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斯会话含义之下的言语幽默
2014-11-20葛彦利
葛彦利
【摘要】格莱斯的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强调对于语言的实际应用和精细解读。幽默的言语在生活中不仅能化解尴尬,更能为人们的交往交际增光添彩。本文通过分析会话含义之下的言语幽默现象,通过举例证明了言语幽默同违反语用学的会话含义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并就语用学角度举例分析言语幽默产生幽默的原因。
【关键词】会话含义 言语幽默
一、简介
1.关于幽默。幽默是一个多学科所共同研究的话题,百年来一直引起着众多学者的注意。生活中处处角落充满着幽默的元素,言语幽默、行为幽默、然而对于“幽默”的定义,众学者却众说纷纭。康格里夫(1984)认为幽默的不确定性使得它自身的定义无法得到确切且精准的定位。此外由于幽默本身的意义同滑稽、笑话、诙谐等相近,更使得人们难以对它进行定义和区分。明斯基(1974)认为无法定义幽默的原因之一,便是由于它自身同太多的同类现象相近似。
一般来说,幽默通常被认为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幽默的一方面被认为是人们自身带有的幽默感,这是一种通过某种艺术形式使人们对于日常的生活点点滴滴或者表达个人情感时的一种情绪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幽默还存在于喜剧等审美领域当中,以便人们面带微笑的去接受或者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或者难言之隐。通常情况下人们利用双关语、谚语或者俗语来含蓄地表达自己所想表述的幽默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意识研究的深入发展,不少学者已发现幽默也是用来反映善与恶、好与坏的一个调和剂,能够诙谐轻松地去调侃并指正善恶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在许多其他国家,幽默也作为一门学科被人们所研究着。
2.关于格莱斯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理论是美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来,适用于语用学领域及其他各个领域的著名理论。为弄清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我们就应当对于会话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会话含义的最初是由格莱斯在1961年的The Causal Theory of Perception一文当中提出来的,旨在找出对话当中隐含的内容。语用学学者们之所以对于会话含义有着极大的兴趣是由于尽管他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某种语义学和句法学中体现的某种规律性,但仍旧无法从中而取得并发现,会话含义的出现很好的填补了这里的空白,使得人们了解到:这里的研究并不是在语义或者句法上,而是在说话人表述的目的上出现了差池和纰漏,或者说,进行刻意的多位理解。
在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中,共包括四种会话含义的准则,分别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各个准则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和分析点。如,量的准则更加注重其对于说话人说话内容的数量的规范,认为说话人必须说交换信息中必要说出的话,而不能添加其他同该话题不相关的内容。在质的准则当中,说话人必须要有所为的“言而有信”的品质,即只能表述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而且在被质疑之时,要能提供出对于所说之言的证据。关系准则是指要始终说同话题相关联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关系准则和量的准则有一部分的接近。而方式准则则是要求说话人说出避免歧义,简单明了的话。简言之,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为语用学的学者提供了一些研究便利。
二、言语幽默与会话含义的违反
1.言语幽默与质的准则。夸张是言语表述的手法之一,用来通过夸大或者膨胀事实,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通常来讲,夸张的使用可以同说话人的个人感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倘若一个人受到了惊吓,或者刻意去表达一种特殊的效果,他都可以使用夸张的手法。在幽默的对话当中,适度的夸张的使用往往可以使幽默效果事半功倍。然而就语用学的角度而言,夸张的使用严重的违反了会话含义中的质量准则。如:
妈妈:你再吃可就胖死了。
儿子:你再给我递一片面包过来,然后顺便帮我上后院挖个坑吧。
在这段对话当中,妈妈要表达的意思采用了一种夸张的手法,再吃你就胖死了。从而读者便可知儿子特别喜欢吃东西。这里的幽默点在于儿子回答的后半句,“顺便帮我上后院挖个坑吧”,然而根据语用学的角度而言,儿子的话却违反了质的准则,即“不说自己无法提供出证据的话”,很显然儿子的意图是说,等我吃完了这片面包我就胖死了,到时候就给我埋了吧。但是无法证明他真的吃完面包就能死掉这件事,因此质的准则和夸张的手法,通常是相违背的。
2.言语幽默与量的准则。关于量的准则,是要求说话人必须提供同所需回答问题相应数量的内容信息,不可冗余也不能缺少。在幽默的言语中,常常体现出来的是回答的“词不达意”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语言反差体现出来的。如:
(一位女士去路边取车,看到交警站在她的车旁边,纳闷自己是不是违章了。)
女士;警官,我是不是违章了?
