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

2014-11-17钟钦云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困生基础习惯

钟钦云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也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薄弱的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特多。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语文素养?笔者认为:从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指导学法、拓宽资源等四个方面来帮助学困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学困生;基础;习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13-01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完中校,七至九年级的生源都来自周边的五个自然村的小学,他们升入七年级,不少学生语文基础非常薄弱,不仅一些词语、成语从未听过,甚至连很多常用字都不会写;背诵也只是死记硬背,不懂得理解消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不好,具体表现在:课前不重视预习;课堂上不记笔记,不爱动脑思考;课后不及时复习;作业马虎、潦草,甚至偷工减料。基于此,本人在施教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夯实基础

1、加强朗读,落实字音

课堂上做到每课必读,一般采取中等偏下的学生个别朗读,学生正音,读错即停的原则。要求他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时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在朗读中爱上语文。七年级学困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有的甚至连声调都不会标,读错字音、误读词语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笔者注意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或读错的字词都必须查工具书解决,并且要把它们誊写在错字本里。

2、掌握字形,规范书写

写字和朗读一样,都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七年级语文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常识,笔顺笔画搞不清楚,以致在书写中错字、别字较多,随意涂改,字迹潦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学期初就把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语文版)附录中的《汉字造字法》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形体美、点线美、结构美和意象美。另外,在写字课上组织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对学生的语文作业(练习册、作文以及考试),在写字方面更是要求严格,规范他们的写字。

3、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只有重视积累,基础才会越来越牢固。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一是语言积累。要求摘抄字词、成语、格言警句以及古诗词名句、优美语段等。通过摘抄,不仅识记了字音、字形、字义,而且练了字。此外鼓励学生多阅读。二是文化积累。要求学生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搜集当地过节日的习俗,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二、培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想让学困生学好语文,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学生要想读通读懂课文,就必须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师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困生在养成习惯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2、培养读书必动笔的习惯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对学困生来说,教师更要培养他们动笔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圈点勾画,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感想或体会。并教给他们一系列圈点勾画的符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困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3、培养课堂积极提问的习惯

善于发问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笔者想方设法鼓励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然后试着去分析问题,最后尝试着解决问题,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在老师和优等生的帮助下,越来越会提问。

4、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写作水平。对他们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书写。多则一篇一段,少则三五两句。每周检查一次。培养了学困生他们写日记的习惯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培养快速记录的习惯

有些学困生写字速度慢,不擅于边听边记,经常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笔者教给他们速记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重要的词语来提高记录速度。很快,学生就学会了有选择地记录。

三、指导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学困生掌握了学习方法,那就不怕他们学不好语文。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教给学困生他们预习和复习的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诗词记诵的方法、现代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作文审题的方法、仿写片段的方法等

四、拓宽资源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透彻地研究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的取舍并合理的开发教学资源。

1、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拓展语文教学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只要是与教学相关,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知识面窄,所以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扩展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开辟第二课堂在加强课内教学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学困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书法比赛、成语接龙、猜迷语、朗读、课本剧表演、我和名著相约等鲜活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同时通过活动来提高学困生的语文素养。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转化学困生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学困生基础习惯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