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局部地区利用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找矿分析
2014-11-17杨兴
杨兴
摘 要:按照相关地球化学调查技术要求,结合前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成果,考虑矿权分布范围,筛选出可能成矿的7处水系沉积物乙级异常,通过开展土壤剖面测量进行验证。针对HS-5、HS-30異常进行土壤剖面控制,点距20米,分析Au、Ag、As、Sb、Bi、Cu、Pb、Zn、W、Mo、Hg等11项元素,通过两种不同化探研究方法,寻找可能成矿的地球化学依据。
关键词:土壤剖面;地球化学;异常;元素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找矿一直是矿产调查的主要手段,为找矿指明方向,提供化探找矿依据。通过前期采取土壤或水系沉积物介质的扫面工作,圈定异常,确定找矿靶区。本次工作是针对水系沉积物HS-5异常,共布设5条土壤剖面进行控制,分别为P1、P2、P3、P4、P5,就土壤测试分析结果,用折线图分析各元素在剖面线上的含量分布特征;针对水系沉积物异常HS-30同样布设5条土壤剖面控制,使用剖析图分析元素含量在剖面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如下。
1 水系沉积物异常HS-5工作区
1.1 地质背景
该异常位于永续林场图幅,工作区以侵入岩为主,出露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T3J1κγ)、二长花岗岩(T3J1ηγ),西北部见少量第四系冲积物,推测碱长花岗岩与二长花岗岩界线由北东向断裂控制。
1.2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 结束语
HS-5异常经查证发现,异常主要由Bi、Mo元素引起,其他元素基本无异常,除Ag、W元素之外,这与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基本相吻合,HS-30异常查证结果显示,Au元素异常明显,强度较大,为查证区主成矿元素,可能形成Au矿床; Ag、As二者与Au元素套合较好,对形成Au矿床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折线图与剖析图均可以直观看出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含量分布特征,但从折线图上可看出各元素之间含量高低起伏变化,更清楚解决元素组合、共生关系;从剖析图上则更直观看出元素高值点的位置,即异常所在位置,并结合地质等条件因素综合判断异常来源,总之,两种化探分析方法各有优势,建议综合运用,更有效的寻找矿源。
参考文献
[1]蒋敬业.应用地球化学[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曾明中.化探新技术方法科技动态[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