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交“国服”与国家形象

2014-11-19吴德广

决策与信息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山装巴迪和服

吴德广

服 饰,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在国外,大家辨认陌生人的国籍,除了肤色就是看其穿戴的服饰了。

●中国“中山装”

中国的中山装是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服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中山装的形制分别寓意为: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五个钮扣象征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钮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背不破缝则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中山装是社会的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中山装也是外交官的一种心路,一种记录。中山装承载了人们的希望和喜悦。

在对外正式活动中,中国的女外交官大多身着西服,在国庆招待会等大型活动时,也有选择穿旗袍的。旗袍是中国民族服装,雅致大方,不仅深受中国妇女青睐,也越来越受到外国朋友的喜爱。

●俄罗斯“礼服”

俄罗斯联邦颁布的外交官正式礼服为黑色的双排扣礼服,礼服的领子上方及袖口外绣有金色的花纹,扣子也是金色的,上面是压制成的国徽图案,保留了前苏联时期外交官礼服的颜色、式样及花纹。礼服的衣料采用薄的毛料。大使以下的外交官,其级别可以通过领章上星星数目判断,如一级公使为三颗星,二级公使为二颗星,等等。

●阿拉伯“大袍”

阿拉伯国家外交官的礼服多为阿拉伯大袍。男士身着大袍,外加披风,包头巾上戴头箍。阿拉伯大袍多为白色,衣袖宽大,袍长至脚。也有深蓝、深灰、深棕色和黑色。对生活在炎热多雨地区的人们来说,大袍有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它具有抗热护身的优点,在吸收外来热量的同时,里面形成一个通风管,空气自下而上流通,让人体感到凉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外交官一般都穿大袍出席庆典。

●日本“和服”

和服被称为日本的国服。女士身着和服走动时就如同一块前后晃动的画布,因此和服在日本又被称为“赏花幕”。据史料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形成产生很大影响。今天日本的和服,大约是在600年前基本定型的。和服的图案与色彩以反映大自然的居多,款式纷繁,四季不同,又有婚、宴、丧、礼之分。

●韩国“韩服”

韩服被誉为韩国国服。传统的韩服相当华丽。男士多身着长裤,肩被外套,头戴纱帽,脚穿木靴。女子则普遍穿着红裙和黄短衣,并且以发簪和飘带为配饰。韩服种类繁多。有节日服、婚礼服、花甲宴服等。

●印度“国服”

印度的国服,男士的称“托蒂”,女士的叫做“纱丽”。“托蒂”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从腰间缠起,裹至膝部,或脚部。“纱丽”是印度妇女最钟爱的一种服装,据说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块一米多宽,五六米长的布料,通常自腰部缠起,绕过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纱丽”庄重、雅致、大方、美丽。印度有“诗国”之称,“纱丽”被称为印度国服的诗。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士的除“托蒂”外,通常在上身加上宽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女士的上身配上了“杰姆普尔”的紧身胸衣,下身配以“贝蒂戈尔”的衬裙。

●越南“奥黛”

越南的国服称为“奥黛”,男子穿着“奥黛”长衫和裤子,女子的“奥黛”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上衣像中国的旗袍,长至膝盖,两侧腰身收紧,从腰部开叉,下身配一条白色或是同花色的裤子。胡志明市的妇女对“奥黛”情有独钟。

●印度尼西亚“巴迪”

印度尼西亚的国服称“巴迪”。印尼政府规定,凡参加全国性重大节庆,政府官员都必须穿国服“巴迪”,男士穿 “巴迪”长袖上衣,头戴“北芝” 帽,脚穿皮鞋;女士上身穿“格巴雅”民族服饰。

●马来西亚“巴迪”

马来西亚,当地男士的国服也叫“巴迪”。“巴迪”设计优美,款式别致,以图案讲究对称而闻名。其编织手法细腻,有的为蜡染布制成,有的以丝绸作原料,质地虽有不同,但大多宽大轻薄。“巴迪”有长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着长袖“巴迪”。

国服风采各异,宛如地球村中争奇斗艳的百花,各国外交官身着国服在一起,象征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

猜你喜欢

中山装巴迪和服
造型多变的中山装及派生服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中山装团体标准首次发布
日本文化的象征:和服
一起加油
基于人体测量的现代中山装造型研究
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和服日
和服是如何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