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里斯追到龟了吗
2014-11-18曲海波
事件概要
2014年9月13日,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及CEO托马斯·P·坎贝尔(Thomas P. Campbell)宣布博物馆旗舰智能手机应用—“The Met”今日上线,并以免费的形式赫然出现在iTunes Store的首页,引起一阵Met Fans的欢呼雀跃。相比其同时推出的One met Many Worlds的网络互动程序,The Met 打出了更加诱惑的广告:The easiest way to see whats happening at the Met everyday—wherever you are(随时随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轻松掌握)。同样在秋季革新的还有突破版权限制的荷兰博物馆,更是将维米尔印上了牛奶盒;以及打着“触手可及的梵高”旗号的梵高博物馆带来的高清大图——梵高App。也许在这个搜索泛滥的时代,与其被搜索引擎攻破人为壁垒,不如打开大门任君来更顺应洪流。更多无价的艺术品从神坛走下,出现在一个个千元手机的搜索框内,是否真的意味着平民艺术时代的来临。
大家点评
清晰的的记着2013年大都会首次在京展览时国家博物馆前长长的队伍,人群里热烈的讨论着伦勃朗、莫奈和塞尚,这些出名的画作前永远保持着人头攒动的氛围搭配着安保人员不时驱逐的坚硬语气。也依旧难忘在梵高画作《橄榄树》前惊鸿一瞥留下的惊艳与震撼。那些翻滚的笔触与热情的颜色径直打破了所有我在画册上对梵高的成见。
时隔一年而已,我们似乎已经变得无所不能,无论何时何地,打开任何品牌的手机或者平板,轻触搜索栏,输入梵高,或者一切你需要知道的艺术家和作品,它们便会以三维化、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你面前。在方寸之间,我们可以随意放大缩小,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再也没有围栏与安保。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曾经遥不可及的画作评头论足,地铁里、电梯里、饭桌上甚至我们读的书、看的电影、穿的衣服、住的屋子,艺术正通过搜索这一媒介侵入我们的生活,相对于以往任何时期,这种入侵都更具普遍性。
搜索时代以及相应而生的APP时代更像是展览空间的变革,虚拟的数字媒体打破了架上绘画传统的沙龙展示,艺术平民化的呼声由此也日益得到了削减,随之模糊的是原作同复制品之间的差距感。3800*2100的高分辨率下的《拾穗者》满足不少观看者,但空间压缩产生的抽象距离让我们离画面背后的精神本质日益渐远,艺术作品通过5mm的屏幕难以与观众产生共鸣与对话,一张作品的观看之道无端的被符号化,应了贡布里希的预言,我们看不到《拾穗者》背后的米勒,只能看到油彩和作品右下角的标签。
艺术作品本无优劣的状态也在新的形式下发生了变化,主导我们艺术观念的力量转变为质量不一的虚拟屏幕,同一张画作不同的色泽质地与感受因主体的无所限制而产生了歧义,歧义反映了平民化艺术现状的现实问题。这种问题历史重演了艺术品与复制品的拉锯战:艺术更需要独创性还是便捷性。一本家门口小摊上发蓝的莫奈图集还是5000元昂贵的机票。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人通过APP或更便捷的方式加入审美大军,对艺术品前所未有的渴求令艺术机构变相降低了门槛,不仅仅是博物馆。也许要米团还是毕加索的冲突看似在今日得到了平复,但真实的艺术品对于你我手中的屏幕而言永远像阿基里斯面前的龟,只因无尽头的微距,成为无解的悖论与困境。(文/曲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