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旅游地域文化特征对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影响
2014-11-17孙虎鸣SUNHuming
孙虎鸣SUN Hu-ming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21)
(Changchu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angchun 130021,China)
1 吉林省旅游资源独特性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吉林省旅游资源独特性是地域旅游文化的形成的基础条件和根基。吉林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特点。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所形成的人文景观,是吉林旅游资源不断发展的基础,吉林拥有国家级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4A 景区等旅游资源,并有冰雪、森林、湿地、农业、边境、民俗、史迹及吉林八景等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又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和产粮基地,这些都为吉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深度开发的基础。
从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看:吉林省外围相邻两国,东部接壤俄罗斯、东南接壤朝鲜;国内相靠三个省份,北靠黑龙江、南靠辽宁、西靠内蒙古自治区。以大的区域划分看,吉林地处东北亚腹地几何中部和腹地中心地带,与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及中国东北部构成了东北亚经济商业圈,成为为全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地理区位还是交通网络优势明显。这些条件优势是吉林自身原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地域性质和文化形成的因素。
从旅游资源分布看:吉林省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自然山水旅游资源以东部的长白山为代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以中部的净月潭和吉安高句丽王城为代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西部向海湿地和萨满文化为代表。应该说吉林旅游资源分布较好,覆盖面较广,旅游景区贯穿于整个吉林省,同时吉林极具东北特色的冰雪、林海、湿地、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进一步确立了吉林地域文化特征与优势。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具有丰富的北方特色旅游资源和差异化较强旅游资源。
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形成,离不开旅游地域的独特景观与人文生态环境及有效持续开发的潜力。正是由于吉林独有的旅游资源和四季鲜明的景色,造就了吉林特色的旅游文化和地域风情。尤其是满族和朝鲜族少数民族风情资源品位独特,在其形成民俗人文景观资源的同时,也成为黑土地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地貌差异和地域特点多么独特,旅游资源多么丰富,如果没有形成文化内涵特征,其外在个性彰显必定缺少品质魅力和人文关怀,所以说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将是吉林旅游深度开发的根基所在。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域特征外在与内涵的表现,旅游文化反映出的正是地域外在特征与内涵体验的一种形式,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地域文化,它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且伴随着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得以壮大。吉林地域旅游文化的形成得益于自身特有的北方文化的积淀。
2 吉林省旅游地域文化特征对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影响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开发虽从属于旅游产业开发范畴内,但其本质特征的特殊性又使其在开发设计中地域文化内涵得以拓展,除了其作为物质形态特征外,同时又兼具旅游文化特征,即旅游工艺品物质属性的外在直观表象和文化属性的内在审美价值。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旅游工艺品特色鲜明,持续开发和创新的空间无限扩展,既体现出经济价值又体现出文化价值。
2.1 吉林省旅游工艺品设计的现状分析 虽然该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没有丰富的旅游工艺品与之相对应,这对于该省整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来说是不协调的。该省旅游局报告显示旅游商品创收从2009年至2013年一直不高,该省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在20%左右,旅游商品创收低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该省旅游工艺品创收更是微乎其微,创收少的可怜。
虽然该省有经营旅游商品的企业600 余家,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工艺品企业不多,多数都是个体民营企业,难以形成吉林旅游工艺品特色系列。并在产品质量、品种、包装、创新以及地方特点等方面,缺乏品牌价值、缺少旅游工艺品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旅游工艺品方面,缺少个性化特征及文化内涵,产品造型简单,工艺结构粗糙、不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实用性、工艺性、收藏性、礼仪性和纪念性的需求。整体看没有形成吉林独有的特色,体现不出北方或地域景区文化的内涵,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长期以来由于我省旅游工艺产品开发的力度不够,工艺产品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与日益火爆的旅游市场相比旅游产品的工艺品市场发展明显落后,跟不上旅游经济发展的节奏。虽然各级政府政策上给予支持与扶持,但是相应的企业没有更好地把握政策与机遇,致使我省旅游工艺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推进速度迟缓,总体呈现出地域特色不强、品牌竞争弱势、营销手段单一的态势,旅游工艺产品设计整体水平处在低端层面上。旅游工艺品设计基础研究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在旅游工艺品设计定位、设计研发、设计创新、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教育及设计人才储备等方面缺少系统性、科学性、战略性统筹布局与长远规划。
