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差异 促进个性发展

2014-11-17张晓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生差异个性发展分层

张晓霞

摘 要: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分层施教,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学生差异;分层;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160-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结合这几年的工作,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认识差异,尊重学生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地爱学生。学生们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性别、性格、成长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

对于一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采用做小老师等形式,不断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他们始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应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较容易、有一定坡度的问题让他们来解决,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我”而产生亲切感。这就好比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够着,有的跳一跳才能够着,有的需要踩个矮凳子,有的则需要踩个高凳子。老师就是要在教给学生跳脚、搬矮凳子、换高凳子上下功夫,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其实,不管是后进生、中等生还是优等生,都需要教师的热情关注,不歧视。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及时搭把援手,“拉、帮、扶”每一位学生,才能保证所有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二、分层指导,引领学生

课堂应是一方沃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使每棵禾苗都能茁壮成长。

1、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个性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学的总目标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尽量做到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个性化。要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确定出“最近发展区”,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既要有基础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求学生达到某一层次的目标后,还要向高层次的目标冲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使目标起到分层激励的作用,让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例如我在教学毛泽东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篇课文时,对学困生只限于对诗句的初步理解,能背诵默写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达到以上要求外,还激发他们对诗句进行鉴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学习。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是进一步学习提高的基础,因此,应当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推进,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就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自已去感悟。我只是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展示。

3、适时运用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评价方式很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可以穿插进行,但老师课堂口头评价在课堂上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如果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为此,我采取瞬时评价和延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不同层次学生均等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适当激励性评价,是激起学生思维的“一剂良药”,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必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

三、作业分层,减量增效

为了彻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的语文家庭作业主要分为四大类:常规型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书面型作业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拓展型作业强化语文的综合能力、查缺补漏型作业应用于复习阶段。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既能兼顾学生的共性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又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让“饿死胃口大的,撑死胃口小的”现象不复存在。

当然,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的尝试中,我也感到由于受教学经验、水平所限,目前仅仅能保证每个单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到两次分层作业,作业设计内容的层次性把握上有时也并非完全合理。但是,我相信,如果这样的分层作业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最终形成比较完备的分层作业题库,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分层作业管理模式。我也希望多元化、分层次的作业设计,真正让学生能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的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形成,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差异个性发展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