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2014-11-22李光余霜龚宁
李光++余霜++龚宁
摘要: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膜透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有可能是金线兰抗旱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水分胁迫;金线兰;组培苗
中图分类号:S682.310.1;Q945.7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24-02
收稿日期:2013-11-09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GZCYTX-02);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黔教合KY字[2013]148)。
作者简介:李光(1980—),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学研究。Tel:(0853)2214341;E-mail:lg20029@126.com。
通信作者:龚宁,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E-mail:gongning2007@126.com。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天敌,干旱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后续影响大。金线兰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多生长在温凉、湿润、多雾的亚热带阔叶林中,由于其对生境要求较为苛刻,加之种子难繁育,资源濒于枯竭[1]。目前关于金线兰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较多[2-3],但是有关金线兰组培苗生理生化的研究较少,金线兰抗旱性较差,故研究金线兰组培苗抗旱生理生化机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探讨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旨在为开发利用金线兰资源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金线兰组培苗取自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培室。
1.2方法
选取生长一致的组培苗,用无菌水将幼苗根部冲洗干净,用无菌滤纸把组培苗表面的水分吸干,将组培苗放入MS营养液中适应性培养3 d,移入10%、20%、30%、40%等4个不同浓度的PEG 6000溶液中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培养温度为(23±2) ℃,每天光照 12 h,光照度为3 000 lx。
1.3数据测定
1.3.1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测定分别取各处理的健康叶,称其鲜质量(mf),浸入蒸馏水中 12 h取出,吸干表面水分,称饱和鲜质量(mt),置烘箱 105 ℃下杀青5 min,70 ℃下烘至恒重,称干质量(md)[4]。叶片相对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RWC=(mf-md)/(mt-md)×100%。(1)
1.3.2相对电导率测定采用电导仪法[5],将处理后的叶片剪成长约0.5 cm的小段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放入真空干燥器里抽气0.5 h,静置10 min后测定溶液电导率S1,然后放入100 ℃沸水浴中15 min,冷却10 min后测溶液电导率S2,同时测定蒸馏水电导率S0。相对电导率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电导率=(S1-S0)/(S2-S0)×100%。(2)
1.3.3叶绿素总含量测定采用混合液法[6]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将叶片剪成长1 mm左右的小条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置于暗处直到叶片变白,取出浸提液置于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对照,计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3.4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7]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称取待测样品 0.20 g置于试管中,加入3%磺基水杨酸溶液5 mL,沸水浴10 min,过滤液即为脯氨酸提取液。吸取2 mL提取液加入干净试管中,每管加2.5%酸性茚三酮2 mL,沸水浴40 min,再加入4 mL甲苯,萃取 30 min,上层液于520 nm下比色,以脯氨酸为标准溶液。
1.3.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8],准确称取0.50 g待测样品,加入预冷的5 mL酶提取液(50 mmol/L 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内含0.1 mmol/L EDTA,0.3%TritonX-100,4%PVP),冰浴充分研磨,在冰冻离心机上以12 000 r/min冷冻离心20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取各处理的粗酶液0.1 mL,加0.9 mL蒸馏水稀释(对照为1 mL蒸馏水),分别加入5 mL 100 μg/L考马斯亮蓝溶液,混匀,静置2 min后,于595 nm波长下比色,标准蛋白质为牛血清蛋白。
2结果与分析
2.1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水分胁迫下,各处理下金线兰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4个处理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在胁迫后5 d达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加。10%PEG与20%PEG处理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曲线几乎重合。
2.2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膜透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各处理下叶片
膜透性逐渐加强,5 d时同时达到最大值,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40%PEG>30%PEG>20%PEG>10%PEG,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叶片膜透性逐渐增加。
2.3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金线兰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开始的前2 d急剧减少,胁迫后1 d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到初始叶绿素含量的17%、27%、25%、24%,随后趋于稳定,表明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体含量较易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
2.4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水分胁迫下,金线兰叶片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处理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各处理均在胁迫后4 d达到最大值,但各处理的峰值大小有所不同。
2.5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不同处理下,金线兰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复水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
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金线兰适应水分胁迫的机制逐渐发挥作用。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膜透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金线兰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在水分胁迫下极易分解,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有可能是金线兰抗旱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光,龚宁,余霜. 金线兰根状茎试管苗丛生芽高效增殖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52-53.
[3]林海,郝慧敏. 金线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568-2570.
[4]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5-109.
[5]赵晓萌,刘悦萍,曾召海,等. 荒漠植物骆驼蓬的提取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266-267.
[6]赵世杰.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5-57.
[7]张殿忠,汪沛洪,赵会贤.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4):62-65.
[8]许晓岗,王俊,童丽丽,等. 垂丝海棠插穗生根与可溶性蛋白和激素变化的关系[J]. 北方园艺,2008(1):107-111.
