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高地的现实关切与诗性表达
2014-11-20唐欣
唐欣
政治题材写作近年来一直兴盛不衰,以正面描写政治权力生态和揭露腐败现象为特点的一批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当代文坛突出而重要的文学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学界对这一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一直存有多种命名方式,如“反腐小说”“官场小说”“主旋律小说”“反贪小说”等等。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此类题材的重视与研究的深入,超越单一视角,取而代之以“新政治小说”等更广义的称谓来涵盖此类创作逐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这一命名方式承续了晚清以降梁启超等人所开启的政治小说传统,使得以陆天明、周梅森等为代表的当下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努力在文学史的脉络中定位愈加清晰,并在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中呈现出新的特质。陆天明以其对政治题材领域的热切关注与倾心书写而成果丰硕,《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长篇小说屡获读者青睐与主流认可,相应被改编成电视剧后社会反响亦然强烈,并斩获了多项国家级大奖。然而,较之于作家的不懈创作与鸿篇巨制,学理性的评论却有待深入,因此,有必要对陆天明的新政治小说予以重新发掘与理论阐释。
陆天明的长篇小说《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以及《高纬度战栗》,被誉为“反腐四部曲”,具有雄浑大气的美学特质与气贯长虹的史诗品格,并以英雄叙事为显著特点。英雄叙事是作家启蒙主义情结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仅指涉着英雄人物的塑造,更由小说字里行间所充溢的浩然正气与敏锐犀利所体现。
首先,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陆天明的新政治小说着力塑造了一群九死不悔、敢于担当的脊梁式英雄人物,如《苍天在上》中的黄江北、郑彦章,《大雪无痕》中的方雨林、廖红宇,《省委书记》中的贡开宸、马扬,《高纬度战栗》中的劳东林、邵长水等。这些英雄形象品格高尚,血肉丰满,是卡里斯玛式的典型人物。他们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以其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忠诚、对光辉事业的不倦追求而产生了惊人的征服能力,居高不下的同名电视剧之收视率正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的的确确还活着另一种人,他们活着努力着牺牲着付出着。他们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他们是一群有信念的人……他们中的一个,就叫黄江北,我写了他。说心里话,我是为了他,才写的这部《苍天在上》。”此类英雄人物往往于危难中崛起,披荆斩棘,成功化解现实难题,对权力体系与人心秩序予以重新整合,从而抚慰读者的紧张焦灼心理。《苍天在上》中,黄江北是在章台市女市长因受贿案而突然死亡之际被任命为代理市长的,还未上任,等待他的便是市公安局局长也不明死亡、市里唯一的中外合资企业万方公司已濒临绝境、林中县窑上镇中学教师为被拖欠的工资集体罢课、梨树沟小学校舍亟待修缮等问题;《大雪无痕》一开始,发生了在省市领导的小型聚会上市委秘书被杀案,且又与大型国企东方钢铁公司的股票案相关涉,市刑侦支队副队长方雨林主动选择这一万众瞩目却又因涉及权力层内部而异常敏感的重大案件,并为其侦破工作几上几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省委书记》中,“国宝级”的特大型国企——大山子冶金总公司在国家三年内已投入二十多亿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马扬临危受命,以四个一把手的身份去全面主持大山子的工作。在这些英雄人物勇挑重担之前,对其未来仕途的艰险都有深刻认知,但哪怕是荆棘丛生也要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崇高的精神追求与创造历史的自觉性是其动力所在。当黄江北获悉被任命代理市长时,尽管前方荆棘密布,他仍然难以抗拒涌动的兴奋与激情:“这是一种召唤。我对这种召唤,不能无动于衷。我做不到。它对我的确有巨大的吸引力,巨大的诱惑,无法抗拒的诱惑。是一种生命力的诱惑,生命的张扬。”这种灵魂深处的召唤,本身便是一种强大的精神信念的体现,更是一种创造历史的责任感使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在《省委书记》中同样有着崇高抱负的马扬最初以为自己的“条陈”触怒了高层而不得不调走时的失落:“总要改变一点什么吧?!总要付出一点什么吧?!”这种自我期许显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时的无奈与不甘。而当他被派往三十万人的大山子时,深感这是实现抱负的契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些英雄人物形象屹立于历史的舞台上,辐射出巨大的革命性力量,从而赋予生活方式与态度以崭新的取向,使权力从失序的状态中得以拯救,并对中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予以修复与整合。人物形象的英雄特质可以说也折射了作家陆天明的精神追求——一种“九死未悔的郑重”,一种“无法用轻松如意、用俯拾随心、用舒缓从容、用举重若轻、用四两拨千斤的一套美学范畴或评文命题来谈论”的史诗情怀。
