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瑟夫·罗特的小说《希约普》与《约伯记》的互文性研究

2014-11-17刘美珅

关键词:约瑟夫互文性

刘美珅

摘 要:现代奥地利著名犹太小说家约瑟夫·罗特(1894-1939)于1930年出版了小说《希约普——一个普通人的故事》(Hiob. Roman eines einfachen Mannes)[1],其从标题到内容、从谋篇布局到人物形象塑造,与圣经故事《约伯记》(Hiob)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理解作品中体现的宗教元素,有利于把握罗特对于20世纪初东欧犹太人信仰和生活的思考,他内心对于自己犹太身份的态度及其在普遍意义上对人性的探索。

关键词:约瑟夫·罗特;约伯记;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186-02

从文学文本生成的维度来看,在整个西方文学的文本网络中,《圣经》无疑是第一母本[2]。约瑟夫·罗特为自己的作品选择了与《约伯记》(以下简称《约》)相同的名字,这背后是他对于20世纪初东欧犹太人的信仰和生活的思考,他内心对于自己犹太身份的态度,以及在普遍意义上对人性的探索。本文拟从3个方面入手剖析作品与《约》的互文性:首先,小说借鉴《约》的整体情节,但是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第二,细节上的人物塑造与《约》中人物的对应关系;第三,两部作品不同的写作背景。

一、整体框架

小说《希约普——一个普通人的故事》首先从题目中体现了与圣经中《约》的互文性。所谓“互文性”,即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文本中以某种方式具体化了的与个别前文本、一类前文本或以此为基础的规则与意义系统的关联[3]”。虽然小说的名字已经可以引发有圣经阅读经验的读者的不自觉联想,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罗特在Hiob后面增加的文字: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作者在这里就表明:虽然作品与《约》有联系,但不是简单地复制了那个完美的“义人受苦”的故事,而是探究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约》中上帝默许撒旦对约伯进行虔诚性测试。但不管是财产被夺、子女夭亡还是妻子的讽刺都没改变约伯的虔诚,就连约伯的3个朋友也认定他受难是上帝对他有罪的惩罚,但约伯始终坚信自己无罪。最后神终于显现在云端,称赞了约伯的行为,并赐福给他。

作为衍生文本的《希约普——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讲述了生活在俄国与奥地利边境的门德尔·辛格一家的故事,这家人日子清贫,丈夫和妻子狄波拉养育了4个孩子。但是小儿子曼努西姆被确诊患有癫痫,之后十几年这个家庭几经坎坷,然而长子约纳斯在一战的俄国战场上失踪,次子舍玛雅作为美国人,为国捐躯,狄波拉受不了打击撒手人寰,而她的葬礼后,唯一的女儿米雅姆也疯了。门德尔出于绝望和愤怒,开始故意亵渎上帝。后来,曼努西姆从俄国以音乐家的身份来美国探望父亲,并最终与他相认。

在故事情节上,《希约普》呼应了《约》的情节设置,即主人公经受了一次次苦难和命运的打击,在绝望之中抱怨命运的不公,罗特甚至特意借鉴了《约》中约伯与他的3个朋友辩论的情节,设计出门德尔和自己的3个朋友的辩论,最终小说也以曼努西姆奇迹般的康复,以及他和父亲奇迹般的重逢结尾,呼应了《约》最后的美好結局。

但罗特并没有完全遵循以《约》为基础的规则与意义系统,作品的结构与《约》的结构明显不同。《约》的整个文本框架是:开头和结尾的小部分叙事性结构中间镶嵌了约伯和朋友们之间主体性的辩论对话诗行。而罗特将小说《希约普》整体的叙事性结构按照情节发生地的不同分为两大部分:在俄国的部分和在美国的部分。门德尔和自己的3个朋友的辩论只是作为命运对门德尔的最严重打击之后出现的小场景,以此让门德尔开诚布公地宣布他对命运和上帝的绝望,也引发出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

二、人物关系

小说的名字除了显示出两个文本的主人公之间具有共通性,还暗示了门德尔·辛格和约伯本质上的不同:这个“希约普”并不是关于“义人受苦”的故事,而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这个普通人不同于约伯的完美形象,他身上充满了弱点、错误、迷茫,甚至是罪过。

圣经中《约》的第一行就写道:那人(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约1,1)。罗特在小说开头描述门德尔·辛格:他十分虔诚,敬畏上帝,是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犹太人。

虽然两个主人公都虔诚、敬畏上帝,但门德尔的“极其平凡、普通”代替了约伯的“完全正直、远离恶事”。为了突出他的普通,罗特在第一章第一部分中描述门德尔从事“平凡的”教书职业,相貌和性格都“不值一提”,穿着一件“当地流行的犹太袍子”等等。与圣经中富裕的约伯不同,门德尔的生活一直十分艰辛。

此外,约伯是一个“完人”——完全的义人,连上帝都称赞他: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约1,8)。他在和朋友关于自己受苦的原因争辩时,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罪的”(约6,29-30)。但是门德尔却知道,他自己有罪。他认定小儿子的病症是上帝对他的惩罚,“竭力想在脑海中搜寻出自己的一点罪孽,却找不出一桩是严重的”。后来门德尔与他的3位朋友关于自己的清白争辩时,罗滕贝格指责他们夫妻把生病的小儿子抛弃在俄国,门德尔无言以对,实际上他也将自己的这一行为看作是有罪的。

