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11-17滕文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情景化情感化生活化

滕文超

摘 要: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他们满怀兴趣地学习时,就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而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情感化;情景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22-01

一、把数学语言情感化,唤起学习兴趣。

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就是一些数字符号,远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感化式的鼓励赞扬。最大限度地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把课堂教学情境化,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创设童话故事情景

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利用教材上熊猫分竹笋的画面,创设了熊猫京京招待客人的情景。上课伊始,小精灵讲述京京一大早采来新鲜竹笋,准备招待华华、盼盼、亮亮、红红几位好朋友的事情;接着,小精灵提出“每盘应该放几个竹笋?”的问题,并请大家帮助小京京。动态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述,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热情招待客人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2、创设表演情景

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3、创设游戏活动情景

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平时,我常发现无论哪一个学生,即使是一个不爱学习或被视为“智能低下”的学生,在游戏中都会表现得十分出色,会不顾时间,不怕疲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情地参与。因此,围绕数学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与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例如在20以内的口算教学中,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出题,互相解答,答对了即可获赠一朵红花,答错了就得让出一朵红花,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得的红花多。因为小学生都愿意本组多得红花,所以都积极动脑,全班学生在紧张、欢快的游戏中进行练习。有时,我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智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巩固学习兴趣

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如果把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到数学其实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如:在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新年班里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参与积极,气氛活跃。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了合理地决策。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情景化情感化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