其次,权力叙事与道德考问。“权力”能够赋予其拥有者以“实现某种结果的能力”,既能使人崇高亦能令人腐败。对于政治家而言,“‘权力本能属于他的正常品质”,“他的工作,离不开追求权力这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正如陆天明新政治小说中的这些英雄人物一样,只有“权力”才能够赋予其实践信念与履行责任的能力。《苍天在上》中,当黄江北英雄末路而劝助手夏志远勇挑重担时这样说道:“我知道你和许多人不愿让官场的杂事缠住自己,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缺了好官、清官,还是不行啊。”而黄江北则早已形成了自己对于权力的体认:“我确实想当一个市长。”“他的确是痛感自己人到了章台,却又未能真正把住章台‘启动器制动阀的开关大权,处处事事受掣肘而往往一事无成。奈何它碧落皇天夕阳景。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章台一役必须取胜……必须进常委,必须摘掉头上这顶‘代理帽。只能这样,要么就别干!”然而对他来说,成也权力,败也权力。正是权力使他能够上台为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又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才使其铤而走险启用劣质煞车管。正如韦伯所深刻指出的,“获得‘善的结果,是同一个人付出代价的决心联系在一起的——他为此不得不采用道德上令人怀疑的,或至少是有风险的手段,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甚至是极可能出现的罪恶的副效应”。对于黄江北而言,这种副效应最终是以鲜血为代价,同时也使其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其实这也正是权力对人性异化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出身的黄江北、马扬而言,他们仍都带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而“中国的读书人,无有不乐于从政的。做官便譬如他的宗教。因为做官可以造福人群,可以发展他的抱负与理想,只有做官,最可造福人群”。传统文人的精神期待仍然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产生共鸣,也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权力崇拜思想带给现代人的精神禁锢。endprint
再次,发人深省的“无功无过”者。英雄人物之外,除了有《苍天在上》中的田副省长、《大雪无痕》中的顾副书记、《省委书记》中的宋副书记等腐败形象,更有《苍天在上》中的林成森书记这一类的无功亦无过的人物形象颇为值得反思。此类形象类似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圆滑世故,但又不尽相同。刘世吾在大是大非面前并不糊涂,而作为市委书记大权在握的林成森却在一些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的问题上,在一些重大案件的侦破中,瞒天过海,得过且过。他阻挠反贪局长郑彦章的正常调查取证,甚至还因其不听话而将其免职;他指挥警察破坏案发现场,甚至无视法律随意给案件定性;他还阻挠黄江北对大案的过问,甚至在黄江北派人修缮梨树沟小学校舍这样的小问题上横加干涉……而这一切只因“可能还牵扯到一些很有来头的大人物”!只因他“害怕”!面对充满奋斗激情的黄江北,他总是想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之进行所谓的“爱护”,就是在其种种所谓的“爱护”与阻挠下,黄江北束手束脚,难以施展才干,最后才为了获取更稳固的权力铤而走险。其实在以政治为业的人中,向来有这样两种人——“一是‘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生存”。前者是以服务于一项“事业”而使生命具有意义,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在经济层面“靠”礅治吃饭。显然,黄江北属于前者,而林成森则属于后者,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总是无法在一些决策问题上达成共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只顾自己权位而无视国家利益的人甚至比真正的贪污腐败者更为可怕,他们不会授人以柄,但会像白蚁一样不知不觉却又异常惊人地咬噬党的基业,而最终可能还会深感自己的无辜。《省委书记》中,马扬也曾为身边所遭遇到的此类人物而倍感苦恼。然而历史的进程决非个人意志的体现,正如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中的著名论断:“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也就是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往往不是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许多人的意志合力形成了历史事实。那么,正是因为有着像林成森这样的掣肘性力量的存在,黄江北一样的英雄才会徒有个体奋斗的激情,深感囹圄之陷而无力自拔,才会留下英雄末路的悲壮。
