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车载产品原理与维护》课程设计及应用
2014-11-21刘宁
刘宁
《车载产品原理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任务的真实性、整体性的理解,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学习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车载产品课程设计
一、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
二、《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傳统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与生产、科研、职业技术脱节。目前,项目教学法恰恰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项目教学法通过由教师设置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实际操作训练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兼顾生产性经验和学习性经验的获得,这正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项目教学法根据工作实践中真实任务设计所形成的项目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任务的真实性、整体性的理解,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学习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本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协助、协调和监督的作用。(2)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资源并以实践为中心。我院一直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几年更是加大建设的力度,授课环境不断完善,建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室,车载产品原理与维护实验实训室,配备了教学所需的各种车载电子产品及维修工具,而且随着车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实验实训室也不断引进新的产品。这样在授课时就能够将学生实践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方法,从做中学。(3)针对课程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①项目课程,本门课程由三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纵向上三个项目之间按照并列式的逻辑关系安排任务。横向上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4)以项目完成的综合情况为评价的角度的原则,在评价时,不仅要看项目成果,还要从对学习、研究、实践等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发展情况进行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简介
《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也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车载产品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本门课程介绍了方便在汽车运动中使用的电子产品,如车载MP3、MP4、GPS、车载DVD、车载电脑、车载电视等及相关产品的维护。
(二)教学内容设计
本门课程设计了5个项目。项目一:车载收音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二:车载CD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三:车载DVD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四:车载导航仪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五:倒车雷达与倒车影像。5个项目涵盖了课程主要的知识点,授课时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掌握车载产品的内部结构及维修方法,当课程各知识点讲完时,项目设计也相应完成。
(三)教学目标设计
本门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车载常用电子产品的组成和基本原理;(2)技能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常见维修方法,使其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3)情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团队意识,注重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取舍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根据项目内容和目标设计项目任务书并下发给各项目小组。项目任务书包括组号、成员、项目名称、学习目标等内容。车载收音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学习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掌握电烙铁、热风枪的使用方法;掌握调幅/调频立体声收音集成电路;掌握放音电路;掌握快进/快倒静噪电路;掌握音量调节电路;掌握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资料搜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合作力与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及自我表达力;培养职业素养;协调能力。
2.项目小组接受任务后组织讨论分工。分工时按照真实岗位规范划分任务和工位,使得本课程授课内容和社会用工单位接轨,真正培养一批符合需要的技术工作人员。
3.项目小组成员学习、搜集、整理项目知识和相关信息。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到图书馆、上网等渠道学习、搜集与本项目有关的知识点。
4.项目小组接受指导教师对相关知识点的辅导后设计制订实施计划。
5.按照实施计划实施该项目。项目一中,是对调幅/调频立体声收音集成电路;放音电路;快进/快倒静噪电路;音量调节电路;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这五部分电路进行分别的拆装,了解各部分电路组成及原理后,进行小组之间相互设置故障,然后进行维修。实施过程中教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学。
6.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总结并展示相应成果。
7.师生评价交流,提升项目开发制作的能力与水平。填写项目完成评价表,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及组间成员互评。这种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对该项技能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