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敢写到爱写

2014-11-17黄淑娴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黄淑娴

摘 要:作文在语文考试中举足轻重,而现在的中学生谈“作”色变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在指出学生“怕”的几个原因的同时,也列举了教师的一些“不作为”,最后针对现状作出探讨性的建议,旨在改变学生对作文的惧怕,走出写作的盲点,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中学作文;惧怕;写作乐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69-01

写作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在语文考试中,写作题通常是所占分值最大的一道题目。用自己母语写句子,应该是最容易的事,就像是把平常时说的话搬到作文纸上,再稍微捋顺一下。但学生对作文的第一个感觉是“怕”,第二个感觉是“无东西可写”,第三个感觉是“不会写”。这种现象挫败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同时也让教师欲罢不能。

一、学生写作的盲点

1、怕到不敢动笔

学生一到作文课总是无精打采,甚至有学生得了“晕作文症“,本来写作能力就不强,又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生活经历,再加上怕同学会笑话自己的作文,老师又经常在写作前暗示这个强调那个的,这些原因让他们总是面对作文本发呆。

丘吉尔40岁曾赋闲住在乡下,想学绘画,他买了一套油画工具,准备好了调色板,画布摆在面前,可是那支画笔重如千斤,无从下手。这时来了一辆汽车,访问他的是肖像画家约翰.赖弗瑞爵士的太太。她看到初学者对画布的恐惧,二话不说,抓起笔搅拌颜料,在画布上大力涂了几笔蓝色。戴在丘吉尔头上的“紧箍咒”就这样打破,他再也不怕画布了。而学生的”紧箍咒“则需要老师及时地解开,就像约翰.赖弗瑞爵士的太太一样,轻松地对学生说:“不就是学写作文吗?你以为这几行字要传世啊!”这样,大家伙也就能放下担忧了。

2、对生活熟视无睹

写作需要生活,需要对生活的深刻感知。但学生第二怕的是“无东西可写”,难道他们的生活真的那么单调,精神世界真的那么荒芜吗?他们有自己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人和事,即使是每天都要走几个来回的路,也会有变化。就算是每天相处的同学,也有出状况的时候,但他们却对这些生活的人和事熟视无睹,他们没有思考,自然也就没了感受。总的来说,就是缺少生活情趣,对生活缺乏感受力和思考力。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梭罗说过:“心灵与自然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我们若把这里的“自然”看作是生活,那么只有与心灵结合的生活才会真正在人心里留下印迹,才能让人产生智慧的火花,产生对生活的无尽思考。

二、走出盲点。

1、教学生“囤货”

语文教学研究界的一个学者曾说过,“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学生对写作不再惧怕了,此时,他们的积累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经常可在中考题上看到这样的作文要求: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命题者一般都会力求引领考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练习中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往自己的写作素材仓库“囤货”。我们要教会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蒙田不是说过吗,“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若是能细心体会,带着感情去写,也能成为学生笔下的精灵。生活的舞台是没有纯粹的观众的。观察和体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接受生活的馈赠,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素。

2、如何选“货”

学生的写作仓库是满了,没有惧怕,也有东西可写,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该写什么呢?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思维,有对事物的独特感受,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统筹他们的这些“财富”,让它们在自己的笔下生辉。作文评语中经常用到的“围绕中心”、“因题选材”就是这个意思。确定作文的中心,充分利用仓库里的“自身积累”,用自己能驾驭的语言写出丰富的感情。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所选的“货”必须是自己熟悉的(认识的人或熟悉的事),这样写出来的语句才会更通顺,真情实感也能自然流露。特意追求文采,若没有好的文笔,只会显得作文很假。

3、让学生的作文“物美价廉”

上面说到尽量避免刻意的文采,这对学生是很重要的。在一个班里,只有少数学生能自如地使用好词好句,心到笔到,挥笔如神。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引导学生用平实的语言叙写自己的感受。比如题为“父爱的味道”的作文,不需要把父亲写得如何神奇又厉害,就把你真实的父亲写出来。一个学生在文中写父亲充满肉骚味的外套,自己很是厌恶,而一天早上,看到父亲忙着卖肉,面对刁难的客人也满脸微笑,汗水滴在外套上时,她好像瞬间就明白了那肉骚味里有多少父亲的汗水味。这样的作文又何尝不好呢!有些表达,看似平淡简单,却让人难以忘怀。日本3.11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为防止更大的灾难,有50名职工坚守在重污染的电站里,其中有一名老职工给家里的短信只有一句话:我不回来了!在特定的情景下,这简短的五个字饱含着多么丰富的感情啊。对学生而言,若能找寻和发现生活中那些难忘的瞬间,领悟的瞬间,然后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就像在商店里用便宜的价钱买到精美的物品吗?

总之,我们必须给学生揭开写作的神秘而又庄重的面纱,让他们在亲近写作的同时爱上写作。从最初的一两句话到考卷上的七八百字,从最初的所见所闻到对事物的感受,真善美爱憎恶在他们笔下自如落地,教师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真情实感,这样又怎会没有好文章的出现呢?而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之后,也会更加渴望表达,写出心中的感受,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 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3] 周菊芳.生活情趣.作文教学中的盲点.[J].语文教学通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