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铅中毒的骨骼X线表现
2014-11-19丁旭恩龚碧云宋军荣陈建勇
丁旭恩,龚碧云,宋军荣,陈建勇
(1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福州350001;2福建省老年医院放射科,福州350001)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13年1~8月临床证实铅中毒的小儿10例,患者的年龄3~12岁,血铅值110.4~758.6 μg/L〔参考值 <100μg/L〕,尿铅值 52~277.3μg/L,摄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
2 结果
10例患儿的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于干骺部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平行的高密度白色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部分呈阶梯状排列。下面两副图中清晰可见膝关节的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见分别见多条阶梯状排列的横行的线状白色高密度影,即为铅线影。
图1
3 讨论
小儿尤其4岁以下的小儿较成人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中毒反应也较严重。铅可沉积于全身各器官中,其中主要位于骨骼组织,且铅最易沉积于生长中的骨骼,特别是干骺端最多,故X线检查对成人的意义不大,而小儿患者常出现明显的X线征。铅在骨骼中以不溶解的磷酸铅【Pb3(PO4)2】沉积下来,铅在骨内先存于骨小梁,以后逐渐分布到皮质。长骨干骺端密度增高、呈边缘规则的线状或带状影(铅线),宽约0.5cm,分界清楚,铅线附近一般没有骨膜反应,多见于膝和婉关节。随骨骼生长,铅线逐渐移向骨干。若铅间断进入人体,则铅线平行排列,宛如阶梯。两条铅线之间的正常骨质区域代表铅停止进入人体。铅线比佝偻病恢复期所见者宽大而显著。此外密度加大带处的骨小梁有聚集现象。骨小梁聚集及铅浓缩是形成铅中毒X线征的两个基本因素。铅线的宽窄和密度的深浅于进入人体的铅多少和持续中毒时间长短有关。若铅量越多,中毒时间越长则铅线越宽,密度越高。2岁以前铅中毒患儿的长骨X线改变常不明显,甚至在严重病例也可能无异常改变。
(1)鉴别诊断。于干骺部可显出密度加大象的其他情况均须与铅中毒相鉴别:如,①佝偻病的治愈期,由于干骺部小梁增多,密集及迅速骨化,而可见密度加大带。但骨骼的其他改变,如干骺端增宽、骨干弯曲及凹陷面皮质增宽是在铅中毒时见不到的。②铋沉着于小儿骨骼时,同样可出现类似的代表铋沉着线的密度加大象,此时可结合病史与铅中毒相区别。③先天性骨梅毒:干骺端致密线影较铅线窄、密度低。先期钙化带下方可见干骺炎及明显骨膜反应。
(2)诊断要点。患者多有接触铅化合物史。可出现铅中毒引起的消化系、神经系症状。血铅及尿铅增高。X线表现多为长骨干骺端密度增高、呈边缘规则的线状或带状影(铅线),宽约0.5cm,多见于膝和婉关节。随骨骼生长,铅线逐渐移向骨干。若铅间断进入人体,则铅线平行排列,宛如阶梯。铅线的宽窄和密度的深浅于进入人体的铅多少和持续中毒时间长短有关。
[1]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60-462.
[2]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31.
[3]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88-489.
[4]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29.
[5]杨晓柳;儿童期铅中毒后的身高和体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0,(5).
[6]李景学,钟观林,陆宗信.铅中毒症X线骨象的分析[J].天津医药杂志,19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