在苦难之中,约伯和门德尔对待上帝的态度也有本质上的不同。约伯虽然怀疑上帝是否公正,并要求其告知受苦的原因,但他从未反对上帝,“并不以口犯罪”(约2,10)。但是门德尔却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试图烧掉上帝,再也不祈祷了,经常去吃猪肉,以此来亵渎上帝。他虽然承认上帝还主宰着这个世界,但是他却站到了上帝的对立面。他的亵渎不只是停留在“口”中,更是付诸行动。

再者,两文本的奇迹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约伯的人生结局充满神迹,耶和华赐给他更多的财富,重新获得10个子女,看到4代儿孙,活了140年(约42,10-17)。而门德尔的结局则要平淡很多:他的亲人或是失踪,或是疯掉,或是与天人永隔,他仅有的就是小儿子。但他与曼努西姆相认时,因为沉浸于喜悦和兴奋,忽略了小儿子到访之时并未打算重新相认的事实。曼努西姆的冷静和掩盖身份,显示出他并未完全原谅父亲曾经抛弃他的行为。

小说中除了主角门德尔外,他的家人也可以和约伯的家人对应起来。首先是这两个角色的妻子。约伯的妻子是一个投机型的角色,她只想接受恩惠,而抱怨上帝给予的苦难。这个负面角色的存在是为了凸显和赞扬约伯的虔诚。

与约伯妻子的单一角色定位不同,门德尔妻子狄波拉的形象则更具体生动。一方面,因为她对丈夫和生活心存不满,负有了约伯妻子身上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她始终保持对宗教的虔诚,甚至她的名字也暗指她具有圣经中以色列女先知狄波拉的正面形象。“狄波拉”在希伯来语中是“蜜蜂”的意思,代表了勤劳[4]。圣经中的狄波拉带领人民解放了在迦南王统治下的以色列。门德尔的妻子展示出的也不仅是女士师式的自信自强、毫不屈服的精神,更是东欧犹太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自己的丈夫投身于托拉教育事业时,她则要管理家庭所有的世俗事务[5],相对于自己的丈夫,她更能融入当地社会。

其次,约伯的第一批孩子是上帝测试约伯的直接牺牲品,他们的形象比约伯的妻子更加单薄,毫无阐述自己意见的可能性。但是罗特的小说中,门德尔的3个健康的孩子都充满了自由意志:东欧犹太人都惧怕服兵役,但是约纳斯还说自己想要当兵;舍玛雅想要成为商人,见识世界,他如愿以偿去了美国,也做了成功的生意;米雅姆没有选择像父亲一样的犹太人结婚。他们渴望融入陌生的社会,背离犹太传统,各自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但是最后的结局却都让人扼腕。

所以,罗特没有将对上帝的信任与怀疑、有罪与无罪分给不同的角色,而是让信仰与怀疑的分界线放到每一个宗教个体身上[6]。所以辛格家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是对上帝抱有单一态度的角色。这点与圣经中的单一形象构成了反差。

三、写作背景

《约》这样一个宗教经文的最高主旨意在教育人们要无条件地相信上帝。大流亡之前的命运神学认为:苦难是上帝对犹太人罪过的惩罚。但是“巴比伦之囚”之后普通犹太人的无辜受苦让“惩罚受苦”的教义陷入了困境,并引发了对上帝正义性、甚至是對上帝的存在的质疑,心灵没有寄托导致人们更加绝望。《约》给了他们另一种对苦难的解读方式,即苦难不一定是惩罚,人即使在最绝望的境地,也不应该丧失希望,尤其是对上帝的希望。所以这个故事是超越历史、超越神学的。

约瑟夫·罗特生活在被战争打上深刻烙印的20世纪初的现代。时局给他的思想染上了极其消极的色彩,尤其是20到30年代[7]。无论是社会主义的俄国,还是他一心向往却已经崩溃的哈布斯堡王朝,都不能给予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希望。所以他的门德尔·辛格困在由历史决定的犹太思想中,不停思索如何去维持与上帝的内在关系。人物的日常性和普通性让其去个性化,成为了典型“父系权威”的代表,由此被赋予了历史的、实际的维度[8]。

总之,圣经作为一神教的教义,给信徒们展示了生活的希望。而罗特作为一名东欧犹太作家,对正统犹太人对待《圣经》的严肃态度以及拒绝任何改变的生活方式做出了思考。这部小说通过一个看似相同的角色,展示的却是信仰与现实的矛盾和个人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的挣扎。作者灵活运用互文手法,展现了自己思想中深深的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罗特.一个犹太人的命运[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2〕张艳萍.《说谎者雅各布》与《圣经》的互文性.世界文学评论,2009,(2):95.

〔3〕冯亚琳.互为文本性作为结构原则.德语文学与文化:阐释与思辨.重庆出版集团,2007.242.

〔4〕Christine Schmidjell: Joseph Roth. Hiob.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Verlag 2004.16.

〔5〕Eva Raffel: Vertraute Fremde. Das ?觟stliche Judentum im Werk von Joseph Roth und Arnold Zweig. In: Mannheimer Beitr?覿ge zur Sprache-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 Bd. 54. Christine Bierbach (Hg.). 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2002.209.

〔6〕Esther Steinmann: Von der Würde des Unscheinbaren.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84.355.

〔7〕Wilhelm von Sternburg: Joseph Roth. K?觟ln: Kiepenheuer & Witsch Verlag 2009.15.

〔8〕Ulrike Schrader: Die Gestalt Hiobs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seit der frühen Aufkl?覿rung.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Verlag 1992.135.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约瑟夫互文性
名人名言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童话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Getting a Job初入职场的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