交警:女士,我们巡逻就是得找个地方站着。
对话中,很显然交警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他提供了对话当中少于要求的对话内容。对话中的女士是想询问是否因为自己出现了违章,才会致使交警站在她的车旁边等候,但交警的回答令人捧腹:我们巡逻就是得找个地方站着。虽然交警的话中透露着该女士并没有违章这一信息,但是仍旧没有直观地、明白地表达出他的意思,而是绕过“是,你违章了”或者“否,你没有违章”这个直接答案,用自己站在这里的理由补充了对于原问题的回答。因此这段诙谐的对话还是违反了量的准则,否则交警的回答应是“不,女士,你没有违章。我们巡逻就是得找个地方站着。”
3.言语幽默与关系准则。所谓关系准则,正如上文中谈到的,是指说话人说出的话同内容有联系,否则这段对话便视为陷入了死水。在幽默语境中,人们通常用“言外之意”来表达对于关系准则的违反和幽默效果的制造。如:
(爸爸问孩子们)
爸爸:现在有个礼物,我们要给那个最妈妈听话,从不跟妈妈顶嘴的人,那么他/她是谁啊?
(一片沉默后)孩子们(齐声说):爸爸,你玩吧。endprint
很显然爸爸问的是最听妈妈话的孩子是哪一个,而孩子们的回答却是让爸爸玩。很显然孩子们的回答言外之意是,他们认为爸爸是最听妈妈话,从不跟妈妈顶嘴的人。但他们的回答却没有说“他是爸爸”,却说出了“爸爸,你玩吧”。这样的回答便违反了关系准则,孩子们并没有按照给出的语境回答对应的问题。
4.言语幽默与方式准则。方式准则是要求说话人说出的话必须要言简意赅,并且不能令人费解,或产生语义模糊的现象,然而正是由于这些要求,导致人们发现如果违反了方式准则,幽默的效果随之产生,并且会引出遐想,令人捧腹,化解尴尬的局面。在语言表达当中,悖论和双关语的使用都是违反了方式准则。关于违反方式准则来达到幽默效果的语句数不胜数,如全球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加菲猫,在它的独白语录当中,便大量的使用了双关语,达到了令人忍俊不禁且发人深思的目的。如:
(1) 每个人都要热爱动物。因为它们很好吃。
(2) 钱不是万能的,毕竟有时候我们还得刷卡。
(3) 工作什么的最有意思了!尤其是看着别人干活。
在第一句中,很多人会从热爱动物当中单纯理解为对于动物的照顾与珍惜,不要虐待和肆意捕杀。然而后半句却引出了说出该句的意图:因为好吃,所以我们应该对动物充满热爱。第二句中的前半句想必会使很多人点头称赞,然而后半句却完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钱不是万能的这个论点。双关语的使用就是要使用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特定的词汇和语音来表达多重意思。上面三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利用双关语的言语幽默是怎样通过违反方式准则,即没有清楚正确表达字面意思来达到幽默效果的。
三、总结
在今天,言语幽默本身作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意味着人们的智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更多的人们意识到幽默不容小觑的力量的时候,对于言语幽默的研究也就相应的多了起来。相对于此,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对于言语幽默的了解和对语用领域的研究。总而言之,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言语幽默和会话含义准则的关系,道出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幽默效果的产生,有助于更多的人对于语用学的理论和作用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并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学者对此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涛.幽默语言:人际交往的润滑剂[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邱耀德,王淑香.英语幽默与口语表达训练[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19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