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2014-11-22吕拥军
吕拥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1-000-01
摘 要 近几年来,亚健康状态有明显低龄化趋势,特别在大学生这个特殊人群中表现较为普遍、突出。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和成因,能有效降低亚健康人群比例,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亚健康 影响因素 分析
大学校园是培养和造就大批专业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亚健康已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近年来,高校学生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学生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概述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又叫“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指机体在内外环境各种不良因素刺激下引起生理、心理变化,但又没有到达疾病的状态,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它是一个“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二、意义
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和成因,能有效降低亚健康人群比例,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了解现今普通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寻求针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普遍情况制定响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案,旨在为预防、消除亚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分析
(一)成因分析
1.特定的社会环境导致的心理亚健康。当今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人与人之间竞争压力巨大、过大的就业压力和复杂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迫使人们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残酷的社会竞争。在这种高压、高工作量的生活环境下,大学生精神压力愈来愈大,身心都处于超负荷工作是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最主要原因。
2.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的缺乏所致的亚健康。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发展阶段,但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缺少自控能力、生活节奏无规律,体育锻炼主动性又不强。
3.饮食起居无规律所致的亚健康。很多大学生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无论男生或者女生都有存在相当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吸烟、过度饮酒、沉迷网络游戏、睡眠不足等因素,尤其是睡眠不足,更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
4.思想亚健康状态。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形成的阶段。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上各种“拼爹”、“炫富”和其他攀比的心理无时不刻不左右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容易随波逐流,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造成思想的“亚健康”。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心理因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应激、情绪激惹、行为异常造成的,同时个性特征、人格缺陷、性格怪癖也有密切关系。它们是互为因果、互相作用、辩证发展的关系。
2.社会因素.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学习负担过重、生活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上下级或同事之间关系紧张、遭遇生活事件负担过重、机械化公式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3.环境因素.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高楼大厦群的崛起,以及气候的改变,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各种污染日益严重,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人体的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进而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导致各种疾病。
(三)解决亚健康的对策
1.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不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和对健康含义的认识。当前大学教育上,学校过分注重学业特别是专业技术的学习,严重缺乏对身体健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对健康的内涵理解片面,没有充分意识到个人健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注重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一方面要加强饮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营养配餐,因此学校在食堂饭菜方面更应多投入人力物力,为学生身体健康谋福利,满足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营养需求。
3.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手段。体育锻炼既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心理活动,有经常体育锻炼习惯的人,除了身体状况比普通人良好之外,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往往也更强。体育活动是帮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走向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4.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信息万变的时代,人们生活的环境无不充满着各种压力,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过快,因此容易产生疲劳,尤其脑力劳动过大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生活作息只有按照人体生物钟运转的规律,按时进食,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相对稳定,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注重劳逸结合,才能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将身体功能发挥最大效应,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育学.21世纪新概念——亚健康[M].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2006.6.
[2] 孙海娅.大学生现状的干预对策[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80.
[3] 杨豪.亚健康状况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3):247-249.
[4] 赵瑞芹.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8(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