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ぱ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11-17赵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课外阅读创设

赵丰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对农村中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当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作用越来越大。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能力,形成高效的语文课堂。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想学会学习语文,那么就离不开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没有好的阅读能力,那么就难以学好语文。中小学教师要是不能让学生学会语文阅读,也就不能使其在学习中解决语文困难。语文学科的阅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利用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来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农村中小学阅读课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1.老师不能放手学生去自己探索

阅读课文本来就应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积极引导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乏有部分老师过于强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不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老师通常将阅读课文当做讲读课文来讲,追求逐字逐句的分析,这样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对于阅读课文教学的兴趣。

2.阅读课文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

与上一个阅读课文教学的误区相反,也有些老师不重视阅读课文,他们忽视了阅读课文的重要性,过于突出讲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这些老师总是认为阅读课文的重要性远不及讲读课文。而且,学生也不能自主地完成对于学习知识的获取与检验,因此导致阅读课文教学被大幅度削减,甚至直接忽略。这样做的直接导致后果无非是揠苗助长,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在被动接收的状态,并且对老师的依赖进一步加强,从而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农村学生的自身因素

由于学生置身于农村,因此,本身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欠缺,对于很多课文的阅读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对语文阅读兴趣,最终对语文教学产生厌恶情绪。

二、让朝气与活力充满农村中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

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针对农村中小学学生来说,由于农村本身条件的影响,阅读教学课堂的氛围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只有一个充满积极氛围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不仅能够提升完成教学目标的效率,也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锻炼。如果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局面,这样不仅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学习不到应学习的知识,无法满足锻炼的需求。在中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之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提升阅读效率。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起到加成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朝气和活力呢?就需要教师针对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幼稚、喜欢鲜艳的颜色和卡通人物。

三、通过阅读情境创设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考虑到农村自身条件,我们就可以利用画面式、诵读式、接触式以及舞台式的情境创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设画面式情境

这种情景创设策略比上述的诵读式情境创设较为直观许多,这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画面材料,来将教学课文的背景及其他相关信息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采用这种情境创设策略,其还原度较高、立体感也较强,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直观,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老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学生便能有效地对文章主旨进行透彻的理解与掌握。

2.创设诵读式情境

诵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采取诵读式情景创设也就显得十分具有比较性。这种阅读教学情景创设,需要教师事先将课文的一切信息,比如文章内容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态度以及作者的价值观等。当学生对文章及作者的主要信息有了基本了解后,便范读课文内容给学生听。在教学条件允许且文章内容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配乐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最后使学生结合自身对文章背景与文章作者的了解,在脑海中凭借自身的主观思想情感,进行情景创设,这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同时主观体验又得到了实质性的增强。

3.创设接触式情境

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作品里所反映出来的相关实物背景,通过学生的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去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情景,从而理解作品内涵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

4.创设舞台式情境

这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生积极性与主观情感体验的阅读教学情景创设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自导、自演中,自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并去尽力揣摩作者的思想意图。采用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所有教学过程都在“舞台”上完成,使学生和作者到达最高层次的共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四、适当地拓展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小学的学生都需要满足一定的阅读量,但是在课堂中,学生所接触的文字量远远满足不了这一个要求。因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增加了,自然而然就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也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只有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互结合,交相辉映,才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因此,当务之急是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愿意去阅读、善于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如此,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从阅读教学的误区入手,通过课堂氛围的打造、阅读情境的创设、拓展课外阅读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够让中小学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J].成功,2011,(5):89-91.

[2]王文海.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观念[J].华章,2011,(15):77-78.

[3]杨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J].新课程,2008,(9):93-94.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课外阅读创设
充分重视独立阅读课文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分析
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及其效能
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及其效能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