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家村传统民居保护性更新研究★

2014-11-18刘华领

山西建筑 2014年24期
关键词:四合院家村院落

刘华领

(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一切本质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源于这一事实:人有一个家并且扎根于一个传统。有史以来,传统乡村聚落作为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民族集体无意识下的“家”与“根”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属地。深厚而丰富的乡土文明,代表着中国最大众化的文化,又是人类文化多元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生态、哲学等许多领域都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

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性更新,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持和延续该地区的乡土文化,保护传统的村落风貌,维护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历史性,使其不会在发展中失去传统特色与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古村落的保护更新不是为了过去而保护,更直接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体现对居民的现代和未来生活的关怀,是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1 于家村传统民居特色

于家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太行山区,重点保护区内建筑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部分老房子具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村内建筑、道路、梯田、农具等皆由石头构建而成,特色鲜明,因而又被称为石头村(见图1),于2007年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名单。

图1 石头构建的村庄

于家村落的魅力源于它是一个保留相对完整的石头建筑群,乱石窄巷、石头合院、石头窑洞和石墙瓦顶共同构建了石头村的建筑特色。

1.1 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

据于氏宗祠碑记载,于氏先祖建村伊始,“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以及文化制约之下,选择了经久耐用、便于取材的太行青石来建房筑路,亦有少数富裕人家局部选用青砖,再加之木制的门窗和灰色筒瓦,构成了于家村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

建筑材料决定建筑技术。在山西窑洞的箍窑技术、无梁殿和硬山顶技术支撑下,于家村的石头房屋出现了三种建筑形制:窑洞、瓦房和平房。窑洞和瓦房都是应用了无梁殿的构造技术,屋内无梁无柱,门窗和穹顶皆由石头拱券而成,二者区别在于屋顶:窑洞为青石板平屋顶,瓦房多为硬山式坡屋顶[1]。

1.2 空间布局及尺度

受自然地形、文化水平、建造技术、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村落的布局显现较多灵活自由的一面而较少轴线控制的严整性,6 街7 巷18 胡同314 座四合院构成了村落自然、紧凑而又不失秩序的空间格局。依山就势的村子隐蔽在太行山中,素有“不到村口不见村”之称谓。石头的村落就像是从石头的山脚土生土长出来的一样,与太行山脉自自然然的融为一体,俨然便是大山的一份子。

四合院是于家村院落的典型形式。正房、东西厢房、倒座和大门围内院而建,规模较小,一般面阔10 m 左右,多为一进院落,亦有少数二进、三进院落。受山地复杂地形的影响,四合院并不严格的方正,充分体现了没有建筑师的乡土建筑自由、灵活的多样性。

倒座临街一面一般不开窗,高低错落的石头墙体和形态各异的大门,塑造了于家村街巷的立面,也形成了村落的公共空间意向。自由生长的村落亦不乏规矩可循,村内街巷胡同,全为乱石铺锦,东西称街,宽3 m,南北谓巷,袋状为胡同,宽2 m~3 m,每条路皆有命名,村子虽鄙陋,亦有精致的文化追求。于家村街巷的另一特色就是干净、卫生,猪羊圈和厕所,绝不会开向街道。

大门一般开在西南角或正中间,为八卦中的巽、离吉位,有墙垣式、屋宇式和简式栅栏门三种形制,除去少数富裕人家采用类似于金柱大门外,大多数人家的门规格较低。但即便如此,作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大门,也极力展示了屋主人的财富和手艺:青砖、迎风沟石、石雕、木作,在主人最大的物力和审美能力之下,于家村的大门各具特色,绝不雷同,或青石拱券,或青砖砌拱,或平顶,或筒瓦,就像景观中的活跃元,打破了狭窄而又悠长的石头街道的单调,使得街景连续而又有韵律,低调而又不失奢华。这正是乡土建筑的魅力(见图2)。

