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2014-11-18揭海平

山西建筑 2014年24期
关键词:复杂型建筑学建筑设计

揭海平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1 建筑学专业定位及建筑设计课程设置

1.1 建筑学专业定位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是2004年4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广东省首批本科独立学院。考虑到独立学院与国家公办本科院校和其他技术职业学院的办学层次不同,加上学生绝大多数来源于广东省内,毕业后也基本上在广东省内工作这一现实,在专业定位上,围绕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既不能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培养研究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学院一样培养技工型人才。进而提出建筑学专业的目标定位:把建筑学专业打造成培养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学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色专业,并使毕业生成为适应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1.2 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

自2009年我校首次开设建筑学专业以来,建筑设计课程一直沿承了校本部广东工业大学的教学模式,大体上来说,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包括: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先导课程阶段,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建筑设计(1)至建筑设计(6)六个分阶段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阶段,以及五年级的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而本文所论述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是指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建筑设计(1)至建筑设计(6)的实践性教学阶段。

2 独立学院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方面

我国大多数理工类院校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结合学生实践的教学模式,即在学生开始课程训练之前,教师先给学生讲解这一阶段课程涉及的相关理论、设计大师及其作品等,接着是学生进行模拟创作。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式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而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创造性劳动,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但很多高校教师与学生对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导致学生设计作品创新严重不足,好的作品太少。

2.2 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建筑设计课程分阶段进行,又由于不同教师担任不同班级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这通过教师间的沟通不难解决。而有些教学环节的内容落后,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课程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建筑设计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也是存在的突出问题。

2.3 教学硬件配套设施方面

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指导课程,实操性较强,这就要求学校有较完备的教学硬件设施相配套以保障教学效果。而独立学院,特别是民办高校,都存在办学时间短、起步晚、教学配套设施普遍不足等现象,以致学生往往学了很长时间的理论课程,却对常用的建筑仪器、常见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都不懂。鉴于此,建筑设计作为实践性强的教学课程,教学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框架的探索

结合上述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总体教学思路:建筑设计教学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内容的设定考虑先从单一功能到组合功能、再从中小型建筑到大型建筑、最后从复杂型建筑设计到整合相关专业理论的综合设计等三个阶段进行安排。

3.1 从单一功能设计到组合功能设计阶段

本阶段对应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阶段。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设计入门和打基础的阶段。该阶段课程注重专业基本功训练和设计构思训练,使学生逐步树立功能意识、空间意识和环境意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具备设计单一功能及组合功能建筑的能力。

3.1.1 单一空间建筑设计

二年级上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题是单一空间建筑设计。分两个主题:1)小型居住建筑设计。通过居住建筑的理论讲解与分析,要求学生对室内外空间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以独院式住宅(别墅)为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独院式住宅(别墅)的设计特点,训练其空间设计及组合能力;学习以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建筑功能、构成、造型等方面的问题;认识建筑与自然环境两者应有机结合;以及初步了解设计的过程及设计成果的表达。2)小型公共建筑设计。通过对功能和流线相对简单的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训练学生对室内空间设计、组合的能力;了解人体工程学,掌握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了解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

3.1.2 组合空间建筑设计

组合空间建筑设计是二年级下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题,具体包含两个主题:1)教育类建筑设计。通过幼儿园建筑设计或小学建筑设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熟悉教育类建筑的设计特点,掌握单元式建筑空间的组合方法。要求学生能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运用相关设计法则,创造适宜幼儿或青少年成长的室内外建筑空间;在设计过程中熟悉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采用准确的专业设计图示完成设计。2)活动中心类建筑设计。通过活动中心类的建筑设计教学,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建筑形态塑造能力,使学生正确把握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把握建筑所处环境当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建筑产生的影响,并能有效地处理建筑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设计的进度以及掌握设计的各种表达方式。从单一功能设计到组合功能设计阶段教学框架见表1。

表1 从单一功能设计到组合功能设计阶段教学框架

3.2 从中小型建筑设计到大型建筑设计阶段

本阶段对应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阶段。教学总体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念,熟练掌握建筑设计方法,提高建筑设计基本技能及表达水平,培养和鼓励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建筑设计思维能力。

3.2.1 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

三年级上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题是交通类建筑设计与旅馆建筑设计。分两个主题:

1)交通类建筑设计。通过该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交通类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了解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简单承载与力学关系;训练和培养学生处理和组织复杂流线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建筑功能、技术、艺术等相互关系的能力。

2)旅馆建筑设计。通过该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重点熟悉并解决建筑的竖向关系及坡地建筑的设计特点;训练和培养学生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

3.2.2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

三年级下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题是文化与医疗建筑设计。分两个主题:

1)文化建筑设计。通过较复杂环境下的文化建筑设计训练,使学生增进对建筑自身与周边环境关系的认识,强化环境制约下的理性设计思维;掌握文化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包括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与交通组织等。

2)医疗建筑设计。通过功能复杂、流线较多,且要求洁污分流的综合医院设计教学,从总平面布局到建筑单体设计,培养学生处理复杂功能关系的能力,并在建筑造型、空间组合、场地设计、结构选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从中小型建筑设计到大型建筑设计阶段教学框架见表2。

表2 从中小型建筑设计到大型建筑设计阶段教学框架

3.3 从复杂型建筑设计到整合相关专业理论的综合设计阶段

本阶段对应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阶段,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综合提高阶段,包括观演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整合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等内容。本阶段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设计训练向新材料层面探索、向规划层面扩展、向技术层面深化,把设计对象从建筑专业范畴扩展到城市规划、景观园林等其他相关领域。同时,通过分组式教学设计,树立学生的综合意识、职业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提高其深入设计的能力、专业配合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3.1 复杂型建筑设计

四年级上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题是复杂型公共建筑设计。通过对该主题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城市环境和经济水准条件下,处理功能技术比较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及高层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该教学主题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型建筑设计的能力,强调学生对各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运用,要求学生树立综合意识和广义环境意识。

表3 从复杂型建筑设计到整合相关专业理论的综合设计阶段教学框架

3.3.2 综合设计

四年级下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题是规划设计及建筑施工图设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城市设计是当前设计院常见的设计类型,建筑学学生参加工作后也经常遇到这两种类型的设计。因此,为拓展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对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城市设计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法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建筑施工图设计则是将建筑方案付诸施工的关键,也是锻炼学生精准设计、实事求是的重要环节。在本科教学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方法。从复杂型建筑设计到整合相关专业理论的综合设计阶段教学框架见表3。

4 结语

通过对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精心安排,避免不同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所授课程产生重复或先导课程缺失现象。同时,基于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能力、设计成果等方面要求有所不同,注意建筑设计教学内容选取应由浅入深,建立起《建筑设计》课程的总体教学框架,使《建筑设计》课程系统化,以适应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李雪芹,鲁圣鹏.基于创新理念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16-20.

[2]鲍如昕.关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50-52.

[3]王 绚.欲达“千里”而积“跬步”——建筑设计教学体悟[J].建筑学报,2010(10) :14-17.

猜你喜欢

复杂型建筑学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复杂型面砂带磨削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建筑设计的困惑
累及方形区复杂型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