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的欣赏课导入

2014-11-17巴利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利用

巴利

摘 要:成功的课程导入能很快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才是关键。以下我将从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入手,通过案例分析,谈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新课的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60-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环。一堂美术课如果导入适度,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的轻松活跃。下面我将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我在美术课堂上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趣味性原则----利用影视导入

音乐导入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音乐和美术是两姐妹,用音乐导入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学习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打破了以往的授课形式,简单的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的判断教学模式,而是以“音乐”为红线,一上课先让学生听爵士乐,音乐时而明朗欢快,时而幽静,时而热烈,时而低沉声调,深深吸引了学生,在不同音乐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心境,让学生不用通过音符,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用乱七八糟点、线、色彩,并根据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乱画一通。以音乐节奏引导学生领悟视觉形象的节奏,一开始很好地解决了理解抽象艺术语言的教学难点。

二、直观性原则----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导入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向学生传递信息,用这种方法导入课堂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抽象的美术知识具有极其有效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城市建设开发和古建筑保护》一课中,我根据现在所生活的城市现状,展示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十年前的录像全景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城市风貌录像。学生们纷纷说出这是哪里,那是哪里,有的学生还回忆起童年的过往,然后我顺着他们的思维,播出了我们所生活城市现在的情景。欣赏完后我问学生们:“你们觉得我们这个城市在这10年中旧城改造得怎么样?是好,是坏?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一切都非常顺畅地切入主题,通过播放录像视频,增强学生对画面的直观感受的同时,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起了一个非常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启发性原则----利用“启发”导入

启发性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内容。例如:在欣赏《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中,我先请学生与老师一起闭上眼睛默数7个数,感受一下7秒钟有多长。然后,老师讲述:在一个国际知名的绘画展览馆中,展出了一大批传世名画,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然而却出现了让人叹惜的现象。一群群看客走马观花地经过了一幅幅闪耀着光环的名作面前,嘻嘻哈哈地完成了欣赏,然后个个竖起大拇指说好。再问他们好在哪里呢?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他们在一幅画前的平均时间没有超过7秒,这样短时间的观看,他们能领略到真正的艺术美吗?学生回答:一定不能,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欣赏!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7秒钟之外,那些名画中到底藏了些什么呢?它们是通过那些形式来传达美的享受呢?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在疑中引起好奇心,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对于美术课堂教学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新颖性原则----利用时事导入

课堂的导入一定要新颖、具有时代性。新颖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新时代的高中生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如具有时代性的音乐、游戏、动漫、网络等高中生感兴趣的素材的利用,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激发学生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卡通人物技法与欣赏》一课中可以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和最火的电影《功夫熊猫》来导入,这些时事是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使学生觉得美术就在我们的身边,便于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去了解、接触美术,易于理解,易于运用,并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的导入效果很显著。

五、观赏性原则----利用图片导入

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进入到视觉艺术时代。在这个时代,图片的感染力远远超过了文本的感染力。美术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图片的使用,精彩有说服力的图片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欣赏《建筑艺术》课时,上课前我首先导入了故宫全景图、江南园林景观等几张高清晰、高质量的图作为课堂导入,立刻就把学生带入建筑艺术的世界之中,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几幅图片的对比,我问学生们:“这些图片同样都是展现建筑艺术的,为什么会给人留下不同的艺术感受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建筑所产生的年代和时间的不同,地点的不同。(意料之中)当我宣布答案时,学生表现的很诧异,判断失误使他们更加渴望解决心中的疑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渴望进一步去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六、创造性原则----利用象形法导入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上课时要找他们感兴趣的、变化快的、形象鲜明的物体,学生的兴趣性,观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例如:在上《认识自己的脸》一课中,让学生画人的脸型,就比较难,我采用象形法导入,先让学生学画各种形状的水果,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谁的脸像什么类型的水果,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引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或者不规则形都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物体,由此来引出新课。利用象形法导入,不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样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爱好,为新课程的顺利进行起了一个非常良好的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20

[2] 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培训——什么是视觉文化》

[3] 戴幼芬《高中美术的欣赏课导入》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