影壁是于家四合院内必不可少的建构,作为大门内的第一道风景,除了增加院落的层次感、营造院落私密性的功能之外,它更是天地、四象、五方、六合的象征,保佑着一家老幼平安吉祥,供奉土地神的小龛也是于家村影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影壁承载着于家村人的精神信仰(见图2)。

1.3 绿化植被

于家村街道狭窄,且皆由石头铺就,因此没有行道树,也鲜有高大的乔木。倒是家家户户院落中的绿化颇为讲究,喜欢在院中栽种果树,梨、苹果、葡萄、石榴,寓意清清白白、平平安安、紫气东来、多子多福,一抹不经意的绿色,却寄托着主人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君子比德的传统思想,也渗透到了乡土的一棵树中。村中多见泡桐、臭椿、白杨、垂柳等北方乡土树种,山上多核桃、花椒、黄栌树,街角盛开的木槿和馒头花,绽放着朴素的乡土气质(见图3)。

图2 四合院大门影壁

图3 绿化植被

1.4 质感与色彩

建筑材料一经选定,建筑的色彩,质感,乃至村落的整体意向也就确定下来。来自于村民自建的建筑和装饰粗糙的工艺,较少精细而展现出石头原汁原味的粗犷、朴野、原生态的肌理。而少许青砖和木作的细致,又与石头的粗砺形成对比,削弱了硬质材料的单调和冰冷。

青石的浅青灰、灰黄色构成了于家村的基础色调,深灰色的瓦、青灰色的砖以及黑褐色的木门窗点缀其中,与青石的灰暗相呼应,丰富而又绝对统一在青灰之中。于家村就在这灰色调子的交响曲中,被从灰色的院落中伸向天空的团团绿树,融合于远山的绿色之中,幽雅清爽,天然宁静。

2 现状主要问题

2.1 “空村”的破败

建筑老化、农业衰退、城乡差别以及城市化等种种原因,导致村内常住人口急剧下降,重点保护区内无人居住的院落多达121 座,空村率高达31.8%。大量住户的离开,一百多座阒无声息的空院,使得村内原本红火热闹的生活慢慢的冷清了下来,甚至连传统节庆庙会也失去了以往的热闹,随着传统民居生活的原汁原味渐渐淡去,古村落的魅力也将不复存在。闲置也会加速老屋的破败。

2.2 新与旧的矛盾

村内老房子大多有一二百年甚至四五百年的历史,年久失修,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甚至有些建筑完全坍塌,院落荒芜。老旧的建筑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在还没有认识到石头村落的价值之前,人们便已经在村子内部和外围陆陆续续的新建了一些住宅和商业建筑。没有规划,也没有专业的设计,新建住宅多属联排式布局而非传统四合院,追求现代的“高大上”,无论是在风格还是材质、体量、色彩上,都与老院落格格不入,村落传统风貌的整体性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一条混凝土的公路穿村而过,将原本完整的村子强硬的一分为二,硕大的尺度,细腻的材料质感,都和村子的肌理无法融合。

3 保护性更新策略

保护性更新是一种在尊重和理解传统、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建筑或区域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更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特色,更是为了使历史建筑价值最大化,使原住民在保护中获得应有的效益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正如《马丘比丘宪章》所说:“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2]。

通过对于家村居住建筑的调研分析,根据建筑的历史价值、保存现状以及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保存、立面保护、整建和重建的方法进行更新保护。

3.1 保存

对有典型代表性的院落、民居采用保存的保护方式,在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的保护起来的基础上,做必要的维护性的修缮、加固和恢复性的修复。修缮、加固和修复必须严格保护其建筑造型、色彩,建筑材料和构建,采用拆除的破旧建筑材料或与建筑原有材料、建筑风格等协调的建筑材料、构件进行修葺,以保持建筑原样[3]。

