的重任。

家庭生活的变化,时代的变化,甚至还有暗涌在内心里的青春理想,让张贤亮很有表达欲望,他的写作天赋渐露头角。不久,他在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了十几首诗歌和散文。并因为他的文学才华被调到甘肃省委干部文化学校,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员。

可一首诗葬送了张贤亮的青春。1957年,他因发表了那首《大风歌》,被打成了右派。而这一走,竟然劳动改造了22年。

被劳改后的他,家庭又遭遇变故,母亲晾衣服时摔断了腿,妹妹才十岁,家里没了生活来源,母女俩只好去北京投亲靠友。十年后,张贤亮经历了电影《归来》的情节,1968年,张贤亮趁劳动的空闲偷偷扒火车回北京,曲折找寻到母亲。而他的妹妹也被分配到遥远的甘肃。和母亲见面两天后,张贤亮就被发现并被强制带离了北京,而这次竟然是同母亲见的最后一面。1979年,他和全国大多数右派分子一样,得到平反。

在劳改中,张贤亮积累了太多的生活苦楚。他夜以继日地写作,第二年,便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绿化树》。这部作品一经发表,便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贤亮这个名字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自此,张贤亮在写作上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他的苦难史成为他倾诉的源泉,那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内心煎熬成他小说的主题,不久,他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等小说纷纷走红。

他的苦难史,终于结束了,正是踩着他自己的苦难,他迎来了属于他自己的辉煌。

传奇经历的书写

文学创作上,他的作品不停地出版,被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他终于尝到了苦尽甘来的滋味。

张贤亮的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是一次启蒙,这一切原由都缘自他二十年的劳改生活的传奇的经历。

他在自己的小说里也写了他自己的真实经历,有一年,张贤亮在劳改农场干活的时候,犯了重病,昏迷不醒。他有一个右派医生朋友在农场干活,可十分不巧的是,这位医生到另一个农场给人看病去了。农场里的人叫张贤亮叫不应,以为他死了,便把他抬到了太平间。张贤亮在太平间里躺了一天,从昏迷中醒来,坐起来以后,发觉周围都是死尸。他以为自己做了噩梦,可是,等他清醒过来,确认自己躺太平间里,紧张极了,他拼了命地爬呀,爬呀,终于爬到了太平间门口。可是他当时根本没有力气,拉不开太平间的门,又昏过去了。直到他的医生朋友从附近农场赶回来,赶到太平间,打开门,把张贤亮救了出来。

自此,这个“死”过一次的人,对于活着更加珍视,更经得起活着的各种苦难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生彻悟,使得张贤亮在文学创作上一开始便有着与众不同的视野和境界。他的小说《灵与肉》,被著名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牧马人》,打动了1980年代的整个中国。

张贤亮的小说大都带有自传的色彩,这个故事如今看来,仍然是关于灵魂与肉体的一次深刻的检阅。

下海经商的辉煌

张贤亮有过两次辉煌史,一次是文学创作,另一次则是经商。

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不久,张贤亮下海经商,创办了著名的宁夏镇北堡影视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张贤亮成为中国作家中的首富。

然而,他的经商的辉煌史里,坊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大抵是说,当年,张贤亮任宁夏文联主席,但是办公条件却拮据得很,只有一辆破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于是,张贤亮就给上级打一报告称,机关小车较多,可否拨一辆破车给文联撑撑门面,不然,他天天骑着辆破自行车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岂不是一个被人笑话的新闻。据说,张贤亮的报告送了多次,终于,得了一辆即将报废的破车。而在这样一个乞讨汽车的过程中,自己挣钱自己花的动因已然充分,这才有了他后来不计投入全部积蓄来创办影视城的冲动。

如今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影视旅游版图上最具吸引力的一站,从张艺谋一炮走红的《红高粱》到轰动一时的《黄河谣》,从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经典武侠片《双旗镇刀客》,到周星驰经典的《大话西游》,这里已经是普通民众最为熟悉的影视剧拍摄场地之一。

张贤亮最开始的经营策略,在影视城创办初期,就拟定了和剧组合作的方案,他的前瞻性眼光,很快就得到了应验。

除了写作、经商,张贤亮还十分热心于慈善。张贤亮曾在一次采访时说:“我可能不是最有钱的中国作家,但一定是做慈善最多的作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平间张贤亮经商
我没有和张贤亮合过影
西湾村采风
改革开放后的全民经商
四川: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
在太平间里睡午觉
在太平间睡觉
不听课的尊重
太平间收费,岂能如此不太平?
著名作家张贤亮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