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公用健身设施利用
2014-11-22罗卫君
罗卫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1-000-01
摘 要 城市公用健身设施利用存在不同的差别,本文就大部分城市公用健身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设施利用率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城市公用健身设施利用率和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 公用 健身设施 利用
一、城市公用健身设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有健身场馆通常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现有的体育健身场馆大多都是为了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而专门建造的,而这其中又以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为主,这一批大型国有体育健身场馆的赛后利用成为了一大难题。首先,这些场馆在建造时都需严格按照赛事国际竞赛标准修建,致使场馆的赛后改造、修缮及多功能化问题常常被忽视,这就使得大量场馆华而不实,只适合专业竞赛与观赛,功能单一,难以实现多用途;其次,群众普及率高的单项运动;再次,大型的场馆数量居多,小型体育场馆、建设中心短缺,这就造成了国有场馆运用及维护成本高,居民并不愿意支付较高的使用费,导致此类设施效益低下,常需要通过举行文艺演出进行弥补,开放能力有限。
(二)学校体育健身设施虽然逐步向公众开放,但积极性显然不高
各级政府长期以来推出了很多政策、措施来促成学校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主要出于学校普遍对开发校内资源可能造成的风险的顾虑。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健身设施封闭管理
与学校十分类似,机关、企事业单位由于其主体性质的特殊性,常常将自由健身场地设施封闭起来,只供内部人员使用,宁愿闲置也不愿意对外开放,实际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四)公用健身场地质量与功能常有缺陷,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公用健身设施的质量及服务的水平常常不尽人意。一方面,公用健身建设场地设施本来就安排较少,见缝插针现象较为普遍,且在设备安装上缺乏科学规划,功能简单,往往不能有效达到健身效果,同时又一大批设施缺少维护与修理,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大多数社区并不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设施进行管理维护,也不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使用指导,设施形同虚设。同时,公用健身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也较为严重,部分公用健身设施被挪作商业化经营,市民无法享受平价服务。
二、制约设施利用率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设施规划建设存在盲区,缺乏长远考虑
要使公用健身设施项目的建设既符合人民的要求与愿望,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财力相适应,这就需要政府从长计议、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稳妥实施。显然,在城市公用健身设施建设中,健身设施在建设时,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市场实际使用能力和需求基础制定规划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场馆今后的多功能化、民用化等问题,这就造成场地在建成以后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参与健身建设的实际需求。
(二)宣传力度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低
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缺乏公共服务诉求意识,普遍对公用健身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及服务手段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一定误区。主观上认为公用健身设施需要支付大量费用,不愿意尝试,这种种误区都是公用健身设施的社会认知度不充分的体现,因此,宣传意识不强烈、宣传力度不到位也是制约公用健身设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管理经营人才,运行主体效率不高
目前,公用健身设施的在管理运营的过程中大多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行人才,这导致公用健身设施的使用与维护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同时,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行主体以公共部门为主,尤其事业单位占据更大比例一方面,虽然事业单位拥有人员、资源及经验优势,但固有的体制因素使得运营主体自身活力未能充分释放,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缺乏多元化运行主体将无法在市场中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这更使得设施运行效率低下。
三、提高公用健身设施利用率的方法
(一)适当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与完善,合理规划设计在建项目
对于现有的大中型健身场馆来说,应当加以改造与完善,使之既能达到举办国际比赛的标准又能通过分割与组合来满足市民使用的需求,更具实用性。而今后的公用健身设施建设必须以具有全民健身功能的体育中心、单项运动体育馆、社区俱乐部场所等为重点,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进一步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促成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学校的健身设施向大众开放。
(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
提高政府公共投入利用效率,对公用健身设施运营单位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体制,通过服务定价、政府购买、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方式完善公用健身设施运营投入回报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促成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体育健身设施的开放与利用。
(三)丰富公用健身设施运行主体,引进专业人才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公用健身设施的管理与运营中去。可以适当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行“用人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的创新制度。打造一支具备良好技能水平的公用健身设施管理人才队伍,对运行主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支持与引导。健全管理维护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形成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宋言奇,马桂萍.社区的本质:由场所到场域—有感于梅尔霍夫的《社区设计》[J].城市问题.2007(12):64-67.
[2] 胡效芳.体育场馆的社区影响作用——一个计量模型的建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