陆天明在写作《苍天在上》时六易其稿,且每一稿都是抛开原稿由第一行第一个字从头写起,从而以六部书的努力写就一部《苍天在上》。难怪有评论者会说:“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信仰者。”笔下主人公的强悍、奋争与热情,分明就是作家陆天明本人独特精神气质的写照。“他完全相信真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文学的力量、语言文字的力量。他愿意摆脱一切世俗利益的困扰。为了信念,他会产生一种论辩的热情,他无法见风使舵也无法轻易地唯唯诺诺迎合别人。他可能见人之未见却又不见常人之能见。他的几近乎‘呆的劲儿与特有的聪明使我想起年轻时候,例如五十年代的自己。”王蒙把陆天明比作1950年代因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而获罪的自己,是对其共有的理想主义精神的反思与肯定。而我们当下文坛所缺少的,也正是这种久违了的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呆子”精神与九死不悔的信念与勇气。因此,同样书写政治生态,我们在陆天明的笔下所看到与感受到的就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官场小说所能提供的了,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执着的文学追求共同成就了其政治写作的不凡气度与精神标高。
然而略显尴尬的是,陆天明“在影视圈里被看成文学界的人物,而文学界又将其视为影视圈人。批评家关注他纯文学的一面,读者关心的却是那些非文学的生活实录”。特别是当一系列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的作品为其带来巨大声誉时,陆天明却深感惶恐:“没料到这两年,读者中,产生了一种善意的误解,以为这个陆天明只写过《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一类‘轰动一时的大众化作品。还有一小部分人则执意地误导,这个陆天明只会写这一类作品。他们让我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己也到了这把年纪了,是否应该让更多的朋友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个‘陆天明呢?”究竟是“哪一个”陆天明呢?辩白本身就已经反映出作家在当代文坛的尴尬处境与不自信心态。其身份焦虑正是源自作品所受到的大众层面的热烈拥戴、主流层面的强势推介与学界的寥寥反响之间的巨大落差。他既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又希望能在文学史上有稳固的地位,而非仅仅轰动一时。如果仔细分析陆天明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作家实际上是一直在寻找一条既关注现实又文学传世的创作路子,他既无法对肩负的历史使命、对现实的召唤无动于衷,又难以割舍心灵深处的苦涩记忆与书写纯文学的梦想,因而其创作总是在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写作手法上也总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实际上,作家的身份焦虑与其小说创作的现代性追求息息相关,陆天明小说中所惯常表达的对于社会正义、人之平等、精神救赎等的呼唤乃至呐喊,都是文学现代性的应有之意。然而现代性本身就蕴含张力特质,存在着“启蒙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陆天明小说的现代性追求具体表现为其力图在这两种现代性之间找到交汇点。他既想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以启蒙的理性荡涤盘旋于我们民族头顶上的封建主义、蒙昧主义的阴霾,从而肩负起作家内心所感受到的开创新的社会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同时,他又无法平抑其灵魂深处的艺术理想的激荡,从而尝试运用各种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去关注人的主体精神境遇。“英雄的时代过去了。人们不再有幻想,不再有热血,不再有那样的青春了,所有的,只剩下实惠与享乐。那个时代遗下来的理想主义者是寂寞的。他们心中深埋着铅一样沉重的忧伤。”这种“忧伤”在陆天明的小说中体现为一种苍茫的美学特质。陆天明的小说创作从初始阶段便显示出了其审美现代性的艺术追求。《桑那高地的太阳》像凡·高的油画,表征着梦想与悲怆,讲述西部边疆年轻人谢平屹立于天地苍茫间的创业故事;《泥日》尝试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对于人性的扭曲与生命的荒诞予以严重关切;《木凸》描写半殖民地旧上海的人物生活,书名本身便指涉着一种宽阔而模糊的审美含义;《黑雀群》则再次放飞在西部,表现着对于荒原近乎执拗的爱恋与悲怆的人生。endprint
