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培训班:模拟一次“策展人”搜索指南的不确定性
2014-11-18王宗亮
王宗亮
事件概要
2014年6月17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全国艺术策展人培训工作全面启动,经专业的课程论证,邀请我国策展行业内最优秀的导师团队,搭建艺术政策、对外艺术展览、专题精讲等板块,为学员提供解行业最新发展、拓宽理论视野、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首批81名参训人员,均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等艺术机构。
大家点评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这个舶来词,对于西方来说在西方语境来说也具有较为灵活的衍生性,因为“curator”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也就是常设策展人。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independent curator”,通常译作“独立策展人”或“独立策划人”。中文“独立策展人”一词,独立策展人在身份上不同于在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常设策展人,当然更不同于通过组织商业性艺术展览赢利的画廊主(gallerist)或经纪人(dealer) ,而根据可考信息证实,“策展人”一词在20世纪70-80的香港、台湾等大中华地区或海外华人较为集中的范围内使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大陆艺术界并在近年广为采用。因为早年间当代艺术市场的方兴未艾,那时的策展人由首批批评家,学者等“兼任”。(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搜索)
长期以来,因策展人传入国内时间较晚,与公众正式接触时间更晚,致使本来就较为小众的当代艺术中的策展人,更为显得沉默,犹如被整个行业雪藏一般。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决心聚焦策展人—策展人培训班时,就不可避免的要搜索(通过各种途径)与它们相关的蛛丝马迹:策展人培训班究竟教些什么?“毕业”效果如何?什么人可以参训?对于“策展人培训班”这样的词眼,根据事件概要中的简单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在较为官办背景的培训环境下,培训内容似乎倚重于对于参训人员的策展意识灌输,并且在国际标准和已有国内经验基础上,进行有系统的规范化、职业化推进。相当于是一个“定向”的、针对在职策展人群体的“晋级”培训。而参训人员的构成文中也直接给出了答案。由此可见,“搜索”之于“策展人培训班”,不仅等同于发现和最终遴选“符合标准”的策展人,如果当作模拟一次联网搜索时的情景,它似乎还是一次有“筛选条件”的搜索;而“策展人培训班”在日后是否会扩大目前与国内优秀导师的合作方式,演变为邀请知名第三方艺术机构的直接参与?或是刺激出更多的民间培训机构,共同填补仍然存在的相关领域空白?甚至在日后成长为一个艺术圈的“MBA”认证,成为艺术圈的“长江商学院”?如果将诸如此类的“次生疑问”代入到“搜索”范畴中,恐怕应当类似于网页搜索过程中,由关键词所产生的“相关搜索”—甚至是“没有找到相关内容”的结局?
马尔克斯曾说,虚幻是粉饰现实的一种工具。而当我们放眼于今,当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当看似飘渺却根植于现实、又有很大几率“无功而返”的虚拟和搜索技术普及到每个人的生活时,每次听命于下令者的指向性搜索,都有可能产生许多与搜索初衷“相左”的疑问和更多的不确定性。也许,正如那些我们都拥有的搜索不利的共同体验一样,我们并不能过于武断为“策展人培训班”,或策展人未来的发展属性妄下论断。但它一定会因为你的初衷,成为存在于你内心中的一次次搜索注脚。日后,我们便可以循着这样的“注脚”,有据可行的进行更为精确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