摘要: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膜透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有可能是金线兰抗旱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水分胁迫;金线兰;组培苗
中图分类号:S682.310.1;Q945.7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24-02
收稿日期:2013-11-09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GZCYTX-02);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黔教合KY字[2013]148)。
作者简介:李光(1980—),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学研究。Tel:(0853)2214341;E-mail:lg20029@126.com。
通信作者:龚宁,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E-mail:gongning2007@126.com。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天敌,干旱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后续影响大。金线兰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多生长在温凉、湿润、多雾的亚热带阔叶林中,由于其对生境要求较为苛刻,加之种子难繁育,资源濒于枯竭[1]。目前关于金线兰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较多[2-3],但是有关金线兰组培苗生理生化的研究较少,金线兰抗旱性较差,故研究金线兰组培苗抗旱生理生化机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探讨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旨在为开发利用金线兰资源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金线兰组培苗取自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培室。
1.2方法
选取生长一致的组培苗,用无菌水将幼苗根部冲洗干净,用无菌滤纸把组培苗表面的水分吸干,将组培苗放入MS营养液中适应性培养3 d,移入10%、20%、30%、40%等4个不同浓度的PEG 6000溶液中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培养温度为(23±2) ℃,每天光照 12 h,光照度为3 000 lx。
1.3数据测定
1.3.1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测定分别取各处理的健康叶,称其鲜质量(mf),浸入蒸馏水中 12 h取出,吸干表面水分,称饱和鲜质量(mt),置烘箱 105 ℃下杀青5 min,70 ℃下烘至恒重,称干质量(md)[4]。叶片相对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RWC=(mf-md)/(mt-md)×100%。(1)
1.3.2相对电导率测定采用电导仪法[5],将处理后的叶片剪成长约0.5 cm的小段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放入真空干燥器里抽气0.5 h,静置10 min后测定溶液电导率S1,然后放入100 ℃沸水浴中15 min,冷却10 min后测溶液电导率S2,同时测定蒸馏水电导率S0。相对电导率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电导率=(S1-S0)/(S2-S0)×100%。(2)
1.3.3叶绿素总含量测定采用混合液法[6]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将叶片剪成长1 mm左右的小条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置于暗处直到叶片变白,取出浸提液置于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对照,计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3.4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7]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称取待测样品 0.20 g置于试管中,加入3%磺基水杨酸溶液5 mL,沸水浴10 min,过滤液即为脯氨酸提取液。吸取2 mL提取液加入干净试管中,每管加2.5%酸性茚三酮2 mL,沸水浴40 min,再加入4 mL甲苯,萃取 30 min,上层液于520 nm下比色,以脯氨酸为标准溶液。
1.3.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8],准确称取0.50 g待测样品,加入预冷的5 mL酶提取液(50 mmol/L 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内含0.1 mmol/L EDTA,0.3%TritonX-100,4%PVP),冰浴充分研磨,在冰冻离心机上以12 000 r/min冷冻离心20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取各处理的粗酶液0.1 mL,加0.9 mL蒸馏水稀释(对照为1 mL蒸馏水),分别加入5 mL 100 μg/L考马斯亮蓝溶液,混匀,静置2 min后,于595 nm波长下比色,标准蛋白质为牛血清蛋白。
2结果与分析
2.1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水分胁迫下,各处理下金线兰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4个处理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在胁迫后5 d达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加。10%PEG与20%PEG处理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曲线几乎重合。
2.2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膜透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各处理下叶片
膜透性逐渐加强,5 d时同时达到最大值,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40%PEG>30%PEG>20%PEG>10%PEG,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叶片膜透性逐渐增加。
2.3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金线兰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开始的前2 d急剧减少,胁迫后1 d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到初始叶绿素含量的17%、27%、25%、24%,随后趋于稳定,表明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体含量较易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
2.4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水分胁迫下,金线兰叶片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处理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各处理均在胁迫后4 d达到最大值,但各处理的峰值大小有所不同。
2.5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不同处理下,金线兰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复水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
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金线兰适应水分胁迫的机制逐渐发挥作用。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膜透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金线兰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在水分胁迫下极易分解,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有可能是金线兰抗旱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光,龚宁,余霜. 金线兰根状茎试管苗丛生芽高效增殖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52-53.
[3]林海,郝慧敏. 金线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568-2570.
[4]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5-109.
[5]赵晓萌,刘悦萍,曾召海,等. 荒漠植物骆驼蓬的提取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266-267.
[6]赵世杰.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5-57.
[7]张殿忠,汪沛洪,赵会贤.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4):62-65.
[8]许晓岗,王俊,童丽丽,等. 垂丝海棠插穗生根与可溶性蛋白和激素变化的关系[J]. 北方园艺,2008(1):107-111.
