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时可以做什么
2014-11-17孙楠韩铭
孙楠 韩铭
不强求孩子听懂讲解
在展览的现场,有讲解员和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可以把整个展览的气氛调动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参观者讲解各种艺术品的来历和内涵。如果家长是“组团”去的,好多家庭一起欣赏展览,也可以跟讲解员商量下,单独给组团而来的孩子们讲解一番(这些小经验一般人我不告诉哦)。
讲解员在讲解的时候往往会使用面对成年人的语气和措辞,很多比较专业的词汇是孩子们听不懂的,家长无需让孩子像上课听讲那样一字不漏聆听,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是有限的,参观展览不仅是用耳朵听,也需要用眼睛去观察,孩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艺术品带来的魅力。
鼓励孩子参与现场互动
有很多大型的艺术展为了贴近大众,会准备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访客留言签到、涂鸦墙、参与现场艺术品制作等等。这些活动都要鼓励孩子去参加,可以使孩子更加投入,激发孩子的兴趣。有的艺术家认为,与参观者互动的环节本身就是活动的艺术行为,是展出的一部分。
如果你选择在展览开幕式当天参观,还会有幸遇到艺术家本人呢。带着孩子与艺术家聊聊天,问问艺术家创作时的灵感来源、艺术品制作经过,还有创作时的感受等等,那是再好不过的沟通方式了。
艺术家也是普通人,不用羞怯与紧张,他们喜欢别人与自己探讨艺术。与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会使孩子有很直观的感受和印象。我曾经带着学生参观过一个现代艺术展,有位来自意大利的画家在现场作画,看到一帮小朋友把他围住特别的高兴,他很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艺术品的制作过程。有的小朋友还大胆地用英语加手势比划跟他交流,与画家现场互动让大家开心不已。
还有的小朋友在现场索取艺术家的签名,对艺术家的崇拜、对艺术家创作状态的向往会激发孩子不断努力学习艺术课程。
引导孩子说出感受
孩子们在参观画展与艺术展的时候,会有和成年人不同的角度。孩子们往往会被色彩艳丽、构图明确、具有实际表现内容的艺术品所吸引,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说出对这些艺术品的感受。
比如:
你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个?
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
你觉得艺术家想通过这个作品表达什么意愿和情感呢?
如果换成你,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呢?
利用轻松对话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表达出对参展作品的感受。也可以让孩子比较一下绘画作品中运用的技法与自己绘制类似作品时用到的技法是否相同?是不是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给孩子以后的艺术创作带来很多的启发。
在一次画展中,我带领一群小朋友欣赏一幅风景画,画中的白云采用的是“留白法”,这种技法是画家故意在画布中留出白色,形成白云的状态,而小朋友们通常用的画法是用白色的颜料在蓝天中绘制出白云。两种方法产生的画面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有良好的引导,孩子们发现了“新大陆”,原来留下空白不画也可以产生白云的效果呢!真是长知识了。
家长们也可以鼓励孩子在现场拍照,做笔记或现场临摹。在观展结束后回家创作相同的作品。如果孩子在安静地、投入地欣赏一件艺术品,请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