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天取了经?
2014-11-18刘霞
刘霞
去西方取经,玄奘之后,再没有哪个朝代如现在这般的热衷。从二十世纪开始到现在,取经西方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就艺术市场而言,艺博会和拍卖会是国内从西方取回来最重要的两本经,这两本经在内地以各种原形、或变形的方式存在着,但其核心仍然是“以西方为轴心”。如果光看那些一场场的艺博会都在以国际化或是追求国际化标榜自身不够的话,还可以去看一下那些有国际团队参与的艺博会上的参展人数和成交状况,或者,再去看看西方私人藏艺术品在拍卖会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可以。
随着地域性认识的日渐模糊,国际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市场出走国际,国际市场又想方设法进入内地,而这同样也意味着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将处于同一平台竞争。
而我们从西方取了经,是否也取了精髓?
上海上海,“外来和尚”们的艺博经
9月的上海,秋意微凉,但艺术气氛还停留在盛夏的高温中。光大型的艺术博览会就有5个,影像上海、艺术都市、博罗那上海当代、西岸城市博览会,上海城市艺博会一个接一个轮番上演。而接下来的10月和11月还有2个大型艺术博览会、1个上海双年展等着为上海艺术气氛加温,密集的艺博会瞬间点燃了上海的当代艺术热情。
纵观这些艺博会,国际血统是必备元素之一。上海艺术影像展主办方为国际组织WPO(世界摄影组织),并且佳士得影像部主管Alexander助阵主策团队;艺术都市几位主要策展人马西莫·托里贾尼、乐大豆也都具有国际身份;博罗那更是因为主办方过于国际,没有搞清楚国内状况而惨败这场上海艺博会大PK。而那些没有国际出身的艺博会,也统统都在寻求国际元素的支持,强调自身的国际布局,积极与国际接轨。
除了召集更多国际画廊参展、出售更多国际艺术家作品外,无论是艺博会西方主办方还是艺博会上的西方艺术机构,他们念的那些经,对已经在取经之路上跋涉了很远的国内市场来说,并无太多新鲜花样可取。倒是他们纷纷选择上海这座城市,并且为这座城市的艺术发展所做的事,让我们看到上海这座城市在艺术上的更多可能。
远离政治中心的上海,艺术气氛更加轻松和多元。这一点同样影响了在上海举办的这些艺博会的主题。没有了艺术沉重的使命感,多了俏皮的时尚感和参与性,更贴近生活。无论是影像上海相对别家艺博会来说廉价的入场门票价格、在商业中心K11举办的艺术都市,还是以“收藏就是时尚”为口号的城市艺博会,亦或者是采用全新“5+25”展呈模式的西岸博览会,包括各个艺博会上都多少加入了设计作品,所有的举动,统统都是为了亲民。不仅渲染圈内气氛,也将更多的普罗大众拉入这个圈子。更多民众的参与让整个城市都弥漫在艺术气氛中。
只有市场的蛋糕做大了,才有分得机会,是国内艺术市场越来越认识到的问题。就像“影像上海”,虽然国外画廊对中国观众的种种举动颇为费解,可每家画廊还是轻松赚够了展位费用,全都仰仗那些排到展会大门外百米的参观队伍,和25000人次的客流量。
如果说上海这个很有格调的城市十分适合艺术消费的培养,那么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则是体现艺术品经济价值的最佳场所。
香港香港,那些尤伦斯夫妇教给我们的投资经
十一国庆期间,香港秋拍开战,整个秋拍也就拉开帷幕。在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进港的第三年,以往十一期间秋拍的一家独大,到如今的三家鼎立,血统的不同虽然在成交数量上的悬殊越来越拉近,可就在被评为“乏善可陈”的今年秋拍上,苏富比的那一批尤伦斯旧藏,还是抢尽了风头。这是尤伦斯从2011年开始大批出售所藏中国当代艺术之后的第三次抛售,虽然作品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及前两次,依然算的上秋拍爆点。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大鳄尤伦斯夫妇的每一次售出都会引起轰动,最近一次是2013年苏富比秋拍,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刷新了艺术家成交记录,并且成功将中国当代艺术拉入亿元行列。从2011至今,尤伦斯夫妇已通过香港苏富比拍出了195件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总成交额超过8亿港元,除了在不断的刷新记录外,更成为市场风向标。
就像大家都知道尤伦斯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大鳄一样,大家也都知道尤伦斯在买进这些作品的时候,这些如今的市场明星,还只是在翘首期盼伯乐的年轻艺术家。而尤伦斯夫妇这30多年对中国艺术品的收藏经,简直就是一部成功的艺术品投资经。艺术是不会枯竭的,年轻艺术家也是不会枯竭的。日前,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负责人也表示,尤伦斯正在调整藏品结构,而其目前方向以年轻艺术家为重心。
国内的众多投资客们怀揣尤伦斯夫妇的投资经,期望着可以押中几位年轻艺术家,一举赚的盆满钵满,但却忘了看看尤伦斯为这部经书做的更多的铺垫工作。
尤伦斯从1991年左右开始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到2011年开始抛出,将这批作品藏了将近有20年的时间。如此的耐心,不知道那些今天买,明天就想卖掉赚钱的投资客能不能做到。并且,尤伦斯夫妇并非坐等升值。在大量收购中国艺术品多年之后的2007年,尤伦斯夫妇在北京798开办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个艺术中心几乎可以称的上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推手,也正是那段时间,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开始疯涨。
中国有句古话叫“外来和尚好念经”,但博罗那此次上海当代博览会的失足,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不仅经要好,念的也要好才行”。2013年,董梦阳将艺术北京原本“完整亚洲”的宏达目标修正为“完整中国”,更接地气,也做的更扎实,或许这正是那些在国际化道路上狂奔者们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