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国画家笔下的巨舰沉没
2014-11-21撰文老崴子
撰文/老崴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发生过多场闻名遐迩的海战,其中最著名的海战之一就是“俾斯麦”号与“胡德”号遭遇战。当时的一位亲历者,“俾斯麦”号上的参谋施密茨中尉,是纳粹海军中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和画家,他为自己撰写的战斗记录精心绘制了3幅激战的画作,再现了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与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英国的“胡德”号之间的殊死搏斗。
施密茨中尉第一次看见“胡德”号是在1937年,当时“胡德”号停靠在马耳他,舰上悬挂着国际管控委员会的旗帜,舰尾镶嵌着巨大的镀金字体“胡德”号,舰艏还有一些涂成蓝色的图案。与“胡德”号相比起来,停靠在旁边的货轮和渔船变得非常渺小,“坎贝尔”号和“道格拉斯”号驱逐舰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当时在同一海港内停靠的唯一一艘德国船只是不莱梅级“史特臣”号邮轮。
1941年5月23日,“俾斯麦”号正驶向大西洋,并命令驱逐舰调头返航。施密茨中尉站在“俾斯麦”号的司令塔上为“俾斯麦”号画了一幅水彩画: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俾斯麦”号舰艏劈开灰绿色的海水,海水清澈,洁净透明,编队舰艇的涂装为统一的灰色。
当天下午17点15分,“俾斯麦”号后方出现一道烟柱,紧接着,第二道烟柱也冒了起来,瞭望兵发现第一道烟柱属于一艘伦敦级巡洋舰。傍晚19点,“俾斯麦”号向对方进行了3次试探性齐射,远处的烟柱暂时消失了,但两舰之间继续保持接触。夜幕降临,双方都很担心夜间战况,因为夜晚的海况复杂又恶劣,当夜晚并没有发生大的战况。
5月24日凌晨4点45分,“俾斯麦”号突然警报大作!英国战列舰出现在294度,距离258密位。4点50分,目标数据已经靠近170度,密位233。刚开始,施密茨还只能在地平线上看见模模糊糊的一团烟雾,后来才看清楚是桅杆,还有烟囱,先是一根,然后是两根,还有庞大的艏楼,舰上的领航员初步判断说:“是‘巴勒姆’号。”起初,施密茨也是这么认为。4点52分,战斗准备开始!4点54分,双方舰长命令士兵们自由开火。4点55分,“胡德”号开炮了,炮弹在“俾斯麦”号周围落下,激起巨大的白色水柱,德军士兵才异口同声地惊叹道:“很明显,这不是15英寸的炮弹!”又是三阵齐射,炮弹呼啸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弹道一次比一次高,终于有人怀疑地说道:“是‘威尔士亲王’号?还是‘胡德’号?还是两舰齐射?”施密茨马上询问在测距仪边上忙活的士兵,因为他们肯定比船舱里的他们看得更加清楚。
忽然,随着一声干脆的炮响,远方火光一闪。“俾斯麦”号开炮了!对方的英舰被击中,大概是打中了水上飞机的机库,一时间,大海也被笼罩在黑烟之下。然后,一号目标舰——“胡德”号又被打中了一排炮弹,这次可算是致命一击,施密茨回忆说:“当时只觉得士兵们全都屏住了呼吸,甚至只能听见海浪拍打舰艏的声音,但转眼之间,对方传来了一阵闷雷般的巨响,烈焰冲天而起,‘胡德’号爆炸了!”
“密位170”,这是火控官下达的最后数据,“胡德”号被重重烟幕裹挟着奇异火光久久不散,施密茨抓起身边的望远镜想看个究竟,却看不出个所以然。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烟幕中央地狱般的烈火所吸引,这是戏剧性而又血腥的一幕,他的心灵深受震撼。“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雄浑的轮廓在浓重的烟雾中时隐时现,烟雾夹杂着点点火星盘旋而上。烟雾的颜色并不是常见的深棕色或是硫磺色,而是一种可怕的亮灰色。这种可怕的灰色深深印在在场的每一个人眼里,成为了他们脑海中一种永恒的回忆。施密茨在之后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这一幕,‘胡德’这艘巨舰在短短几分钟内覆灭了,而我却觉得这个场景如噩梦般漫长,在震耳欲聋的炮击间隙,我能听见远方传来的阵阵爆炸声,有如滚滚闷雷。”
未等“胡德”号完全沉没,“俾斯麦”号又瞄准了第二号目标,炮弹接二连三命中了“威尔士亲王”号,蓝黑色的烟雾中闪现出耀眼的火光。英国海军一边狂喊,一边奋力反击,但已徒劳无功。不久,“俾斯麦”号向德国总部发出电报,报告战果:“第一敌舰爆炸沉没,第二敌舰起火。”4点57分,“俾斯麦”号的主炮首次齐射。4点58分,炮弹正中“胡德”号舰身。5点2分,“胡德”号舰身发生剧烈爆炸,整体沉没。5点9分,双方战争宣布停火。
战斗刚刚结束,硝烟还在弥散,施密茨中尉就已经完成画作,并把他的3幅临场水彩画送到“欧根亲王”号舰长面前,舰长从始至终目睹的战斗过程与“胡德”号的悲惨结局,当看到表现“胡德”号爆炸的那副画时,不禁感叹道:“画得太像了!这幅画忠实再现了‘俾斯麦’号主炮齐射的情景:上一次齐射的硝烟和火光还未散去,第一批炮弹已经出膛。炮弹落点处掀起冲天水柱,即使相距遥远也能看到……一艘英王乔治级战列舰从正在下沉的‘胡德’号前方驶过,我注意到‘胡德’号的舰艏部分被抬离水面,指向空中,这一景象真是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