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2014-11-20
让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
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包括抗战老战士在内的1500多名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纪念抗战,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类似今年这种普通年份,纪念规格之高,往年罕见。”抗日战争史专家苏智良指出。但罕见,却并不突然。事实上,中国政府及民间一直都在以各种形式来表达对于那段历史的缅怀和追思——
仅在今年7月份,中国就公开纪念了三场战争: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一战爆发100周年。就在最近,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以及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91名国民党军将士名列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更于8月31日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举行国家纪念活动。而在抗战纪念日到来之际,一组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的照片《致胜利》也走红于网络。照片集的主人公名叫“小牛奶”,今年6岁,与父母已游历北京、上海、湖南、四川、黑龙江等多省份的抗战遗址、纪念地。“我们给孩子讲抗战,不想把抗战仅仅讲成屈辱史,反抗入侵者的勇气和坚持才是该从中吸取的。”她的父母通过微博表示。
的确,一段时间来,人们提到这段历史,最先想到的都是“屈辱”和“苦难”。但正如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所指出的,纪念抗战胜利,除了要国人铭记屈辱历史,铭记3500万牺牲英烈,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维护二战反西斯胜利成果的决心和气魄——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歼敌数占日军伤亡人数的70%!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今年7月7日,在卢沟桥畔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评价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媒体评点:中国人民特别善于以史为鉴。过去中国人民不惧战争、能打赢侵略我们的战争,现在乃至将来也会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了“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和人民愿意同世界并肩前行、携手共进。我们对和平的念念不忘,只因为相信它对经济发展和全民福祉的必有回响。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域环境和世界背景,因为这切合了中国未来之路的成长。这也是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初衷。(《新京报》、光明网)
话题拓展: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缅怀与追思;过去与未来;历史不容亵渎;反思……
(资料来源:人民网、光明网、观点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