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凌空
2014-11-18张亮
张亮 2007年开始接触扁带,被称为中国花式扁带之王,近两年开始尝试高空扁带,并屡次刷新国内高空扁带纪录。目前的生活用一句话概括:“不是在走扁带,就是在去走扁带的路上”。
怎么也想不到一条扁平的带子会主导我近几年的生活,也许甚至会更久。
2007年夏天,在北京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美国朋友组织的户外活动中接触到了这项运动。像所有人一样,刚见到它的时候也自然地联想到了走钢丝。尝试过之后,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回事。
这项运动叫走扁带,英文slackline。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些攀岩爱好者为了打发闲暇时间,同时锻炼自己身体协调性和专注力而创造出的一项新运动。最初大家只是利用攀岩器材,把一根2.5cm宽、扁平的尼龙带子在两个固定点之间架设起来,并在上面行走。后来随着参与者技艺的提高和所用器材的完善,出现了更多的形式。比如说高空扁带,长度扁带,花式扁带等等。不同形式,带给参与者的挑战及体验是不一样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它独特的吸引力。
从刚接触到上瘾是很快的,前三个月时间里,我玩儿的非常频繁。后来自己拥有了一套简单的装备,兴奋、痴迷了一小段时间。但随着天气变冷,陪着玩儿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生活重心的转移,兴趣的消褪等等,慢慢就平淡了下来,终于在2008年初算是把扁带完全搁置了。
偏偏命运有时就这么蹊跷。2010年夏天,我通过另外一位朋友,再次接触到了一种新的扁带形式—花式扁带。也就是在收紧的5cm宽的涤纶材质扁带上做各种弹跳、翻转甚至空翻,一些看起来很花哨的动作的玩法。有了新的刺激,就有了新的动力,终于从那时起,我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添置了更专业的装备,接触到了更多新的信息,认识了无数精彩的朋友。最关键的是对这项运动有了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随后几年里我又开始玩长度扁带,也就是长度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扁带上行走,对技术、专注力及耐力要求更高。而这两年我也在慢慢尝试高空扁带,即在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在高度20米以上的高空完成扁带行走,除了技术,更多考验的是心理素质。
到现在,接触扁带运动有差不多七年时间了。能这样爱着一件事物,实在是非常幸福的。它只是一条线而已,简单至极,触手可及。但正是如此简单的运动,却能够反映出玩家的心境,平静时它安静,躁动时它也跟着不宁。它带我去了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开阔了眼界;它也带给我健康,并给我动力去变得更强,从而可以更好、更长久地和它一起走下去;它还不断地给我挑战,将我逼至极限边缘,并突破自己,从而更加看清自己;它让我不要急躁,不强求,挺胸抬头,一步一步,保持呼吸,不回头,活在当下,张开双臂去迎接美好未来;它也告诉我失败其实比成功更有意义,前提是不轻易放弃,坚持做爱做的事,美好的事就会发生……它给的很多,却静静地不求任何回报。和它一起时我是快乐的,我想,它应该也是。这样,就够了。
2013年秋天,我和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通过邮件策划了一次中秋节去香港走扁带的活动。从最初萌生想法到实现计划,一切都进行得出乎意料地顺利。这次香港之行对我个人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去之前只是简单地看过场地照片,从Google Earth上看了看大概的地形。甚至到了香港后,去实地考察的伙伴给我带回来的数据也是目测的,说是只有十几米高,三十几米长,这个数据对我来说真的是易如反掌,不会有任何压力。但当我真正到了现场测量完毕,得到高20米、长40米的数据时,一种不胜负荷的感觉就来了。紧接着,又得知这次活动会以我为主角拍摄一个纪录片时,压力就更大了。这还没完,活动当天现场预计会有一些香港媒体和很多观众,瞬间我压力无穷大。