2.2 吉林省旅游地域文化特征对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影响 任何旅游工艺品设计不是孤立的简单的物件造型。其内涵文化的体现是产品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旅游产品设计更是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支撑,应该说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其本质特性彰显的着眼点和切入点。旅游工艺品地域文化特征、审美文化特征、旅游文化特征是其设计根本所在,是旅游工艺品的实质性变革的基础。强调其地域特征和文化性,并非不去开发设计旅游产品的其他需求,而是更好地挖掘设计本质,拓展设计开发空间,探索旅游工艺品研发新的路径。所以说,地域文化特征对旅游工艺品设计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1 旅游工艺品品质设计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没有文化的介入与支撑,产品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其表现力会大打折扣。旅游工艺品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果单从旅游这个概念上下功夫,就会被束缚住,单纯突出其纪念、收藏、馈赠等作用,有悖于旅游工艺品设计本质,其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景观等旅游文化深远意义就会被弱化。旅游工艺品本身承载和传递着很多文化的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是通过产品设计来显现的,一个旅游工艺品实则是一种旅游文化被物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浓缩与展示。其中独特的地域景观特色和民俗风情文化是其亮点,也是设计要点。吉林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深入挖掘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的源泉。怎样整合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立足于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并从中梳理出不同民俗、不同景区、不同历史所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谋划设计方向,确定设计要点,凸显设计文化要素,培育拓展有价值的旅游工艺品,以此来提高设计品质。
2.2.2 旅游工艺品功能设计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点旅游工艺品包括多项功能,这里主要谈的是旅游工艺品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有些企业常把美术工艺品等同于旅游工艺品看待,直接移植在一起不分彼此。这种植入的思维方式与简单作法有悖于产品设计原则,组合不是叠加,整合不是拼凑,两者虽属工艺品范畴,有其共性之外,还有其本质区别。作为旅游工艺品自身含有旅游的特质成分,如果说旅游是一项亲身体验和精神享受的活动,那么旅游工艺品就是旅游过程中见证的载体和经历的象征,也可以说是旅游体验活动的延续过程,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工艺品是有分别的。把握共性关系和个性特质是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设计开发的关键所在。旅游工艺品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都要体现出“旅游文化”的意义和“旅游地域”的特点。
旅游工艺品在审美功能方面主要包括: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质感美、机理美等。表现形式有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情趣与意境等多种美的法则。审美取向对应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对应艺术风格。审美功能的设计要体现出旅游工艺品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旅游工艺品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值得探索。旅游工艺品在实用功能方面主要包括:“陈设”、“把玩”、“观赏”、“纪念”、“收藏”等。旅游工艺品实用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任何产品设计必须面对和首先解决的课题。作为旅游工艺品设计,目前设计的重点多数注重审美功能的要求,减弱了实用功能的要求。同时,设计文化的价值没有体现,地域文化更是不得凸显。旅游工艺品设计在立足于审美、纪念、启智等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价值。这有助于我们拓宽设计开发领域。
2.2.3 旅游工艺品品牌塑造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工艺品品牌的建立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塑造过程中,不可回避与旅游地域文化的有效衔接。塑造地域文化的同时也是建立信誉度和塑造自身的品牌。品牌除了要建立优质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还要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更要建立持续发展的设计管理体系,其设计管理体系中设计文化体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往传统旅游工艺品只注重自身的修为,还没有意识到品牌价值的外在推广作用。随着商品品牌战略推广与研究,商家逐渐认识到了确立品牌的重要性与意义。随着品牌意识的加强,打造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作用越发凸显。这其中地域文化应是特色品牌有力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吉林旅游工艺品品牌的创设应结合原有的“一木”(松花江浪木)、“两石”(松花石、长白石)、“三宝”(人参、鹿茸、不老草)的品牌效应,推动延伸开发设计。建立品牌推广机制,深入挖掘整合吉林黑土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吉林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申请政府扶持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吉林制造”旅游商品工程建设,塑造带有吉林特点的旅游工艺品品牌形象,构建吉林品牌推广平台,为品牌建设与发展寻求新的途径。
[1]巨天中.品牌推广[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01.
[2]吴忠军.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3]曹诗图.旅游审美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01.