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导”作用的探析
2014-11-21李超许矛姚彬
李超 许矛 姚彬
加强研究生导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导师通过专业学习、道德规范、思想形态、人生规划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导师研究生思想政治
一、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导”作用的意义及地位
1.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导师首先应成为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创造性学习的指导者和传递者。导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知识积累渊博,对学科前沿有着一定的敏感性,在研究生整个科研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对其学术培养进行具体的规划。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业进步,还要帮助研究生明白专业特点及发展前景,主动掌握知识技能,独立创新地完成科研任务。
2.人生规划的领航者
研究生长期处于学生阶段,社会经验匮乏,面对家庭、科研和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迷茫和困惑,失去人生的前进方向。研究生导师有着和他们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在以往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过困难和迷茫,有着丰厚的经验,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引领帮助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3.道德规范的辅导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研究生接受的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教育,应该具有更高的社会道德和学术道德。良好的道德规范不仅仅来自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导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道德氛围熏陶。研究生导师一般情况下都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德艺双馨,在对研究生进行学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其道德意识的规范及辅导,对整个课题组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思想形态的引领者
大多数研究生处于青年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对成熟,但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尚且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理智。研究生导师则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国家的政策方针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较为正确的把准方向,对研究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形态引领,有助于研究生思想认识体系的形成。
二、当前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1.重学术发展,轻素质培养
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以学术业务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侧重于专业理论水平,把主要精力都着眼于课题的进展、实验操作、学术水平的层次上,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容易不同程度的忽视研究生中存在着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队协作意识差、诚信品德缺失、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等问题,忽视了对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个别导师没有从事过学生工作的经验,对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不闻不问,执行力参差不齐。
2.重理论说教,轻言传身教
研究生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建立一般都是从与自己最为熟悉的导师的学习与交流而来,导师的成功的奋斗者的形象受到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德高为范”,导师的精神品质通过日常的教学、科研指导和合作对研究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目前,个别的研究生导师仍然依靠单纯的理论说教,忽略了在科研活动和指导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引导和建设性的影响,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重集体辅导,轻个性指导
伴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导师与研究生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调,个别学术能力强的导师一个人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而导师还要承担自身的科研任务与业务压力,导致很多研究生导师没有这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带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只能将研究生集中起来一起简单的辅导,
4.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
现在很多学生考研目的过于功利,不是逃避就业压力,就是想以此为“跳板”找到更高层次的工作。对于部分导师而言,在与繁重的科研、上课任务,甚至是承担行政工作相比,培养研究生也成为了最轻松的任务。在目前研究生低进低出的情况下,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转变为在学业上能够顺利完成毕业,对研究生的日后发展关心不够,“作坊式批量生产”成了研究生培养的主渠道。
三、加强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导”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基础
研究生党支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和战斗堡垒。研究生导师中党员比例较高,他们政治素养高、专业知识扎实、治学态度严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应充分加强组织建设,将研究生导师聘为党支部指导老师,适度邀请导师参加支部活动,积极征求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双向促进,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完善制度建设,把牢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方向
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用明确的条款制度界定和考量导师的行为和职责履行情况,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纳入导师业绩考核范围。在对导师科研水平考察的同时,对其教育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进行严格的考评,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整体素质。增强导师对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把牢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方向,导师对研究生总体负责,思想政治专职工作人员协助,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全面培养。
3.采取多种举措,调动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激情
积极探索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结合实际,为导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给导师自我成长和掌握方法的机会。树立一批学高身正、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典型,进一步强化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氛围,激发研究生导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积极性,使研究生导师在学习上给予指导的同时,在思想上引导研究生全面成长,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4.开展理论学习,强化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能力
随着我国导师负责制的深入进行,大部分导师能够做到教书育人,但仍有很导师特别是农、工专业的导师,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这些导师也是在和研究生一起共同成长的,导师也需要有专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学习,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了解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开展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通过开展精简短的专题培训,加强导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强化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相宇.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3):326.
[2]罗广.研究生德育中导师的作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1-26.
[3]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2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