可既然来了,总不能因为这些而转身回去。紧锣密鼓地架设,架设结束后就要测试了。现场可以在上面行走,并愿意尝试的,加上我总共有四个人。大家用剪刀石头布决定谁第一个上去。很幸运,我排到了最后一个。抛开其他,这在当时给我减了很大的压。最终前三个朋友都没能成功。当我坐在扁带上时,状态比想像中要好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在那个环境下待了足够长的时间,适应了。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功于在我前面尝试的三个朋友,看他们试走的时候,我一直在假想,如果遇到他们在扁带上遇到的问题我会怎么反应,这个方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调整呼吸,做好起步动作,顺利地站了起来,迈了两步,感觉还不错,但很快我就刻意地坐回了扁带上。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要控制下自己过度的兴奋,因为我已经预感到,自己一定可以走过去,这比我想像中的简单多了。于是重新调整状态,和我想的一样,第二次站起来就直接走了过去,成功到了另一端,在场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也许是2007年还不够灵光,领悟不到。接着塞翁失马,2010年重拾,让我更加珍惜它的回归。未来不管怎样,先努力走好下一步。像爱一样,真爱不会逝去。淡淡的,却永远赐予着动力。
ID: 王菲
职业:教师 / 走扁带时间:两年 / 出没地点:西安各岩场
最初,接触走扁带这项运动是在岩场,为了丰富攀岩日的娱乐项目。走扁带没有我想像的那么难,普通人花上一下午时间就可以在5~6米的扁带上行走,可它也不是那么简单,想要在26毫米宽、上下晃动、左右摇晃的扁带上来去自如,甚至做一些夸张的动作,你需要调整呼吸,然后调动好全身的肌肉来稳住自己的身体,控制扁带的晃动。
对于攀岩爱好者的我来说,走扁带无疑是最容易实现又很有趣的一项辅助性训练。夏天,岩场的水上扁带,能给我汗流浃背后最透彻的清凉。平日,我把办公地点由室内挪到了草坪里、大树下。这让我逃离了办公室的琐碎和嘈杂。在忙碌之后,随着扁带的晃动,放松身心,可以思考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也可以让思绪飞翔到我梦想的岩壁之上、雪山之巅,闭上眼,感受风的气息,脑海里满是我怀念的美景。说到走扁带很容易实现,这运动甚至可以在家里进行,预留10米长的空地,家就可以是我最舒适的练习场所。
我用26毫米的扁带练习着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在26毫米的扁带上平衡着现实安定的生活与梦想自由的心。endprint
ID: 夏天
职业:广告经理 / 走扁带时间:两年 / 出没地点:奥森
喜欢走扁带是因为玩的人少,会的人少。对于我这种平时比较躁的人,只有内心十分平静的情况下才能走好扁带。每当我走扁带的时候,那种强迫自己一定不能分心的感觉,让我乐在其中。我认为多走扁带可以修身养性,扁带比钢丝难走,需要腰腹和腿部的力量,一直很讨厌做腹部训练,而又羡慕那些有着八块腹肌的人,这个运动至少可以让我的游泳圈慢慢的减小减小再减小。同时,随着慢慢的熟练,可以做一些简单花式动作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也让我很爽。但是也由于扁带太小众,一个人玩有时候觉得挺没意思的,希望更多人来推广这项运动,大家一起玩才能提高得更快。
ID: 老孟
职业:户外经理人 / 走扁带时间:一年半 / 出没地点:白河、十渡、双桥沟、各种公园
四五年前无意接触过扁带,当时看到小伙伴们在树林里绑好了扁带,一个个都能在上面艰难的站住,我感到好奇,于是也尝试了一下,结果是绳子的大幅摇摆让我大腿就剩下发抖了,完全没有站上去的可能。这是第一次走扁带给我的印象:毫无乐趣可言。
去年再一次偶然遇上扁带,朋友不仅能行走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我又跃跃欲试,好在这次有懂行的朋友在旁边指点,叫我向前看找到一个固定的点,用最快的速度站到扁带上忘掉一切,让自己完全专注到之前找到的那个点上。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我真的站上去了,并且有很短的瞬间绳子静止了,就在那个瞬间我的状态是完全忘我的,心达到彻底的安静,太有意思了,这种安静的状态太爽了。就这样我努力地每次让自己安静的时间延长再延长,从瞬间的安静延长到一秒两秒五秒,当天我居然能在扁带上走个几米了。这项运动太好了,后来又有老师指点我,说要学佛家打坐,学佛家的禅,心无旁骛,我悟到了一个道理,就是静。通过一个工具能让自己找到完全静心的状态,从此以后,我就有了一条我自己的扁带。后来有空就在小区里走走,不在乎旁人异样的目光,努力去寻找安静,从五米走到15米,从硬扁带换成完全松弛的扁带。半年后就在我的生日那天,家人又送了一条更长的扁带,如获至宝,小区、公园、野外的岩场,扁带成了我的随身必备品。走通了一个长度,发现自己已经不那么专心了,就通过改变扁带的硬度来增加难度让自己再专心,最后用一些简单的扁带动作让自己专心。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很少人能够专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扁带和攀岩攀冰一样,需要百分之百的专心,懂得控制自己的心态,就能够控制绳子。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初步尝到了扁带的乐趣,有机会我还想尝试高空扁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