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2014-11-18胡新和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免疫功能丙种球蛋白

胡新和

[摘要]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测定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c)-0065-03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据报道,40%~80%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先驱病毒感染史,因此临床认为其发病可能与病毒触发人体免疫反应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有关[1]。目前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无特异性手段,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抗病毒,保护心肌、营养心肌等综合对症治疗。鉴于病毒性心肌炎与免疫调节失控、炎性因子作用有关,采用免疫制剂辅助治疗或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也有相关研究证实免疫制剂的作用[2]。本文收集本院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观察辅助治疗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乏力、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患儿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3],排除心包炎、中毒性心肌炎、肝炎、肾炎等感染性疾病者,患儿近1个月内无免疫制剂使用史。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7.3±1.5)岁,平均病程(6.2±2.5) d;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7.6±1.9)岁,平均病程(5.7±2.3) 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明确诊断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1,6-二磷酸果糖,抗氧化剂(维生素C、E),泛癸利酮,并对症给予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批号:s10980061)静脉注射治疗,400~600 mg/(kg·次),先以0.6~1.2 ml/kg的速度静注30 min,患儿无明显不适反应后治疗剂量增加至2.4 ml/(kg·h),1次/d,连用5~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疗效判定标准 全部患儿治疗4周后评价效果。显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心肌酶谱恢复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心电图持续异常,心肌酶谱升高[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治疗前后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测定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检测试剂盒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制剂发展中心,具体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属于儿科常见病,病理特征为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炎症和纤维变性、溶解或坏死,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易变性,重症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患儿死亡。临床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心肌损伤,因此在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对患者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5]。

有学者研究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除了病毒直接侵袭心肌造成的损伤外,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也可以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并提出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减轻心肌炎症[6]。国内有学者进行动物实验显示,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部分临床研究也提示其可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7],并且在预防急性心肌炎向慢性心肌炎转化方面也有一定效果[8]。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

研究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尤其细胞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明显降低[9]。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后刺激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产生并释放大量的TNF-α、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其中TNF-α可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1β,而IL-1β又能增加TNF-α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并刺激其他细胞因子释放,最终造成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另外已经受损的心肌又可以作为抗原进一步诱发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加之各种各样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引起免疫功能紊乱[10]。而笔者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降低可能是由于心肌细胞受损后外周大量T细胞向心脏转移引起的。endprint

丙种球蛋白可以参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并且具有免疫抑制双重调节作用,可以通过特异性中和抗体抑制病毒复制,又可以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廓清作用抑制抗体生成,减轻心肌炎性反应,保护心肌细胞[11]。本文观察组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并且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12],提示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尤其CD4+/CD8+的降低,说明丙种球蛋白可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状态,使细胞免疫过度活化下调,降低细胞毒活性,并迅速达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振宇.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1139-1140.

[2] 鲁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4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3):26.

[3]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8.

[4] 解放军总后勤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5-266.

[5] 许波,李炳臣,郝芳之,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408-409.

[6] 陈婷,宋谊.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68.

[7] 付玉华,申万红.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1):1475-1475.

[8] 刘华君,刘文彬,王太森,等.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机制及预后[J].四川医学,2007, 28(3):325-326.

[9] 寇秀静,叶鸿瑁,吴相攸.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状况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6-79.

[10] 王茂贵.儿科医师进修必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8.

[11] 孔庆兰,袁兆红,牛峰海,等.丙种球蛋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3,9(4):59-60.

[12] Stouffer GA,Sheahan RG,Lenihan DJ,et al.The current status of immune modulating therapy for myocaditis:a case of acute parvovirus myocarditi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obulin[J].Am J Med Sci,2003,326(6):369-374.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丙种球蛋白可以参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并且具有免疫抑制双重调节作用,可以通过特异性中和抗体抑制病毒复制,又可以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廓清作用抑制抗体生成,减轻心肌炎性反应,保护心肌细胞[11]。本文观察组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并且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12],提示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尤其CD4+/CD8+的降低,说明丙种球蛋白可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状态,使细胞免疫过度活化下调,降低细胞毒活性,并迅速达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振宇.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1139-1140.

[2] 鲁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4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3):26.

[3]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8.

[4] 解放军总后勤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5-266.

[5] 许波,李炳臣,郝芳之,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408-409.

[6] 陈婷,宋谊.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68.

[7] 付玉华,申万红.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1):1475-1475.

[8] 刘华君,刘文彬,王太森,等.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机制及预后[J].四川医学,2007, 28(3):325-326.

[9] 寇秀静,叶鸿瑁,吴相攸.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状况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6-79.

[10] 王茂贵.儿科医师进修必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8.

[11] 孔庆兰,袁兆红,牛峰海,等.丙种球蛋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3,9(4):59-60.

[12] Stouffer GA,Sheahan RG,Lenihan DJ,et al.The current status of immune modulating therapy for myocaditis:a case of acute parvovirus myocarditi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obulin[J].Am J Med Sci,2003,326(6):369-374.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丙种球蛋白可以参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并且具有免疫抑制双重调节作用,可以通过特异性中和抗体抑制病毒复制,又可以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廓清作用抑制抗体生成,减轻心肌炎性反应,保护心肌细胞[11]。本文观察组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并且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12],提示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尤其CD4+/CD8+的降低,说明丙种球蛋白可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状态,使细胞免疫过度活化下调,降低细胞毒活性,并迅速达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振宇.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1139-1140.

[2] 鲁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4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3):26.

[3]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8.

[4] 解放军总后勤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5-266.

[5] 许波,李炳臣,郝芳之,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408-409.

[6] 陈婷,宋谊.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68.

[7] 付玉华,申万红.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1):1475-1475.

[8] 刘华君,刘文彬,王太森,等.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机制及预后[J].四川医学,2007, 28(3):325-326.

[9] 寇秀静,叶鸿瑁,吴相攸.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状况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6-79.

[10] 王茂贵.儿科医师进修必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8.

[11] 孔庆兰,袁兆红,牛峰海,等.丙种球蛋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3,9(4):59-60.

[12] Stouffer GA,Sheahan RG,Lenihan DJ,et al.The current status of immune modulating therapy for myocaditis:a case of acute parvovirus myocarditi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obulin[J].Am J Med Sci,2003,326(6):369-374.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功能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超声心动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分析
黄芪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