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评价观下的高校学生评价改革

2014-11-21王润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校学生智能

王润华

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就是多元智能评价。它的核心观点是注重培养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单是笔试考试的能力。

高校学生多元智能评价全面发展改革

一、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他从研究脑部受创的病人中发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此理论。多元智能评价观从促进人的全面智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主要只重视多种形式的书面考试,注重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各种评价方法提出了挑战。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太过狭窄,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人的智力还应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可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倡议素质教育,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侧重开发人的智慧潜力,它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态度,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地发展。而加德纳的多元化理论十分切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容,对我国高校学生评价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多元智能的评价观对高校学生评价改革的影响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成为促进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对学校教育传统的评价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之重要的作用。学生评价作为高校教育评价实践的重要部分,在过去太注重于书面考试的评价了。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条例上不够重视,客观上弱化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目的的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偏离。学生评价中还应注意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对学生服的评价引起的影响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修正提高、自我检查、明确目标、鉴别选拔等等功能,而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够对学生发展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可以为学生确立明确的个性化发展目标,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有实质性的意义,现代教育评价观把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并始终贯穿于高校学生的评价工作。

高校还应重视学生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要更加关心留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认知领域的智能和情绪智力等等各方面的发展。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高校学生评价内容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考核的条例和规则过于死板和原则化,没有一目了然地把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表现形式、发展要求、层级水平等方面在考核条例中表现出来。学生也没有在互评、自评等方式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优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在现阶段的高校学生评价中,大部分的高校都比较侧重于学生笔试考试的成绩,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学科专业的成绩上。注重学科专业成绩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也十分之重要;如果只侧重于学生书面上的考核的话,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就会难以摆脱传统评价观的影响,从而阻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高校更应注重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好好改善高校学生评价中侧重于笔试成绩和学科专业成绩等问题。

高校更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不仅要培养能力、坚持传授知识,提高素质教育,还要加重力道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培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具有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高校还要重视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这一种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之重要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当中才能够领会到自己的强弱势,才能有效地改进出现问题的地方。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高校在评价工作上还存在着过分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轻视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手段方式过于简单,评价效果没有明显作用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更加应该要重视运用情感、价值观、态度和從综合性和实践性等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三、多元评价观的发展

伴随着世界教育评价观的发展,它的发展趋势有着明显的特征:第一,是他的评价过程,由封闭转为开放;第二,是评价内容,由片面转为全面。第三,是评价功能,由单一转为多样,价值观念也由一元转为多元;第四,是评价手段,由定量转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由推崇各种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发展到提倡观察、交谈等定性分析,再进一步发展到广泛收集信息,进行解析论证,作出价值判断。多元智能评价观对当今高校评价的理念、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内容的改进均有十分之深远的启示作用;这种观点以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潜能为重点,经过客观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多元智能的评价观,不仅仅能够促进高校对智能本质的认识,也对高校教育传统的评价实践和评价理论产生重要的作用,使它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如今,高校建设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的评价内容,运用综合测评、多元评估和定性定量化相统一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把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应用于高校学生的评价之中,准确把握好书面笔试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和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9.

[3]陈献.多元智能评价下的高校学生评价改革[J].闽江学院学报,2008,(4).

[4]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5[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5-2006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7]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素质综合考评方法[Z].2001.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高校学生智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