而从启蒙现代性的追求来看,除了陆天明理想主义的精神特质之外,其创作意识深处可以说还一直郁积着中国作家自“五四”以来通过文学解放个体、拯救社会的启蒙情结,这也契合了大多数读者将小说作为解读现实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阅读期待。作家直面现实的长篇力作《伏雪无痕》《高纬度战栗》等便是明证。而此类创作所受到的热烈反响与如潮好评更是前述追求审美现代性的小说所未有过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陆天明创作此类小说的热忱与决心。可以说,当他意识到了难以在文学界与民众的反应之间找到共鸣时,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是“为民众代言”。正如作家所自述的:“我觉得自己在追求形式的意义和自我的位置以后,不能对自己在作品里到底在说什么和为什么一定要说这些掉以轻心了。我得要问一下自己,当下还有什么我未曾注意、而又应该注意、我也能够去注意、或者在努力一下后便能注意到的充满意义(意味)的东西吗?尤其是跟我个人(私人)似乎关系不太大,但又切切实实关乎着亿万民众身家性命的大意义大意味的东西,我要不要去关注?要不要把它们纳入到我的心中,变为自己的感受,去用文学艺术的样式表现出来。”这不仅是陆天明对于民众期待与社会责任的一种回应与沉思,更是其对于自身创作的一种期许,一种抉择——“现在找到了路,我会坚持走下去”。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很难绝对地找到“两种现代性”的区别,更多的可能是将二者的“一体化”,也就是说,“确实将艺术不仅看作目的本身,而且经常同时(或主要)将它看作一种将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从黑暗的过去导致光明的未来的集体工程的一部分。”如何能更好地将艺术的、审美的追求与其作品立意社会启蒙的价值诉求结合起来,这应该是陆天明仍在追求的一种文学境界。令人欣喜的是,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高纬度战栗》,将扑朔迷离的反腐案件放置于现实推理与人物讲述的交错之间,英雄的悲壮于蒙太奇手法的组接之中逐步呈现,摒弃了反腐题材的一吐为快、势如破竹,是作家的政治诉求与艺术探索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陆天明小说的政治书写体现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与创造历史的自觉性,它们往往以反腐斗争为题材,以问题意识为表征,突显着作家的政治情怀。
《苍天在上》中,黄江北每次去省里住到省委招待所后,总要“特地到那个专门接待中央首长的小楼附近走一走”;而《省委书记》中,贡开宸每次赴京也“总要让座车绕天安门转上那么一转”。都是赴上级部门时共同养成的一种习惯,都有一种仰望的情怀,这种描述是意味深长的。黄江北对于那“被厚重的绿丝绒严密封锁起来的棕色窗户”的凝望,表现出作为后继者借以不断鞭策自己的历史使命感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省委书记》中,“每一回赴京,在离京前,贡开宸总要让座车绕天安门转上那么一转……慢慢地认认真真地转上那么一转”,去体会胸臆间猛地涌出的“一种难以名状的超升的感觉,一种呵壁问天的冲动”,“不同心情中,不同处境时,他总能从这‘转上一转中,获取某种精神慰藉和提示”。这种提示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责任感的升腾,是一任封疆大吏对于自己作为主宰者的清醒认识与作为历史创造者的沉重担承。这些细节不是可有可无的,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具有温度的叙事,不仅生动地展现出了英雄形象所独有的心灵景观,更是作家精神诉求的生动体现。正如冯亦代先生在评价陆天明的作品时所指出的,“他没有功利性的患得患失,一经明确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就会为这一历史责任竭尽全力,去完成这一历史赋予他的任务。他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能讨价还价,因此在他的作品里便显示出一种人生的沉重感,决不能轻飘飘地度过一生。大而言之,就只是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责字,是一个人在历史中所占的位置,正投陆天明满腔热情之所好,不能随意取舍,一旦拥有了这个‘责,他便无由脱卸了”。同样都是一种责任感,作家的精神深处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又是何等的相似。
正是这种责无旁贷激荡着陆天明勇于将笔触深入现实敏感层面,揭露矛盾,针砭时弊,以其反腐力作见证并参与了历史的变革。《大雪无痕》中正直果敢的廖红宇仅为副科级干部,她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原型——哈尔滨国贸城原副经理于新华——一个女人告倒了一群贪官,这种不怕牺牲也要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陆天明,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我写《大雪无痕》的根本原因是生活中的反腐英雄教育了我,是反腐斗争本身的艰险和紧迫性触动了我。”虽然一再被好心人告诫“别碰这个题材”,但陆天明依然义无反顾地去采访创作,直至小说问世几年后,当原国土资源部部长、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被免职进而绳之以法时,人们才终于从小说的伏笔中看到了现实的结局。这里,小说与现实这种互映互动的关系,正体现了作家对于转型期这一社会现实语境的回应,以及参与历史语境建构的勇气。反腐败不仅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央高层一直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一批省部级以上高官密集落马,在这一时代的重大课题面前,关注现实的创作理应发出文学的声音,而陆天明的小说创作无疑引领了这一创作路向并做出了史诗性的回应。
(责任编辑:孟春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