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好党内批评的利器作用

2014-11-18刘承海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普通党员党性党员干部

刘承海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重要内容,严肃的党内批评,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手段,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重要武器。新时期,要在党内营造那种“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赖于党内批评的严肃开展。

一、党内批评的内容和原则

党内批评,是旨在促使党员改正错误、成长进步的党内斗争方式。它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出发,对党员犯错误的环境、背景、深层原因、思想根源进行客观分析,帮助犯错误同志和认识错误、汲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成长进步。与思想批评从严相对应,是组织处理从宽,允许别人犯错误,允许别人改正错误,在弄清思想的同时,又团结了同志。

党内批评,应着眼关乎是非、原则的根本性问题。开展批评既要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又不能吹毛求疵,在无关宏旨问题上过于计较。更不能打着开展党内批评的旗号,侵犯党员合法权利,干涉党员正当自由。

二、不正确的党内批评

作为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团结的重要手段,开展党内批评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要求。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党内批评被念歪了经。那种庸俗的徒有其表的党内批评,非但起不到修正错误、团结同志的目的,反而破坏党内民主,扭曲党内同志关系。

(一)批评中的过火主义

少数党员干部,将党内同志看成阻碍自己升迁的政治对手,千方百计诋毁打击。在开展党内批评时,专门寻找别人过失错误,以作为打压他人的制胜武器。为达到目的,不惜混淆错误性质,对别人“抓辫子、打棍子、扣帽子”,甚至造谣诬陷,搞人身攻击,以打击他人威信,扼杀他人政治生命。这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批评方式,违背了党内批评的基本原则,将严肃的党内斗争,变成无原则的人事斗争。

(二)批评中的好人主义

部分党员干部,将明哲保身的不良习气带入党内。对人只栽花不栽刺,逢事做和事佬,当好好先生,搞无原则的宽容调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党的政治纪律打折扣、搞变通,拿党性原则做交易,换取别人的投桃报李。开展批评时,要么缄口不言,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偶有批评也是隔靴挠痒、闪烁其词。甚至以批评之名,行表扬之实。

(三)对上级和领导不敢批评

个别党员干部,将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领导被领导关系,扭曲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把党和人民授予的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当成上级领导的恩赐。对领导曲意逢迎,大肆巴结讨好;不做人民公仆,甘为领导家奴,唯领导旨意是从、马首是瞻。上下级沆瀣一气,相互间充斥着铜臭味、江湖气、封建等级观念。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民主作风,刚愎自负、唯我独尊,沉醉于吹捧谄谀之中,容不得丝毫批评声音,造成一人发声、千人诺诺的不正常局面。

三、党内批评的局限与不足

作为中国共产党修正错误、自我净化的法宝,党内批评在实际运用中也表现出一些局限和不足,进而影响和削弱了其法宝作用的发挥。

(一)党内批评建立在党员的自觉自愿之上,基于党员党性而设计,但缺少对党员个体的人性弱点防范

作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具有襟怀坦白、大公无私的良好品质,为了追求真理和进步,能够坦然接受甚至欢迎批评。但从人性角度讲,普通党员同样有喜欢肯定表扬,反感批评否定的心理本能,而不可能时时、处处闻过则喜。高扬党性、偏重共产党员先进性,而忽视普通党员性格缺陷、心理弱点而设计的党内批评,缺乏必要的党员认同基础和内在驱动机制,需要借助外部强大的动力和压力机制驱动运转。很多时候,这一思想教育利器会不可避免地被束之高阁,难以在党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中持续性常态化开展。

(二)党内批评的工具属性,以及党员权利和工作权力的不对等,严重削弱了党内批评的作用和效果

作为发扬党内民主的途径,党内批评更多被赋予手段属性,仅仅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发挥作用。一方面,党章规定党员平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分工的不同,不同党员掌握资源不同,对他人和工作的影响力、支配力差异,带来党内地位的差异。这种党员权利和工作权力的不平衡不对等,造成党内批评的尴尬。领导职位的党员,凭借行政授权形成对普通党员的合法支配权和评议权,普通党员听从和执行上级命令的工作定势,导致普通党员对拥有领导职务的党员仰视、膜拜的心理定势。普通党员在对领导党员进行批评时,难免出现批评不准不深,以及不好下口批评、批评时手下留情现象。

(三)党内批评缺乏明确内容界定,为批评者留有选择操作空间

作为思想斗争武器,党内批评制度着重于指导思想、指导原则的设计,对批评的程序、内容、方法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化,没有有明确的批评界限,对批评者缺少有效的制约防范,为批评者提供了公器私用的便利。拥有批评免责权的批评者,在批评他人时既可以挟私报复,还可以明批暗褒,小骂帮大忙。

四、健全制度保障,规范党内批评

作为维护党内民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科学严肃的党内批评,需要有健全的党内制度保障。党内批评的根本阻力,来自不正确的权力观。促使党内批评回归本位,根本途径在于强化党内批评的制度保障,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制衡。

(一)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发展党员、选人干部

党员发展,是确保党员质量的总阀门;(下转第137页)干部选拔任用,是提升干部素质的有效通道。严要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发展党员和选任干部。发展党员工作,要拿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的认真劲,坚持宁缺毋滥的方针,始终把党员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发展的每一名党员都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彻底改变“由少数人选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模式套路,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五湖四海的标准选贤任能。特别是严格落实干部选任中的交流、回避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增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锤炼,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

现行党员干部培养教育,偏重于日常性、技能性,而对党员理想信念、政治担当重视不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要围绕党员干部普遍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而设计,让党员干部有意识接受“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严峻考验。通过系列触目惊心、拷问党性良知的情境预设,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锤炼党性,克服人性的弱点,从心底真正建立起对党内批评的渴望和敬畏,做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谔谔之士。使党内批评成为每个党员的日常自觉修为,以时时勤拂拭的坚持,使党性勿惹尘埃。

(三)加强党员权利保障,以党员权利制衡党内权力

强化党员批评责任,实行党内批评倒查制度,对敢于提出尖锐意见,且事后证明正确的,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发表明显违背事实,助长不良风气的党员,实行相应的惩戒机制。落实党员干部批评权利保障,强化对领导干部民主作风考核,特别是加重党组织、领导干部对提出过批评意见党员态度的考核。

(四)强化对主要领导权力制约,规范权力运用程序

按照权力的科学配置原则,适度分解主要领导权力,削减主要领导对人、财、物的绝对支配权。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原则,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程序,把权力关进民主制度的笼子,防止个人凌驾集体之上。实行严格的党务公开、财务审计、人事报告制度,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党员党性党员干部
建立起普通党员讲党课的机制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调动国有企业普通党员践行““两学一做””积极性的措施研究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普通党员轮流讲党课值得提倡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现状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