核心保护区内实施保存性更新的院落占院落总数的10%左右,以四合楼院、葡萄四合院、月门四合院、旮旯四合院、石榴四合院、松树四合院等十大四合古院为代表。

“四合楼院”始建于明朝末年,占地两亩,房屋百间,正房为上砖下石无梁殿式建筑,倒座为单层无梁殿,上建阁楼,门楼筒瓦飞檐,颇为气派。四合楼院的建筑高大宏伟,古朴典雅,在当地名气甚大,但其现状堪忧:东院外墙面出现了较大尺度的裂缝,部分木制门窗损毁,代之以简易木板窗;屋顶结构年久失修,屋架构件出现了松动和虫蛀现象,亟需维护。

3.2 立面保护

村落中大量的古民居,仍在继续为当地居民所使用,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究其原因,很多民居在建筑功能分区、房间使用面积、基础生活设施等方面已无法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所以不少居民自发对其进行了改建,而这种改建行为往往并没有考虑到原有民居的固有特征和艺术价值,古建便在建设中被破坏,甚至影响到村落的整体形态。

立面式保护法就是保护建筑的外观不改变原有风貌特征,在保护古村落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进行改造更新,如重新划分室内空间,增添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客厅、活动室、水厕、浴室,改善厨房条件、采光通风条件等,通过这种更新方式,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其居住功能,加强古民居生活的现代性和舒适性,赋予建筑以新的活力,并以此鼓励居民回迁,解决空心村问题,有助于恢复乡村的活力和吸引力。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现状保存完好,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都比较好的民居建筑,在于家村重点保护区内,这一类的院落较多,大约占院落总数的一半。

3.3 整建

对于损毁较严重的,但通过维修、改建后尚可恢复的院落,可采取整建的方式进行更新。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四合院的建筑已不完整,有部分房屋倒塌,或建筑局部发生了改变但仍保留部分原有风貌的传统建筑,可通过历史考证,按原貌复原,无法考证其原状的,可参考传统建筑的外表形式、材料、尺度、建造技术、建筑元素符号等进行专业设计后补建,使四合院空间恢复原样的完整性。

第二类是针对被弃置的空院,可以考虑改变其使用性质,通过相应功能的改造之后可以被再继续使用。如可将其改造成村博物馆、养老院、阅览室、活动室、商店或者家庭旅馆,在传统民居旧宅内注入新功能的活力,不但使旧屋能够继续完好地生存下去,并且还为古村落增添了现代的生活气息,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见证和新的旅游资源。

第三类是针对在古村内新建的但在体量上与古村内的传统建筑区别不大的建筑,这一类建筑由于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红砖、瓷砖)和建筑技术,而导致其在建筑风格和色彩上与村落传统风貌不协调,可以通过加建筒瓦坡屋顶、更换门窗构件,粉刷外墙色彩等方法对其进行整改,减小它们与古村落整体环境的冲突,以期在视觉效果上保持与传统建筑的统一和谐。

3.4 重建

对影响传统建筑风貌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的措施。更新的对象包括重点保护区内对周边环境风貌有较大冲突,且有条件拆除的新建建筑物以及完全倒塌破败的院落。更新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是拆除新建,新建建筑应该与现有的建筑尺度相一致,如开间、层高、面宽和体量等,并在色彩、材料、工艺和形式等方面考虑与现存环境的关系,在风貌上与古村落环境保持协调。第二种是拆除后不再重建,根据功能要求将空地更新改造为公共绿地、环境设施或室外休息空间。部分开敞空间的增加,在保证不破坏传统村落肌理的前提下,既满足了村落发展的需求,又适当的打破了之前街巷较强的封闭性,利于街巷活力和安全。

4 结语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再利用,其价值是多元的。在精神上,延续了传统文脉、保存了人文精神。在物质上,对比大拆大建,更是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而村落在更新过程中,既得到了保护,又得到了发展。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乡土建筑中有大量的智慧足可以支撑一条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创作之路。这正是我们研究于家村传统民居保护和更新的意义所在。

[1]刘 丽,刘华领.深山瑰宝,石头四合院——于家村民居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6(5) :29-30.

[2]张 欣,贺耀萱.我国建筑更新思想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 :25-30.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3 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33-534.

猜你喜欢

四合院家村院落
院落(外二首)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四合院下的宝藏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