摘要: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膜透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有可能是金线兰抗旱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水分胁迫;金线兰;组培苗
中图分类号:S682.310.1;Q945.7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24-02
收稿日期:2013-11-09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GZCYTX-02);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黔教合KY字[2013]148)。
作者简介:李光(1980—),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学研究。Tel:(0853)2214341;E-mail:lg20029@126.com。
通信作者:龚宁,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E-mail:gongning2007@126.com。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天敌,干旱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后续影响大。金线兰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多生长在温凉、湿润、多雾的亚热带阔叶林中,由于其对生境要求较为苛刻,加之种子难繁育,资源濒于枯竭[1]。目前关于金线兰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较多[2-3],但是有关金线兰组培苗生理生化的研究较少,金线兰抗旱性较差,故研究金线兰组培苗抗旱生理生化机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探讨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旨在为开发利用金线兰资源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金线兰组培苗取自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培室。
1.2方法
选取生长一致的组培苗,用无菌水将幼苗根部冲洗干净,用无菌滤纸把组培苗表面的水分吸干,将组培苗放入MS营养液中适应性培养3 d,移入10%、20%、30%、40%等4个不同浓度的PEG 6000溶液中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培养温度为(23±2) ℃,每天光照 12 h,光照度为3 000 lx。
1.3数据测定
1.3.1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测定分别取各处理的健康叶,称其鲜质量(mf),浸入蒸馏水中 12 h取出,吸干表面水分,称饱和鲜质量(mt),置烘箱 105 ℃下杀青5 min,70 ℃下烘至恒重,称干质量(md)[4]。叶片相对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RWC=(mf-md)/(mt-md)×100%。(1)
1.3.2相对电导率测定采用电导仪法[5],将处理后的叶片剪成长约0.5 cm的小段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放入真空干燥器里抽气0.5 h,静置10 min后测定溶液电导率S1,然后放入100 ℃沸水浴中15 min,冷却10 min后测溶液电导率S2,同时测定蒸馏水电导率S0。相对电导率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电导率=(S1-S0)/(S2-S0)×100%。(2)
1.3.3叶绿素总含量测定采用混合液法[6]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将叶片剪成长1 mm左右的小条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置于暗处直到叶片变白,取出浸提液置于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对照,计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3.4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7]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称取待测样品 0.20 g置于试管中,加入3%磺基水杨酸溶液5 mL,沸水浴10 min,过滤液即为脯氨酸提取液。吸取2 mL提取液加入干净试管中,每管加2.5%酸性茚三酮2 mL,沸水浴40 min,再加入4 mL甲苯,萃取 30 min,上层液于520 nm下比色,以脯氨酸为标准溶液。
1.3.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8],准确称取0.50 g待测样品,加入预冷的5 mL酶提取液(50 mmol/L 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内含0.1 mmol/L EDTA,0.3%TritonX-100,4%PVP),冰浴充分研磨,在冰冻离心机上以12 000 r/min冷冻离心20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取各处理的粗酶液0.1 mL,加0.9 mL蒸馏水稀释(对照为1 mL蒸馏水),分别加入5 mL 100 μg/L考马斯亮蓝溶液,混匀,静置2 min后,于595 nm波长下比色,标准蛋白质为牛血清蛋白。
2结果与分析
2.1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水分胁迫下,各处理下金线兰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4个处理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在胁迫后5 d达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加。10%PEG与20%PEG处理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曲线几乎重合。
2.2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膜透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各处理下叶片
膜透性逐渐加强,5 d时同时达到最大值,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40%PEG>30%PEG>20%PEG>10%PEG,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叶片膜透性逐渐增加。
2.3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金线兰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开始的前2 d急剧减少,胁迫后1 d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到初始叶绿素含量的17%、27%、25%、24%,随后趋于稳定,表明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体含量较易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
2.4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水分胁迫下,金线兰叶片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处理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各处理均在胁迫后4 d达到最大值,但各处理的峰值大小有所不同。
2.5水分胁迫对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不同处理下,金线兰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复水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
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金线兰适应水分胁迫的机制逐渐发挥作用。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水分胁迫下,金线兰根状茎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膜透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金线兰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在水分胁迫下极易分解,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有可能是金线兰抗旱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光,龚宁,余霜. 金线兰根状茎试管苗丛生芽高效增殖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52-53.
[3]林海,郝慧敏. 金线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568-2570.
[4]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5-109.
[5]赵晓萌,刘悦萍,曾召海,等. 荒漠植物骆驼蓬的提取物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266-267.
[6]赵世杰.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5-57.
[7]张殿忠,汪沛洪,赵会贤.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4):62-65.
[8]许晓岗,王俊,童丽丽,等. 垂丝海棠插穗生根与可溶性蛋白和激素变化的关系[J]. 北方园艺,2008(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