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核心区
2014-11-18蔡杰
蔡杰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批示,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南。江岸作为武汉的首善之区,要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核心区,还须进一步放开视野、夯实基础,以人才汇聚之势推动其跨越式发展。
革新人才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区县在国家政权体系中所处的层级,容易在人才问题上出现认识误区。就江岸而言,要树立三种观念,打牢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思想基础。一是把握形势,积极作为。当前,湖北省正向“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迈进,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这是江岸顺势而为招贤纳士的宝贵机遇。江岸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底蕴深厚,可以其宝贵资源为依托主动作为,把江岸建成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区。二是敞开怀抱,聚才用才。驻地江岸的中央和省市企事业单位众多,辖区人才资源丰富,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人才工作领域,要从区属学校、医院等延伸至辖区各类单位,延伸至体制外各类人才。只要是在江岸土地上创新创业的人才,都要进入我们的视线,都是我们联络服务的对象,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是着眼全局,整体推进。人才同产业紧密相连。要围绕现代服务业布局,引进培育“高精尖缺”人才,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要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推进,做到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引项目,实现引才与招商同频共振,人才工作与地区发展相映生辉。
改善人才结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江岸人才总量不少,但存在体制内人才居多、体制外人才不足、人才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等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用“引、扶、育”的办法,统筹开发三类创新创业人才资源。一是引高端人才。江岸正在建设高端产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强区,需要高端人才作支撑。要紧盯金融服务、创意设计、商贸物流、高新技术等产业,重点引进一批能促进区域经济突破性发展的杰出企业家人才和拔尖科技人才。对接上级重大引才工程,实施“江岸英才计划”,整合区内部门政策、资金和信息资源,在项目资助、创业扶持、事业平台、激励奖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对引进人才予以支持,提高引才政策“含金量”。二是扶本土人才。江岸民营企业近3万家,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这是江岸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对小微企业的创业人才,要倾力扶持;对大学生创业者,更要加倍呵护。要持续推进“青桐计划”,开辟大学生创业专区,落实办公场租减免、公租房申请、在汉落户等政策,激励大学生在江岸茁壮成长。三是育实用人才。做强职业教育,支持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为现代服务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实用型人才。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锻炼,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和谐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优化人才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就需要我们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拓展人才干事创业空间。集中力量推进汉口沿江商务区建设,形成现代服务业人才“扎堆”效应。精心打造武汉留学人员创业园江岸岱家山分园,鼓舞海外学子到江岸建功立业。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提档升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创业成功率。二是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植发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融资担保行业,运用市场的手段解决人才流动、创业融资等问题。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改进科技研发资金、助保金贷款基金、人才工作项目经费等投放形式,以强化财政资金支持人才创业的导向和杠杆功能。三是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加强党管人才,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为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环境。聚合各类服务资源,在开发区、园区、孵化器等建立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供信息、生产、生活等全方位的精细服务。
(作者系武汉市江岸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